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文学 >> 正文

莫言热之后

2012-12-12 10:32:29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田 由

  公元二千零十二年十月十一日十九时,瑞典文学院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消息传来,举国关注,一时掀起了一波不大不小的“莫言热”:大小书店原来并不特别畅销的莫言作品一夜间售罄,出版社以少见的效率和速度日夜赶印莫言作品;以往并不引人注目的山东高密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平时颇为清静的莫言家被蜂拥而来的各路记者踩破门槛……据网络消息,还有人建议将莫言的家乡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地高密县改名为“红高粱县”,且不惜巨资冒着赔本的风险在高密大地上播种万亩红高粱……更有许多赚钱嗅觉特灵的人士,正在规划着如何进一步消费莫言,从莫言热中捞得一点油水。

  面对这种热闹局面,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发生在八十多年前的一桩旧事。那是1927年,有个叫斯文·赫定的瑞典人,来中国作科学探险。当他听到中国助手提及鲁迅,并读了鲁迅的几篇作品后,觉得鲁迅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于是他向中国朋友刘半农提起打算提名中国作家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刘半农当然十分高兴,立马托鲁迅的弟子台静农探询鲁迅对此事的意见。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鲁迅先生面对常人认为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却异常冷静。他回复说:“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用鲁迅先生的这段话来对照今天的景况,似乎也不适用。时代变了,中国文学也一定有所进步,中国作家的努力已得到世界承认。从这一角度看,莫言荣获诺奖应是好事,尤其是它在时下国内多如牛毛的以揽金为目的的这大奖那大奖比起来还是有说服力的。但正如鲁迅先生所担心的那样,关键在于获奖之后我们有点怎样的思考和作为。倘若以此为契机,结合贯彻落实中央十八大精神,来一个中国文化大提升,那自然好上加好。但若因此膨胀了虚荣心,那就令人担忧了。君不见我们的大小书店文学类书架日见缩小而理财、装修、美容以及伪科学书籍却占满书店,文学类书籍发行量江河日下;君不见我国年人均读书不足一本,而许多人却把大量宝贵时间用来喝酒品茶搓麻将,一些千万亿万豪华大宅中连一本正经的文学书都没有;君不见我们的许多作家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现实却视而不见,反而一窝蜂地把笔头对准历史,反复炒作大众早已烂熟的冷饭;君不见许多大小歌星整天在电视屏幕上嚎唱着充满语病不知所云的所谓流行歌曲;君不见我们的一些官员曾公然把文化称之为社会这出大戏中的为“唱戏”的经济“搭台”的小杂工……不用再列举了,总之发展中国文化的事情还很多,路子还很长。

  前段时间,面对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国内外都有人断言“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世纪。”但我以为,光是经济强国,如果没有文化强国的有力支撑,中国是成不了二十一世纪的明星的。还是莫言在获奖后面对莫言热说的好:“希望大家不要关注莫言,多关注中国文学。”我要冒昧补充一句,应受关注的何止文学,还应有中国文化。只有真正受到关注,上上下下共同努力,拿出比较拼经济更大的决心和劲头,在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培养出一大批新时期文化人才,创造出一大批新时期文化精品 。那么,这次莫言获奖的意义则更大了。否则,一切狂热和浮躁都将是有害的。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