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文学 >> 正文

站在劳苦大众立场审视历史——《说郑侠》读后感

2012-11-07 10:15:44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陈是明

  “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审视历史,这是俞达珠先生在《说郑侠》文中贯穿始末的一条主线。如何看待王安石及其熙宁变法,如何看待后人对王安石的不同评价,如何看待反对王安石变法诸大臣如司马光、欧阳修、苏东坡等人的历史功过,无不以“人民大众的切身利害”为准绳,这也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共产党人倡导看待历史的立足点。

  郑侠,正因为他的良知,因为他“一直关注人间苦难,倾听弱者的呻吟的良知以及珍惜这种良知而敢于赴难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才无视当时社会“人心叵测”,无畏“宦海险恶”,不计较“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的贬斥、流放、罢官之类自身厄运,以拯救苦难百姓为己任。为人民利益,他“始终不改忧国忧民”的初衷。他对主持变法诸大臣,是区别对待的,对恩师王安石,犯颜直谏,从不拍马奉承;对吕惠卿一流,他疾恶如仇,寸步不让。对流民,他以脑袋打赌,博得神宗“长吁数四”,发布赈灾诏书,暂停迫民太甚几项措施。正如鲁迅先生所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敢为孺子牛”,其爱憎何其鲜明。

  九百年后的今天,时代进步了,国情、社情改变了,倡导“维稳”、“和谐”、“求同存异”,自是高明的决策。但《说郑侠》作者在这里还告诉我们,若将此放在九百年前的北宋王朝,则是行不通的。有“宰相度量”的王安石,对自己的“得意门生”郑侠坚持揭露变法所产生的流弊,他没有以“宰相风度”加以包容,或“搁置不理”,却一怒之下,把一个六品官阶的学生,贬为没有品级(不入流)的看门吏,一下子降了六级,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十分严重的处罚,谈不上有“和谐”和“允许多元”的存在。吕惠卿之流更是欲置郑侠死地而后快,更谈不上有“言者无罪”的宽容。《说郑侠》作者还认为:在看待熙宁变法这一历史大事件时,似乎不宜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模棱两可态度。

  我们从中还看到,《说郑侠》评判熙宁变法的得失与《宋史》“偏元祐党人,诋毁新党”的历史偏见不同。《说郑侠》以实事求是的谨慎态度,对王安石变法的动机、愿望和变法所出台的政策,取基本肯定和赞扬的态度,指出其偏颇也是客观的,如只顾“开源”不接纳“节流”的意见和建议等。而对变法推行过程所出现的流弊以及产生流弊的原因,则直言不讳,这和《宋史》全盘否定王安石和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变法,有本质的不同。正因如此,作者才感到有必要再“说郑侠”,而且不惜篇幅论析郑侠“反对变法”的原因和动机,以及他上《流民图》和《论新法进<流民图>疏》的历史意义。正因为他有这“骇人听闻”的举动,才不仅为时人所推重,而且名垂青史,为后人所仰慕。这是我读《说郑侠》感受最深的一点。

  作者简介:退休前为福清市检察院副院长,对文学、历史颇有研究。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