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文学 >> 正文

谷 雨 扫 墓

2013-03-26 10:59:00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郑 群

  清明扫墓作为古代五礼之一,唐玄宗时已成定制。其缘由众说纷纭,但大多数人认为在春暖花开季节踏青祭祖,折枝插柳,都寄托了对死者的悼念,对生者的期盼,和对生命的景仰。

  冬至扫墓,在江南的上海、杭州、南昌、昆明、潮汕、海南,以及我们福建的莆仙地区也很盛行。冬至古时称亚岁,在唐宋时就已经是祭天,奠祭祖先的日子。冬至日,皇帝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民间要在祖祠、祖庙举行祭祀典礼,因此冬至扫墓也在情理之中。

  但渔溪上郑村(别称定山)郑氏宗亲祭扫七世祖文祯公祖坟却定在谷雨之日。究竟因何缘故?

  定山郑氏始祖善初公在宋末元初从莆田待宾里桃源迁入福清万安里上郑。定山郑氏自七世祖文祯公始发迹。文祯公为人硕德,宽宏大量,举为邑长,镇守都督。在世时广置田产,创建祠堂,编修族谱。卒后葬于上郑村北端松柏栏。墓至今保存完好,蔚为壮观。墓碑碑文清晰:“定山郑氏七世祖文祯公郑公墓,本山坐丁向癸,雍正三年重修 ”。墓后一方形石刻,书有"荥阳福地"四字。该墓于1999年清明重修。每年谷雨日,子孙前往祭扫,代代相传。此墓故又称“谷雨墓”。

  据定山族谱记载,叶向高在明末天启丁卯年(公元1627年)九月为定山族谱作序。文曰:“考其盛而远远而盛者,则孰有如定山郑氏乎。”又曰:“昔人云,地灵人杰。予弟与侄系郑门女婿,予尝亲履其地,而知郑先世之斡止于斯地者,盖有诰轴纱帽列其前,玳瑁佛座屏其后,南则有后岐郎官诸山环抱,北则有山布玄圃诸山相顾,皆属周围城郭矣。……岂非地灵以助人杰也哉。”正如叶向高所述,《福清县志》记载,定山郑氏在明朝中后期,自隆庆四年(1572年)至天启四年(1625年),期间五十三年共出了五位进士。又有五人被授予郡学乡贤。而据《福清县志。学校志》综述,明朝以前福清一邑只有二十人被授予郡学乡贤。定山郑氏占尽荣光。乡人以此为荣,遵循中原谷雨日祭奠人文始祖仓颉的习俗,表达对祖先崇文的敬重。传说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老天为仓颉造字下了一场谷子雨,这也许就是中原人在清明时节拜黄帝,谷雨来时祭仓颉的缘由吧。

  据《福清市志》记载,福清郑氏人口现近10万人,是福清第四大姓。想当年郑氏始祖桓公封土于郑,定都荥阳,后蒙永嘉之乱,庠公南下丹阳,昭公由阳入闽,露公辗转入莆,定居南湖。祖先长途跋涉,几经迁徙,终得安居。据定山族谱记载,定山始祖善初公与二子葬合本里前洋后山,坐壬(南)向丙(北)维定山阳居有一二里。乡人所述,上郑郑氏在“谷雨墓”附近还有一台祖坟,也是坐南向北。祭奠时,子孙要在墓后朝北跪拜,因此叫“倒拜墓”。我们不得不佩服先人的虔诚与睿智。在墓后朝北拜,既拜了祖先,又拜了中原的始祖。

  改革开放后,上郑村“老人会”循旧例,每年谷雨日率郑氏后裔备酒水,置果蔬,携各色供品,到七世祖墓前举行祭祀典礼,以慰祖先在天之灵。随着改革盛世的到来,人性的回归,我们缅怀先人的功德,遥想祖先创业的艰辛,兴衰之叵测,每每扼腕叹息,唏嘘不已。偶得张九龄《感遇九首》中的两句“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不禁感慨万千。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