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文学 >> 正文

精神遗产更珍贵

2012-08-29 09:29:21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王育忠

  老年人奋斗一生,积累下了一些财富,这既是岁月的馈赠,又是自我生命价值的一种体现,当要告别这个世界时,作为遗产为后人留下,是一件很欣慰的事情。但是,如果遗产成为后人争夺的目标,并且由此引起骨肉相煎,亲人之间由爱而恨,亲情分崩离析,那样,倒不如什么都不要留下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更省心。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生一世,什么都没有留下来是不可能的。问题在于,是留下来什么、后人应该更看重什么。纵观世象不难发现,许多老人百年之后留下来的多是一些物质遗产,后人看重和争夺的也是这些东西。而对老人一生有哪些精神财富值得继承和发扬,一些后人恐怕连想都不会去想,个个心里只惦记着老人的物质遗产,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那边厢老人的尸骨未寒,这边厢儿孙们已经象乌眼鸡似的对簿公堂,为争夺遗产闹得鸡飞狗跳,让人看了不禁心寒。

  其实,对后人而言,真正值得珍惜的是老人的精神遗产,而不是哪些物质的东西。我们知道,历朝历代都有许多富可敌国的家族,但是他们后来都灰飞烟灭在历史的尘埃中,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给后人留下富有的财产,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给后人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或者精神遗产没有被后人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历史研究证明,精神遗产的继承和发扬,可以使一个家族振兴,能够使一个民族重获新生,犹太人重建以色列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灭,不是因为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多少物质财富,而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不死,是因为我们有老庄孔孟的学说,有孔子家语,有朱子家训,有曾国藩家书……这些久传不绝的精神文化遗产!因此,道理不需要多说,显然精神遗产要比物质遗产更为珍贵。

  据4月18日三明日报《夕阳红》栏目载,明溪县有两位古稀老人正在为百岁老母亲撰写回忆录。我以为这件事情不仅让人感动,而且更值得我们深思。我想,这就是重视精神遗产的重要表现。儿孙们乘着老人健在,思维还清楚,把老人一生的经历记录下来,总结出对后人有益的的人生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家训,成为留给子孙后代宝贵的精神财富,使子孙后代能够健康地成长,这比起有形的物质遗产不知道要珍贵多少倍,因为再多的金钱财富都会用完,唯有精神财富是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老年人与其省吃俭用为后人留下一些有限的物质遗产,不如多留下一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后人们与其为争夺物质遗产打得头破血流,还不如好好地把老人的精神遗产发扬光大。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