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文学 >> 正文

留住老地名 留住文化记忆

2014-04-16 09:47:48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张 铣

  正是春雨纷纷的清明时节,许多海内外华人回到祖国寻根问祖,与老家的亲人一起慎终追远,祭奠先祖。福清是全国重点侨乡,近几年,不断有与故乡失联几代的华侨、华裔通过地缘、姓氏的苦苦寻觅、不懈追求,找到自己祖辈的埋骨之地,续上了连绵不绝的血脉。我关注这样的消息,乐于捕捉新闻背后的文化传承。

  一则新闻刊登于2013年7月3日《福州日报》第2版:玉屏街道侨联分会,通过市级老领导陈德顺,仅凭一张写着“福州府福清西门外修仁里坑底村”的百年前纸条子,帮助印尼第三代华裔找到自己的祖籍地以及失散一个世纪的亲属。这张“陈旧褪色的小红纸”可算是清末民国初的文物了,难得他们在异国他乡像命脉似的保存着。“府”、“里”的行政划分,在人民共和国的记忆里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陈德顺却在自己工作30几年的音西街道“珠山村一偏僻的角落找到一块竖立的石碑,上有‘坑底村’的字样”,帮这对印尼姐弟圆了几代人寻根问祖之梦。

  另一则刊登于2013年10月11日《福清侨乡报》头版:宏路一家林姓海外乡亲,曾于1998年、2005年两次回乡寻根不果,终于在侨联分会主席陈行贵帮助下,半天时间找到祖籍地和亲人。线索也是一张陈年纸条,上书“武澱村”、“石竹山对面”。但石竹山周边只有一个谐音的“梧店村”,前两趟回国在这儿查找过了。凭多年基层工作经验,陈行贵想起石竹山脚下的真丰村,老地名称“真武殿村”,因建有道教“真武大帝殿”而得名,“文革”中被改成现在这样。几代侨胞百年光阴,口口相传,会不会讹传成“武澱村”呢?老陈立即拨通电话,果不其然正是它。

  两则感人的寻根问祖故事,其间关键的“破案线索”都是老地名。联想到去年市玉融文化研究会开展福清城区“七街三十六巷”与老地名的调查,侨乡报连载贾枚先生的《榕城街巷地名小考》,让人愈加感觉到老地名也是文化的记忆。

  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曾经明确提出:“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珍贵的老地名作为一种历史遗存,不仅存在于文化的记忆中,也蕴含着人们代代相传的感情。中华民族向来珍重“木本水源”,地缘、姓氏、血缘将炎黄子孙联系起来;通过老地名,人们寻根问祖,寻回失散的亲情,把家族史完善并延续下去。

  然而,由于城镇发展过程中的大拆大建,使得不少老地名、老建筑不复存在,从而城镇居民集体记忆的场所也随之消散。记得有一次笔者要去城关卫生院办事,电询一位老先生,他说在何厝巷。于是到处打听何厝巷,问了十几个路人皆一脸茫然。后来改口问“城关卫生院”,马上有人告诉我,“新长城大酒店斜对面的巷子里。”后来我把这事当成一个笑话反馈给那位老先生。他没有笑,反问我,随着老地名的消失和淡化,融城在我和你之间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记忆。他指着我说,再过几十年,面对这座同样的城市,你与你的后人也同样的无语、隔阂。老先生娓娓道来,何厝巷因何运使宅院而得名,你要找的城关卫生院就在何宅,老建筑的大框架依稀还在。何氏乃满清末年著名清官,历任廉州知府、两淮运使。小巷的脉搏同近代中国的风云际会紧密相连。“老地名就是一本历史书,珍贵的老地名可以编纂出一部家国兴衰、爱恨情仇的电视连续剧……”老先生如是说。

  保护福清的历史和文化,就是保护福清的文脉。保护、延续福清的文脉,当然涵盖了对福清地名文化的保护与坚守。老地名太脆弱了,它可以随时被更改、被取缔而淡出人们的记忆。福清有1200多年的建制史,老地名跟城镇的历史一般悠久,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历史、文化内涵,所以还要考证、诠释、宣传老地名,使之与城镇的历史文化风貌相融洽,体现在城镇居民的集体记忆中,历久弥新,回味悠长。

  我们希望弘扬玉融文化,留住老地名的一缕文脉,当然还要与时俱进地催生、发展玉融新文化,让我们的千年家园青春、时尚、蒸蒸日上。伴随着福清海湾新城开放开发,玉融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新建筑、新住宅区、新地名不断涌现。要把历史与今天当做一个整体来规划,构建新旧和谐的人文生态。古老街区、古老建筑应妥善保护;新住宅小区要保留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地沿用老地名;新地名要体现所在地的山水脉络,回望玉融乡土文化,还要与改革开放新潮流相互辉映。无论老家新宅,都要尊重自然,铺陈山水,延续文脉,天人合一,“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现在地产业的新楼盘和各大酒店名称不仅洋化、欧化,还“皇”化、“御”化,让你出门就是皇宫御花园,抬头就是挪威森林、香榭丽园,时空穿越得不知所在。笔者斗胆呼吁:此风不可长矣!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