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文学 >> 正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俗解

2013-05-08 10:18:09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田 由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在巴西记者问及“领导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感受是什么”时称:“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更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

  “治大国若烹小鲜”语出《老子道德经》第六十章。对此,历代见仁见智,我辈一介草民,自然没有治国的经历,但烹海鲜的活却是干过的。记得十年前,那时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无所事事,便主动接替妻子担当起庖厨之务。每日上街下市,入厨炒煮。一日得暇,重翻《道德经》,读到“治大国若烹小鲜”句,颇有感触。漏夜写了一则短文,说了自己由“烹小鲜”而得出的一孔之见。文章发表,并未引起关注,仅有一二文友来电交流感想。今天,十三亿泱泱大国的总书记在回答外媒如此严肃问题时,引用了老子的这句名言,勾起了我旧饭重炒的兴趣,不妨再说一二。由于在下并无股肱之材,也并无鼎辅之位,大道理讲不来。仅以亲自烹小鲜的体验理解之,亦恐难登大雅,故称俗解。

  幼时生活在海边,跟兄姐们下滩涂讨小海是常事,讨回的小鱼小虾杂七杂八,统由母亲烹煮,因为只图有小鲜佐餐,并不在意怎样烹煮。及至亲自下厨,才知晓烹小鲜虽乃小技,其实学问也不少。

  要烹小鲜,自然要从买小鲜开始。选小鲜要本地近海出产的,那样才新鲜,不然就不是小“鲜”了。而且要先掐算潮汐,因为只有在大潮的日子里小鲜才够多够杂够鲜。然后还要区别小鲜的品类,还应懂得什么季节什么样的小鲜才味美骨嫩营养丰富。只有这样,你才会如愿而偿地买到价廉物美的小鲜了。

  买回的小鲜并不可以就下锅烹煮,而要先整一下。有的鱼类要去鳞,如“土袋”、“春只”之类;有的则不必削鳞,如“青鳞”、“油鰶”之类,因为它们的鳞片细嫩多脂,本身就是一种美味。有的鱼类甚至连肚肠都不要剖除,为的是留取其中鱼卵或鱼白食用。

  整好的小鱼还要盐渍,以使它的肉质更紧,不但增加美味,而且易于煎烹。此中也有学问,盐渍多了压倒了小鲜本身的鲜味成了咸鱼,盐渍少了不但不吊味而且入锅容易煎碎。渍盐的时间也有讲究,经过多次摸索,得出盐量要占百分之五,而且要在入锅前半小时渍盐最为合宜。

  盐渍好的小鲜,还要选择适当的烹煮方法,有的可煎,有的可炸,有的则只宜灴汤。就是宜煎的小鲜,也要分为两面干煎,或煎后烹进黄酒、酱油等调料的“煎煮”。这里的学问也不少。就拿干煎来说吧,要讲究“热锅冷油”,也就是先要用大火烧热空锅,再在冷油下锅后立马放入小鲜,这样才不易粘锅。而且在烧空锅时,切莫忘了在锅中抹一层生姜汁,这样煎出来的小鲜才完整不碎。下锅后更要掌握火候,原则是先武后火。一味武火:极易把小鲜煎焦糊了,而太瘟了则味道不香风味全失。两面煎时翻锅也很重要,早了不行迟了也不行。而且不得翻来覆去。最佳的办法是在锅中小鲜一面煎成微焦而另一面已经白熟之时,用锅铲轻轻一推,若很容易推动,则可以翻锅,否则就会因为小鲜粘锅而把它翻碎不能成型。

  好了,烹这么一斤三元五元的小鲜,尚且这般讲究,治国又如何呢?其实习总书记的意思也很明白,“治国”虽为恢宏之业股肱之功,但道理却与“烹小鲜”差不多。首先治国要深知国情深谙民情,正如烹小鲜要知汛情鱼情一样。治国更应有一套适合的制度和科学的方法。这不与选择烹煮方法以及科学的烹煮过程相一致吗?再说烹小鲜要有耐心要掌握大候,治国不也应该如此吗?最关键的是烹小鲜时不要乱翻乱炒,治国更不应乱折腾,翻烧饼,这更是常识。总之治国事大,烹小鲜事小,但道理是一样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历任中央领导真是怀着烹小鲜的精致精神治国,取得了今日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使落后的中国步入了新兴国家之列。而今,新一届中央机构要率领十三亿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要有烹小鲜的精神治国兴邦,只有这样,不论事难水深,我们都能够涉深蹈险,乘风破浪,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