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文学 >> 正文

千古沧桑话融城(2)

2013-03-26 11:00:04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曹于恩

  三

  随着时光流逝,山岗小丘逐渐变矮,江河水面逐渐缩小。县署东侧一条溪水,经多年淤积,与龙江交汇处(大致于今一拂路与东门街交汇处)先成湖,称东湖,后成塘,称东塘。“东塘”形成时间从历史资料看可追溯到北宋。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东塘之水不仅要用于县城救火,还要用于灌溉农田。蓄水量远远不够,知县郎简主持在西门外原永安陂的基址上建坝,拦截从遵义里、永福里(今阳下街道北部)而来的西溪溪水,砌石渠引水经西塘,过小桥,向东注入东塘。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十一月,民居失火,烧毁10家,殃及学宫(北宋嘉祐间[1056—1063年]移建县治之东)大门,知县范处义两改民田,扩大东塘至学宫门前,引东塘水入泮池(在学宫内),这样既扩大东塘蓄水面积,又增加泮池水源。南宋景定四年(1263年)一次大洪水,冲倒东塘南面堤坝和石渠,致东塘与龙江相通,无法蓄水。宋咸淳四年(1268年),薛姓知县主持修复,是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大洪水,九月十七日又逢大海潮,县城多处堤坝被冲毁,而东塘堤坝安然无恙。这里可看出“东塘”称谓的时间,还可看出东塘的历史作用。后东塘又改称石塘。这条溪水,明代建城墙时,因位于东门外,称东门河(今仍保存“河前、河后”地名);在河上曾修建五梁的东塘桥(址在今华侨影院东侧),后人称为东门桥。河床两侧经多年淤积,先成沼泽,后成平畴,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辟为县农场,今还保存田墘地名;20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成东门街。

  县署之西一条溪水,经多年泥沙淤积,于上段圣迹寺前形成一大池,池旁种柳,后人称“柳池”;与龙江交汇处,亦形成湖,称西湖,后成塘,称西塘。“西塘”称谓时间也可追溯到北宋。郑侠(1041—1119年)由海口牛宅村迁居融城西塘,世称“西塘先生”,其著作合集取名《西塘集》,便是明证。西塘为方塘,是调节城内西侧水流进出的水池。其东北角一沟渠纳入道人巷、吴厝巷、三门楼等处水流,东侧中部一沟渠是后巷、十五落、较场埔墘和豆区园池水的下水道,东南角一沟渠汇入桧亭巷、渔市街、官驿巷、假山巷、楼锦霞等处水流。西塘称为“官塘墘”,有一则美丽的传说。相传,叶向高(1559—1627年)致仕回乡,住大池塘西一座“八扇三落透后”坐西朝东的房屋,“前落”大门两则有一对蹲坐式大型石狮。这里是叶向高接旨、会客的府衙。皇帝对三朝元老时加存问,使臣奉诏在桧亭(系桧木构成得名)前,由钦差宣读圣旨,老相国随即迎至府中,故桧亭巷又名接旨亭。叶向高是三朝元辅,经常有许多官员前来府衙对他进行礼节性拜访,而他又谦虚为怀,常常亲自送客人到府衙口。有一次,某官员见叶相国亲送自己到大门口,受宠若惊,在倒退谦让之间,不小心跌落离府衙门外只有几米的大池塘里。这官员虽及时被救起,而此事却在百姓中传为佳话;于是便把府衙门外这口大池塘称为“官荡池”(“荡”为坠落之意),方言谐音改为“官塘墘”。相国府衙门前,即大池塘西边后,砌起一段石板条栏杆,而东、南、北边未砌造石栏杆,据说为防止再有官员坠落池中的缘故。大池塘可真不小,民国时端午节,“官塘墘”水面上居然赛龙舟呢。       (未完待续)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