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文学 >> 正文

攀登高峰无止境

2012-12-26 12:52:40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张道成

    核心提示: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1939年出生于日本九州的魏可镁,是福清市三山镇牛鼻村人。二战爆发后,在日华侨处处受到民族歧视和凌辱,生活异常艰辛,1944年底魏可镁随家人回国。魏家父母节衣缩食,供子女读书。1961年,魏可镁考入福州大学,师从著名科学巨匠、教育名家卢嘉锡教授。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魏可镁作为访问学者在留日期间,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言行树立了中国科学家的典范。访问期满,他毅然放弃了日本良好的科研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回到福州,投入到祖国的科研、教育事业中去。他四十多年如一日,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潜心于催化剂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奠定了中国催化剂科研事业的基础;他淡泊名利、甘为人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青年科学家。

    我是中国人

    1987年4月,魏可镁通过全国统一考试,被派往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化学技术研究所做访问研究。筑波城是世界顶尖级的科研基地,其实力和声望不亚于美国的“硅谷”,魏可镁当然分外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魏可镁进研究所的当天,就被安排参观各种设备,了解研究所的科研环境以及运转情况。魏可镁心想,如果中国也能有这么先进的科研基地,那该多好啊!为了这个理想,在他学成后不顾日方专家的再三挽留,毅然回到家乡,献身于祖国的科学事业中去。

    魏可镁心里明白,在这个世界顶级的科研基地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他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反映了中国学者的水平和形象。魏可镁的日语讲得很棒,这或许与他出生在日本,孩提时代在日本度过有关。一些来访的日本友人,见他的日语讲得地道,又出生在日本,亲热地把他当成日本人时,他总是彬彬有礼地纠正:“我是中国人。”

    在科学技术领域,日本人眼里只有美国人,他们瞧不起中国人。魏可镁刚到研究所,就敏感地闻到了这股味道。一开始做实验,那位课长就像跟踪盯梢似的,经常时不时地出现在他的背后,生怕他弄坏了设备。有一次,在用贵金属合成含氧化合物的研究实验,魏可镁觉得研究方案不够严密,他坦诚地提出不要用贵金属,只要用钴和碱金属,并分析和说明了理由。话音刚落,课长就很不耐烦地说:“不,请您按我的方案做吧!”

    魏可镁严格按照课长的方案,一步步认真地进行着实验,但多次试验都以失败告终,主持这个实验的课长,脸上的表情由不高兴转而有些尴尬。有一天,魏可镁与他聊得比较愉快,便趁机很委婉地说:“先生,实验可否调整一下试试?”课长虽然不情愿接受这个事实,但也没办法,只好勉为其难地答应他。从此,从研究方案到催化剂制备,从配方确定到测试,日本人都让魏可镁独立自主地处理。实验一次又一次进行,醇的选择性一次比一次明显上升,最后达到48%。课长高兴地说:“魏先生,我们成功了!可以取得专利了!”这个研究成果后来取得了日本专利。

    在申报专利的过程中,也有一个插曲。日本人不仅把魏可镁的名字列在后面,而且写成是日本的化学技术研究所的魏可镁。他找课长说理,那位课长却说:“你的成绩是在我们所里研究出来的,当然得这样写。”魏可镁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中国人。你这样一写,别人就把我当成日本人了。我要求明确写清楚,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州大学的魏可镁。”这句震撼日本人心灵的话,终于使他们在专利证书上填写了“中国福州大学魏可镁”。

    潜心实验室

    魏可镁的一生,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而与他朝夕相伴的却是他为之奋斗终身的催化剂。魏可镁与催化剂结缘,始于1972年。他回忆说,“当时,卢嘉锡、唐敖庆、蔡启瑞三位科学家联合发起和组织全国性的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协作研究。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而又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重大课题。当时,身为福大副校长和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的卢嘉锡教授有个总体构想和布局,那就是在相对集中优势兵力进行有关基础研究的同时,有意识地组织有关工业院所和工业院校开展‘工业固氮’的改进研究。”在卢嘉锡先生的安排下,魏可镁开始进行工业催化剂研究。

    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难。当时的福州大学,是创建于大跃进时期的省级工科大学。要进行高活性氨合成催化剂的研究,摆在面前的最突出的困难便是没有实验设备。魏可镁和他的同事们想出了一些好的点子,没有高温炉,就以电焊机取代;没有熔炼炉,魏可镁就利用土办法制造出水夹熔炼炉。飞溅的铁花,穿破了衣服,粘在皮肤上揪心似的痛,他咬了咬牙忍着。没有高压活性测试装置,炉中冒出的腐蚀性气体,十分呛人,他不停地咳着,却始终没有退却半步,站在炉旁,仔细观察炉内发生细微的变化,记录本上早已记满了一排排密密麻麻的数据。

    这是一段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岁月,魏可镁和他的同事们就像一台台精密的化工仪器,不论白天黑夜或是寒来暑往,都纹丝不动地矗立在实验室。

    实验的过程枯燥而烦琐,每一个催化剂样品都必须经过5个昼夜不停的活性测试。为了记录测试的全过程,他在实验室的一隅,架起简易的床,累了困了就在上面打个盹。实验散发出的氨气充满了房间,非常难闻,在这样极端困难的科研环境下,共熔炼了200多个催化剂样品。在实验室里,他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没有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是开满鲜花的,历时8年,2920多个日日夜夜后,魏可镁和他的同事们的第一个研究结果——高活性A110-3氨合成催化剂终于诞生了,它填补了我国高性能氨合成催化剂的空白。紧接着1991年,魏可镁“小颗粒含钴催化剂”研究成果,通过了国家验收,提供了取代英国进口的铁钴催化剂,解决了大型氨厂催化剂国产化问题。1994年,魏可镁“A202型低温氨合成催化剂”通过了国家验收,各项指标和性能优于英国的同类催化剂。这一年,以魏可镁的构想和思路成立的B116低铬高变催化剂研究组,在副研究员郑起等人的具体操作下,将铬含量由6%-15%,降低到2%,每吨成本降低800元,这个成果已经领先于国际先进水平,它不仅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极大的环保意义。

    但是,B116型低铬,毕竟还有铬污染,还会对生产操作工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如何消除铬污染,成为国内外化肥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魏可镁带领他的同事们迎难而上,10年后的1997年,B121型无铬一氧化碳高变催化剂终于问世了。这项科研成果的问世彻底解决了80多年来铁铬高变催化剂中的铬对环境和生产操作人员严重危害问题。同时,每吨成本比原有的B116型降低了750元左右。B121型催化剂科研项目的成功,不仅对国家化肥工业是个重大贡献,而且对人类的环境保护事业和人类的健康,也是一个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第二次创业

    美国有句谚语:“天使之所以飞得很高,是因为她们把自己看得很轻。”魏可镁就是这样的人。他忘记昨天的荣誉,执著于今天的追求,勇于攀登科学的最高峰。翻开他在催化剂研究方面的成果时间表,可以看到:1983年,A110-3型(铁系)氨合成催化剂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985年,A201型(铁钴系)氨合成催化剂获国家发明二等奖,被国家科委列入500项重大科技成果之一;1991年,B116型低铬高变催化剂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A202型低温氨合成催化剂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十多年的时间里,竟然取得5项重大科技成果,如此高水平、高效率的研究工作在全国普通高校中并不多见。

    1997年年底,魏可镁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党和国家对他的最高褒奖。站在中国化肥催化剂研究领域的最前沿,魏可镁本来可以轻轻松松过日子。但在魏可镁看来,这只是一个新的长途跋涉的起点,他开始人生的第二次创业。

    上世纪90年代后期,汽车尾气污染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也有研究机构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基础研究,但在当时还没有权威的研究成果出来。魏可镁敏感地发现,这是一个具有巨大市场前景的科研项目,魏可镁带着3个年轻人着手研究。

    2004年9月,省委省政府奖给他一部菱帅小轿车,他把车开到了实验室,请人拆下汽车排气管,安上了自制的尾气催化净化剂排气管,搞起汽车尾气净化实验,对汽车进行全天候的尾气排气公里数检测,而自己则步行上下班。苍天不负有心人,2004年末,中国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了一份检测报告:在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比较中,魏可镁研究的重大科技项目——FD型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已达到欧洲水平,而且FD型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的耐热性更好,成本更低。

    自主创新与产学研紧密结合,经过10多年的持续研究和发展,科研成果成功实现了产业化。FD净化器项目于2002年转让给福建朝日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先后投资近6500万元,建成了一条单班年产能60万的生产线。2005年开始向市场供应能满足欧Ⅲ排放要求的净化器产品,2007年开始销售满足欧Ⅳ排放要求的净化器产品,2009年又开始销售满足欧Ⅴ排放要求的净化器产品。目前净化器产品已于国内一汽、长丰、江铃、通用、江淮等多个汽车厂的20多种车型配装达到欧Ⅳ、欧Ⅴ排放标准。截止2012年底已累计销售各类净化器近40万台,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

    正当魏可镁的事业如日中天时,病魔却悄悄地缠住他。1995年暑期,他患了感冒,由于一直忙着实验和准备研究生的课程,拖了两个月都没有去看病。到八月初,他每隔一周鼻孔就会出现一种带血球状的东西,九月初,被确诊为鳞状鼻咽癌,医生要他住院治疗。

    得知魏可镁病情后,省领导专程前来看望,可一进他家门,他却去了实验室。在实验室里,只见魏可镁在台前忙碌不停。在放射治疗期间,正值日本长崎大学工学院院长到福大访问交流,洽谈合作研究事宜。魏可镁特地请医生给他做了面膜,去除面部颈部红、紫外线痕迹。在整整两天的接待中,他不仅亲自当了这位院长的翻译,还商定了一项合作项目,而这位院长却始终不知道站在他眼前的这个中国科学家是个重病号。在接受治疗期间,魏可镁还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几万字的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中心申报建议书的撰写工作。

    俯首育新苗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魏可镁坚持原则、爱憎分明;刻苦钻研、执著科研;淡泊名利、平易近人的性格,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激发了科研工作者的斗志。在工作中,他十分注重人才培养,使一批又一批年轻骨干走上科研前台,成为勇挑大梁的台柱子。他的实验室,不仅催化出一流的科研产品,也孵化出一批又一批尖端的科研人才。

    江莉龙是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院士助理,同时也是福建三聚福大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更是魏可镁的嫡传弟子,他与恩师魏可镁相识有16个年头了。谈起魏老师,江莉龙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江莉龙回忆说,他1997年福大毕业,这一年,恰好魏老师的化肥催化剂工程研究中心筹建,江莉龙被调往催化剂中心工作。“每天凌晨5:00钟,魏老师准时过来,带领我们开始一天新的工作,一直忙到深夜才回家。”在江莉龙看来,魏老师的家只是他睡觉的地方,其余的时间几乎都在实验室里度过。有时候甚至休息也是在实验室里。近几年来,魏老师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除了生病上医院外,只要一有时间,他就会坚持到实验室,与同事们一起搞科研。有时候到医院检查身体,他一定会打个电话给我,对我说:“我今天要去医院化疗,来不了了,你也早点回去。”江莉龙说,魏老师处处为他人着想,他打电话给我,像是在向我请假似的,以他的身份,根本没有必要跟我打这个招呼,而他这些年一直是这样。

    魏老师处处以身作则,这为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树立了榜样,形成了良好的传统。记者在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看到,许多实验室里都放着一张弹簧床,铺着被子,科研人员累了困了就眯一下,醒了继续做实验。江莉龙博士说,在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没有节假日和白天黑夜之分,大家都将心扑在了实验里了。

    魏可镁坚持不拘一格择人才,唯才是用,才为我用。正是基于这种注重实际能力而不光看文凭的用人辩证法,使得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织了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科研队伍。在学科梯队建设上,呈现出老中青结构合理的梯队和互补的良好态势,为科学界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