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文学 >> 正文

家乡的白额联

2013-01-30 10:03:01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翁智敬

  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反映了当时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但随着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书写桃符,内容渐渐演化成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春联。春联,大抵是全国山河一片红,唯独我们福清及邻近的莆田一带,却在红对联上留下一截约两寸来长的白色联头,这就是独具特色、承载悲情的白额春联。

  小时,总以为那红灿灿的春联上缀着白花花的联头,洋溢着家乡人独有的诗情画意和审美情趣。桃红梨白,是春的颜色,把春的颜色贴在门框窗口,春则籍着喜气吉祥的对联,翻墙进户,把美好祝福献给“帝王将相”、“寻常百姓”,随风潜入,润物无声,轻轻推开千家万户的门庭柴扉:流光溢彩的春天来了,鸟语花香的春天来了,充满希望的春天来了……

  长大后,才知道春联上那段白,绝没有我想象的那般浪漫,富有诗情画意,而是凝聚着一段惨痛的历史,纠结着一团化不开的悲情。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侵犯福建,占领宁德横屿、福清牛田和莆田林墩等地,建立据点,四出烧杀抢掠。兴化府城(今莆田城)在农历十一月廿九半夜时分被倭寇攻陷,焚毁殆尽,死亡3万余人。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兵到,兴化城得以光复。这时,逃亡山区的老百姓,才纷纷于正月初二返家。大家边掩埋亲友尸体,边收拾破碎家园。抗倭胜利恰逢春节,欢欣鼓舞自不待言,但死难亲友又让人沉浸在悲痛之中,于是有哲人率先贴出白额春联——在白色挽联上覆盖红色春联,特意留出一截白色联头,红白交接,既有喜庆之意,又有寄哀之情,内中喜悲自不待说。周边群众纷纷效仿,从而因循成俗。

  那段短短的留白,是一部无言史册,像一位白发老者在无尽岁月中,无声对后人诉说历史的屈辱,呼吁居安思危!那段短短的留白,更是一本无字绝句,像一位端坐窗边的智者,不倦地告诉后人,不可乐而忘蜀!真想不到,这段不堪回首的惨痛历史居然以“白额春联”的方式让后人铭记,不得不感叹家乡先哲的大智慧。

  近几年,随着毛笔书法的沦陷,高楼别墅的崛起,家乡门框上渐渐被群红华丽、印刷精美的对联所取代,甚至“联通”“移动”“银行”的广告春联也登堂入室,那承载沉重历史悲情的白额联渐渐显出不该有的疲态与落寞。时代在变,习俗在变,但春联上那段白色不该从家乡人的心头抹去。那流传三百多年的白额联,是一种值得珍藏的文化现象,是一种值得敬畏的天地语码。如果没有那段白色联头的比照与警示,还会持续催生家乡人敢拼会赢的精神吗?这白额联下走出的家乡人,以家为圆点,以世界为半径,闯荡天下,驰骋江海,他们或以风流文采骄人、或以经商拓业称雄、或以文韬武略名世……如果没有那段白色联头的感召与激励,家乡人还会从这白额联的门框下走出一代代人杰才俊吗?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