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文学 >> 正文

父父子子

2013-06-19 09:22:32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郑 镛

  眼下,儿子一天天长大,我乐于儿子越来越懂事,同样也苦于儿子越来越调皮。那天,因缘翻看蔡春猪的《爸爸爱喜禾》,在感慨做父亲的不容易之时,我亦悔恨:这缺失的四年里,从儿子的降生到成长,我未能尽到一份做父亲的责任。无疑,我并不是一个好父亲。好在,往后岁月还长,还有机会让我弥补对孩子的关爱。只是,当父亲的儿子转变为儿子的父亲,无意看着父亲一脸皱纹,愕然发现,我的父亲,也在一天天老去。

  小时候,对父亲唯一的印象就是:总在没完没了地工作,隔几天才从县城回来一晚;难得见上一面又总拿苦苦的臭脸相待,这自然因为我的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我既排斥他的高要求,又垂涎于他偶尔回来给我和弟弟带回的小零食,更诧异于他每次总点名要喝我动手泡成的酸梅汤。那时的父亲竟如此陌生,像个定期回来旅游一晚的过客,亦像现在的自己,未曾给过子女太多的关爱。偶尔提起往事,父亲只是说:过去为了你和弟弟的学业,不得不出去做事业。这自是不可否认的。

  从幼儿园起,父亲就在镇上靠近学校的地方买下他的第一套房子,让我们告别了乡间的生活,大大方便了入学。所以,我的童年与同村同龄的孩子相比,我拥有更多的学习时间,更优越的学习条件,却没有机会体会帮忙务农的艰苦。到了初中,父亲擅自把我送进市里最好的中学就读,我依稀记得那一年,母亲在收到入学通知书时一直纠缠着“怎么读个书就要花二万元报名费”的郁闷。仅仅过了一年,父亲又在市里盖起一栋小洋房,当然为了方便我与弟弟在市里读书。

  可以说,在教育上,父亲对我的培养就像孟母三迁一样伟大。可并非所有的宏愿经过努力都会圆梦,有时伟大的期望会衍生庞大的压力,重负前行往往适得其反。我就天生愚笨,又反弹于父亲为我大量付出带来的无形压力,结果在课桌上无奈地昏睡过最宝贵的年华,换得一本中专毕业证书,无情地终止了父亲希望我上大学的梦想。

  今天作反思,当时自己学习上的不争气,对父亲的打击应该是十分残忍的,可实在是无可奈何。望子成龙是每一个父亲的期望,自是可以理解。也许父亲极少考虑到我的知识基础与特长,仅仅只是一味要求我:读书,读书,好好读书。稍有不理想,父亲的那一张脸就变得仿佛要把人吃掉。再加上他那带情绪的过激的训斥,我自然痛感学习的无趣,精神和自尊心也严重受挫。这影响相当深远,以致我在以后的多少年里,都不敢自信地做好自己。

  父亲的心,儿子的行,这二者的落差是最难填平的。要不然,先辈们在留下“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时,又不忘提醒人们:“父不教子。”

  我们之间,他永远都是以父亲的高度,觉得子女过于幼稚和欠缺,而我亦是以自己的角度一味期待父亲的理解和支持。只是记得小学时,有一夜晚父子俩破天荒欢笑高谈真金不怕火炼的典故,我戏言:“读不好书,找不到好工作,我可以自己做老板。我相信,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直乐得父亲眉开眼笑,打赌“走着瞧”。可以说,除此以外,二十四岁之前,我与父亲之间,除了训斥与被训斥,我们基本没有过太多真诚的沟通。

  只是,当一句戏言成为事实,当事的人是否都还记得当初的约定抑或对赌?岁月的流逝,换不回尘封的记忆?过去的学业已经成为过去,当下的事业正在路上,可是过去的不理解还在继续上演。

  当各种是非,各种争论,各种不理解围绕着脆弱的情感纠缠不休,在迷茫困惑之中,一转眼,我竟也为人父了。接着,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势必成为自己往后最为重要的人生事业。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做一个好父亲,但是我懂得:父子之道,在于理解和支持。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