从“海防前线”到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地位的形成

2010-02-23 16:11:01来源:福建日报

▲今年9月28日温福铁路正式开行动车组

▲中国装载机行业三强之一——龙工集团

▲晋江是世界最大运动鞋生产基地,全球每五双运动鞋就有一双来自晋江

▲水口水电站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常规水电站

▲建设中的华能电厂脱硫吸收区

▲气势磅礴的龙长高速公路

▲中国第一座跨越海峡的公路大桥——厦门大桥[!--empirenews.page--]

▲2005年12月15日,首届“两岸(福建)优良家庭用品礼品博览会”在台中市举办

▲2001年1月2日,金门“太武号”直航厦门

▲上世纪50年代初,福建前线民兵为我军运送弹药(资料图片)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揭开了改革开放伟大变革的序幕。1979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出《告台湾同胞书》,打破了两岸长达30年的禁锢。同年7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以及此后有关福建对外开放和进行综合改革试验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把福建推向改革开放前沿。福建省委、省政府拨乱反正,坚定及时地把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从此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先行之路。30年来,福建人民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开辟了成功的发展之路,谱写了辉煌的历史篇章。[!--empirenews.page--]

◆巩固海防的斗争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自明清以来,福建就是抗击海外侵略的第一线。1949年10月福建解放后,它又成为抗击美国和国民党台湾当局战争威胁的第一线。

1949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明确提出,1950年的任务就是“解放海南岛、台湾和西藏,全歼蒋介石集团的最后残余势力,完成统一中国的事业”。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出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公然以武力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由于美国的武装干涉,中共中央调整战略方针,武力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搁置,但是中国共产党“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基本方针并没改变,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在“一定要解放台湾”方针指引下,为巩固东南海防,防备和消灭冒险窜犯的台湾国民党军队,福建前线部队在创造条件准备解放金门、马祖的同时,采取“全面巩固,积极进攻”的海防方针,同台湾国民党军队的袭扰活动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朝鲜战争结束后,台湾国民党当局加紧推动与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为反击美国和台湾当局勾结进行的军事和政治挑衅,重新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决心,9月3日至22日,福建前线于3日、10日和22日炮击金门。此后,台湾国民党军队经常对厦门及大陆前沿阵地实施扰乱破坏射击,海战、空战、炮战连绵不断,史称“第一次台海危机”。

美国政府为阻止中国解放台湾,与台湾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出台了“台湾问题决议案”,加大对台湾的军事援助与控制。另一方面,为避免与中国直接冲突,美国并不愿意协防沿海岛屿,美台分歧严重。在此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适时地采取了缓和“台海危机”的措施。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这是党和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

1956年以后,中国开始进入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加快和平解放台湾的进程,中国共产党进一步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并且提出同国民党进行第三次合作。1958年7月中东事件爆发后,原已缓和的台海局势再度恶化升级。1958年8月23日,遵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部署,福建前线部队向金门发起大规模炮击。

自“八二三”炮战后20年间,海峡两岸关系由过去激烈的军事对峙,转变为政治对峙为主、军事对峙为辅的冷战对峙状态。中国共产党对台湾当局的武装窜扰进行坚决打击,但并未因此中断争取和平解放台湾的各种努力,提出了“一纲四目”方针,分批释放了国民党战犯和美蒋特务,缓和海峡两岸紧张局势,促使两岸关系朝着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

◆对外开放福建先行先试

由于历史的原因,福建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福建地处海防前线,因台海关系紧张,福建曾一度被列为中央在地方投资建设最少的省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年30年间的基建投资仅占全国投资总额的1.5%,绝大多数工业企业的设备和技术都很落后。加之计划经济的长期推行,福建经济发展一直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居于全国的后进地位。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29个省区中名列第22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国第23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

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达50号文件,确定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方面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80年10月,决定在厦门设立特区。在全国仍实行计划经济之时,福建、广东因其区位、与港澳侨台的历史联系,某种程度上也因其在全国经济地位的相对不重要,在看似不经意的偶然中,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飞地,获得了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试验权、率先发展的历史机遇。[!--empirenews.page--]

在“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指引下,福建“大念山海经”,大胆探索工业企业、商业流通、金融和综合配套等方面的改革,城市经济改革蓬勃兴起,走在全国前列,创造了“‘松绑’放权”和发展民营经济的“泉州经验”。福建率先提出“‘松绑’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开了全国国企改革、政企分开之先河。在全力推进改革的同时,积极实现福建对外开放先行,发挥先锋示范作用。时任省委书记项南很早就主张厦门经济特区借鉴香港经验,建设祖国大陆第一个自由港。1984年2月,邓小平视察厦门,项南全力争取中央支持厦门的改革,请求把特区扩大到厦门全岛,并实施“某些自由港的政策”。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文件,决定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实行自由港某些政策。1985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厦门市的同安县和泉州、漳州的部分县市共11个县(市)被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实行沿海开放城市的某些特殊政策。1986年,福建省委作出“加快开放改革步伐,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决议。经过数年努力,福建卓然确立了在全国对外开放中的前列地位,并推动福建经济发展进入充满活力和生机的阶段。

1988年3月,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决定在广东、福建、海南建立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区,为进一步改革和开放积累经验。同年4月11日,国务院签发了《关于福建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请示的批复》,赋予11条特殊政策,鼓励福建“进行综合改革试验,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并批准厦门市实行计划单列,赋予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福建全省由此走向综合改革试点的前沿。福建根据中央赋予的改革开放综合试验自主权,进行城乡改革开放的综合配套试验,其中石狮综合改革试验、三明集体林区综合改革试验颇为典型,为全省改革和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提供了宝贵经验。1989年5月20日,国务院作出《关于在福建省沿海地区设立台商投资区的批复》。设立台商投资区,为福建扩大闽台交往和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进一步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1992年,国务院批准南平、龙岩和三明等为对外经济开发区。至此,福建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格局,成为全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践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福建应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取得了很大进步。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福建省委清醒地看到,与先进省市比,仍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除了原来基础差、起点低的客观因素外,最主要是思想不够解放。1992年1月下旬,福建省委召开对外开放工作会议,作出了《加快综合改革实验,进一步扩大开放,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决定》,并确定了“南北拓展、中部开花、连片开发、山海协作、共同发展”的开放开发战略。

1992年8月,省委、省政府提出加快闽东南地区开放开发。同年10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正式提出“闽东南”这一概念,并把它列入加速开放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突出了闽东南在全国开放开发格局中的地位。10月底,省委五届七次全会作出了加快闽东南开放开发的战略部署,指出“在战略布局上必须突出闽东南,以厦门经济特区为龙头,加快闽南三角地区、闽江口和湄洲湾地区开放开发,逐步形成海峡西岸的经济繁荣带”。闽东南开放开发战略的确立,标志着加快福建改革开放进程的龙头已由厦门经济特区扩展到闽东南地区。这是福建改革开放进程中探索发展路径的又一重大阶段性成果。其实质是通过加快福建沿海发展,让福建这一块经济最活跃的投资热土能够在对外开放、闽台合作、区域发展、体制创新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头,并通过梯度推进、山海协作,实现经济起飞,带动全省发展。它的确立和实施,对推动福建改革开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995年,在充分考虑福建对台优势和港口优势的基础上,省委进一步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的设想。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繁荣带”不仅局限于沿海,而是逐步扩大到福建全省以及福建周边地区,“繁荣带”建设内容也更宽更广,涵盖闽台合作、外经外贸、区域发展、产业发展等各个领域。海峡西岸繁荣带战略,还为2004年福建确立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奠定了基础,做了许多前期探索。

2001年福建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新世纪初着力构建福建发展的“山海协作、对内联接、对外开放”三条战略通道这一重大决策,旨在“跳出福建直追,走出福建发展”,改变过去由于经济底蕴不足和过分依赖外来投资而形成的不甚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格局,增强发展后劲。党的十六大后,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福建省委、省政府贯彻中央精神,重新探索自身的发展定位。在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时任福建省委代书记、省长卢展工在2004年1月召开的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符合福建实际,凸显了福建的区位特点和对台优势,准确锁定了福建的发展目标和定位。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2004年11月4日,省委颁发《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2005年1月24日,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关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决定》。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由构想上升为人民意愿,成为全省人民的行动指南和追求目标。2005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在2006年3月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2007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2007年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上,“海西”首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再次重申:“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至此,海峡西岸经济区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局部共识上升为全局共识。[!--empirenews.page--]

福建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处于主体地位。2004年以来,全省上下开拓创新,努力实践,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海西”效应日益拓展,影响不断扩大。一是得到国家部委大力支持,已有60多个国家部委、中央企事业单位与福建省政府签署了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合作协议或会议纪要,从规划布局、项目建设、口岸通关、金融服务、财政税收等方面支持和促进海西发展。二是海内外反响热烈,台商在闽掀起了新一轮投资热潮,海外华商跟进投资海西,情系家乡。三是周边省市积极参与,服务中西部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正在形成。四是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以来,福建经济总量连续跃上五个新台阶,2008年突破1万亿元。福建的GDP、人均GDP、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五年年均分别增长13.3%、12.4%、24.4%、28.5%,均高于我省改革开放30年年均增长速度。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使福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提升。

◆建设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

2007年11月,福建省委八届三次全会在福州召开,提出进一步发挥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构建扩大对外开放的平台、推动全国区域合作的平台、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平台,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的先行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为全局作出更大贡献。

建设“两个先行区”,进一步明确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任务和定位,指明了建设的路径和方向。建设“两个先行区”,一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上率先探索,先行一步。二是为了更好地凸显福建的对台优势,通过先行先试国家有关对台政策措施,更好地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三是为了更好地尽到福建的责任。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亲临海峡西岸视察时,明确要求福建抓住难得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努力走在全国前列。作为沿海先行开放地区,作为对台工作前沿,福建有责任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有义务更好地承担起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历史使命。

2009年5月14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意见》出台后,福建人民深受鼓舞。7月29日,福建省委八届六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了《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指出,国务院《意见》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四大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按照这一战略定位,我们要突破两点,进一步强化福州省会中心城市重心辐射作用和厦门经济特区龙头示范作用,发挥泉州创业型城市的支撑带动作用,漳州、莆田、宁德的骨干作用,三明、南平、龙岩的前锋作用,山海联动,东西贯通,加强与周边地区、中西部地区交流合作,形成海西整体辐射效应,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实施意见》分别就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推动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加强以民生改善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

当前,全省上下正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把握难得发展机遇,“乘势而上,有所作为”。为把发展蓝图变为现实,省委提出了“四求作为”的总体要求,即:提升思路求作为、精心谋划求作为、突破重点求作为、艰苦奋斗求作为。提升思路求作为。就是要进一步提升思想观念、视野境界和工作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形成开阔的战略眼光。精心谋划求作为。就是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海西发展的总体布局。突破重点求作为。就是要突破重点,以点带面,始终突出关键点、抓住薄弱点、培育新亮点,推动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艰苦奋斗求作为。艰苦奋斗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作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永远不会过时。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艰苦奋斗既是过去取得成绩的作风保证,也是今后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

国务院原则通过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意见》,福建任重道远。八闽儿女必将以更大的干劲、更多的激情,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力争把海峡西岸经济区打造成为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成为中国最具开放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 执笔:温雪勇)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