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文学 >> 正文

俞达珠的“文化苦旅”

2012-06-04 09:49:59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纪国灿

  写一写俞达珠先生,不仅因为他是我的老领导,更因为他是我十分敬重的好朋友。多年来他对地方文史的考据、民间传说的整理,以及叶向高业绩的研究等诸多方面所展现的严谨务实的治学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都令人钦佩。其引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对于弘扬我市乡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疑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苦学成才挑重担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福清这块热土,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千百年来涌现了众多能人志士,国之精英。他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智慧和独特魅力,在各个历史阶段,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谱写了光辉的篇章。不仅为祖国的文化大厦、艺术宫殿增添了瑰丽的光彩,也对福清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留下的深厚文化遗产和人文精神,是玉融儿女赖以繁衍发展的精神依托和不断开拓进取的真正动因,成为福清人的共同记忆,并衍生出对这方水土的热爱。

  为了保持福清文化谱系的完整和延续,对福清的地域人文精神、福清人独特的精神内蕴进行充分的搜集、挖掘和宣扬,同时,为杰出人才和有功之士树碑立传,借以增强福清人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激励玉融儿女发扬传统,奋发图强,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这一切非常需要一批自觉的乡土文化守望者,有高度责任感的传承人,来自愿挑起这份历史使命。俞达珠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敢于担当的守望者和传承人。

  俞达珠幼年遭逢乱世而失学,原有文化水平并不高。正如他自己所说:“因为文化低,三十二年间,吃了不少苦头。”他深知一个不能获得渗透自己生命气息、没有出类拔萃学问的人,是无法担当学术难度较大的文史研究工作的。因为古人的诗词、曲赋、文章和各类志书,都是旧体文言,其间诸多典故、词语,难免让今人感到生僻、晦涩和模棱两可,即使借助辞典,有的也不易弄通。他知道,只有通过长期艰苦的阅读、勤于练笔和深刻的思考,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鉴赏能力。可是,身为干部,日常的公务工作已经够他忙碌、辛苦了,他还有什么闲功夫,像学生一样,“迈步从头越”?他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具备著书立说的学识呀?一开始,的确有不少人产生种种的疑惑和担忧,但事实证明,大家都小看了他的意志和能量。

  为了不辜负福清乡亲父老的期盼,真正实现“世界上唯有精神不死,只有有益于社会的好文章才会流传后世”的宏愿,他知难而上,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寂寞。他从1977年就“下劲苦读,坚持自学,基础差,就从读字典做起……”仅摆在他工作室书橱上的各类字典、词典和辞典,就有六十多种,除了经常使用的《现代汉语字典》、《中华大字典》和福清方言词典《美全八音》等,还有天文、地理、宗教、民族、民俗、名胜等各个门类、学科词典以及唐诗、宋词、元曲和古典名著诸多鉴赏辞典。虽说是存而备用,却也不时光顾。而在他每年订阅的《文史知识》、《史学月刊》、《中国史研究》等十多种学术刊物,则成为他后半辈子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每天都如饥似渴地吮吸着。他日常省吃俭用,可是购买书籍却出手大方。见好书就买,一买就是一大包。有人说,如果把他家里的藏书集中起来,足有一万多册,可以办一个门类齐全,水准很高的小图书馆。从诸子百家学说、历朝历代史书、古典名著,到现当代文化人的精品力作、文学鉴赏,真是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三十多年来,他几乎不知有节假日和周末,像挤海绵一样,在下班之后挤出时间读书念“经”(经典著作),埋头于砖块般的史书、典籍之中。努力践行了古代圣贤所推崇的“寒可无衣,饥可无食,读书不可一日失”的苦学成才之道。由于长期与书卷相伴,在史海中遨游,在学海中奋进,使他的学识日渐充实,也练就了一支游刃自如的笔,为日后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empirenews.page--]

  “玉融情结”结硕果

  为了广泛搜集福清的先贤业绩、名人著作、山川名胜、人文典故、风俗民情、宗教文化等资料,以便早日整理出版,回报社会,他更是一鼓作气,马不停蹄地跑遍了福清、福州和福建省各大图书馆,搜集资料。还经常登门拜访福清文化教育界名贤,如陈云官、吴瑞升、郑仲俊等先生,虚心求教。退休后,他经常到福清各地的名胜古迹寻幽探胜,到许多乡镇村庄与熟人朋友亲切交谈。他寻寻觅觅,朝花夕拾,将交谈中获取的信息记在本子上,日积月累,积微成著。对于梳理后的资料,一旦发现有不清、不明和不实之处,就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地深入实地调查考证,释疑解惑,决不含糊。

  令俞达珠倍感欣慰的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他钟爱玉融文化,敢立潮头,甘于寂寞和坚持到底的精神,极大地感动了无数有“玉融情结”的乡亲,有不少人还成为他的知心朋友。他们从四面八方给他写信送稿,沟通信息,为他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福清文史资料,还送来了温暖和关切,成为俞达珠“文化苦旅”的不竭动力,让他到达了“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理想境界。

  在他长期不懈的努力下,人们终于看到他一步步的成熟,一年年的收获。自1979年起,他结集出版了《玉融古趣》(前集、续集)、《古岩斋丛稿》(包括《福塘佚闻》、《福塘漫笔》、《福塘诗注-古代篇》、《福塘诗注-现代篇》和《中国国家机关史》五个分册);汇集、点校、重刊了福清方志《瑞岩山志》、《海口特志》、《续海口志》、《灵石山志》、《福庐灵岩志》、《万石山志》、《龙卧寺概略》和融籍名人文集《籧编》(叶向高)、《西塘集》(郑侠);编纂了《石竹山志》、《瑞亭村志》;与人合作集校《玉融名胜历代诗钞》(收入诗作1300多首);主编《瑞岩新志稿》等等,总计有200多万字,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我相信,只要人们读过《古岩斋丛稿》,《籧编》、《西塘集》等文集,就会发现“玉融文化”是何等的精彩绝滟,源远流长。它就像一道奔腾不息的诗的长河,让你真切地感受到“玉融文化”丰富的精神内涵---诚实的品德、深沉的思想、宽宏的怀抱、挺拔的风骨和自强不息的风尚,领略到自然意趣、隐秀错采,一派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情感魅力。

  这就是一方水土孕育出来的玉融文化,是福清人特有的气质和风骨。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说过,“文化不是流水线能够打造出来的,要靠时间和心灵悉心酿造,是一代代人共同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的,知识分子对我们这个时代负有文化责任。”俞达珠就是这样一位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文化人。他把千百年来玉融儿女精心酿造的文化成果,不遗余力,悉心照料,审慎整理,集而大成。同时,他又以极端认真负责的精神,不断地修正自己写作过程中出现的差错和失误。对于同行偶尔出现的失误和偏差,也会诚恳地提出帮助和建议,并不虑及因此会得罪什么人。他认为,只有不断探索,不断纠错,不断地商榷,才会创作出符合历史真实、观点明晰的文史论析文章,为地方乡土文化做出有益贡献。[!--empirenews.page--]

  情有独钟“向高”研究

  特别令人称道的是,他对福清有史以来官职最高、清正廉明而又才华出众的叶向高的研究,可谓是“壮怀激烈,满腔热血”。他深知叶向高同时具有政治家和文学家的气质。作为内阁首辅、一品高官,叶写下了不少令同僚仰视的治国安邦的好文章;而作为文学艺术家,他更是文采斐然,艺压群芳,被誉为“胸有成竹,提笔立就”,“为世人所瞻目,所赏识”。因此,俞达珠立志要倾其满腔心血和毕生精力研究、探索。从一九七九年开始“试写”了两篇关于叶的研究文章到2011年《论向高》的出版,人们似乎年年都能见到“叶向高”从他的“古岩斋”里走出来,看到了一位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的叶向高;一位光明正大、品格高尚的正人君子;一位忧国忧民、清正廉洁的忠臣贤相;一位通今博古、多才多艺的文学大家;一位宽容大度、“睁眼看世界”的有识之士。但因为缺少“发现”和宣传,许多人迄今不知道叶在这些方面的成就,也不知道四百多年前,他所主张的“运用之妙,存乎之心”、“在其内而遗其外,得其神骏而忘其皮毛,不合为合,不似为似”等创作理论,至今仍不失“高明”与“精辟”,仍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常言道,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俞达珠之所以能对鲜有人涉及的叶向高上述领域有独到的研究和“发现”,正是他对“玉融文化”三十多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守望和追梦的结果。如今,俞达珠虽然已是个积劳成疾、体衰力竭、举步维艰的古稀老人,对“叶向高”却依然“痴情不改”,相伴相随,不离不弃,“手不释卷,笔不离牍”,这种呕心沥血、坚韧不拔的执着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倾心推动戏剧创作

  俞达珠先生在他的《论向高》一书的“前言”中说,三十年来,他在研究叶向高这个人物时,做了三件事。

  头两件事,就是为叶向高正名,将流传于民间的传说梳理、整理,去伪存真后,编撰成书,出版发行。对于这两件事,人们已经从他出色的研究成果中看得明明白白,不言而喻。而第三件事,则是时任县文化局局长的他,一手抓出来的。只是他一向为人低调,不愿多谈自己,而有关方面也缺少宣传、推介,因此鲜为人知。而我作为当时的经历者和见证人,深知他在支持本人创作《魂断燕山》一剧,以及随后组织福清剧团参与省第15届戏剧会演并获得成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九八一年,他上任县文化局长伊始,工作上千头万绪,颇费心思。然而,他做的第一件事,却是建立莆田地区和福州市各县(市)区的第一个县级的剧目创作机构---福清市剧目创作室,着手抓剧本创作,把分散在全县各地的专业剧作者和部分业余作者集中到文化局,经常学习、讨论和研究剧本创作。还要求每位作者制订出自己的创作计划。

  为了迎接一九八二年莆田地区(当年福清属莆田地区管辖)首届创作剧目调演以及随后的福建省第15届戏剧会演,我提出以叶向高二度进京,希图通过追查“红丸案”真凶,整肃朝纲、拯救朱明王朝的梦想破灭后,愤然退归林下的史料为题材,创作一个历史剧。立即得到了他的肯定和支持,称赞我的想法很有创意。在我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交出了令省文化厅和省戏研所领导看好的剧本初稿后,因与他人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矛盾和争执,合作濒于破裂时,又是他顾全大局,不辞劳苦,东奔西跑,苦心协调,才促成双方达成了共识。经过共同努力,使剧本质量又有明显的提高。这个剧本先后获得了莆田地区首届创作剧目调演和省第15届戏剧会演剧本创作一等奖,1982年-1983年全国优秀剧本奖,被福清县委列为当年“福清十大新闻”之一。2007年此剧又入选中央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和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曹禺剧本奖获奖作品选》(第二卷)。这就是俞达珠说的第三件事。

  为了支持和促进我创作更多更好的剧本,时至今日,他仍在百忙之中为我搜集、提供了诸多颇有福清地域特色的创作题材,足有二万多字,令我感动不已。

  俞达珠先生何以对戏剧创作如此钟爱和重视?这是因为他深知,闽剧是福清绝大多数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福清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群众基础。正因为福清闽剧在福州地区乃至全省都有显著的优势,所以,文化部于2008年9月授予福清“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光荣称号。他希望通过强劲的戏剧创作和火爆的演出,让“文化艺术之乡”这面旗帜焕发出更加绚丽的风采,以此推动我市文化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希望通过戏曲把福清人独特的精神内蕴浸润到福清儿女心中,让祖先的精神基因也在演唱中一代代传承下去。这就是作为玉融文化的守望者和传承人的俞达珠先生的博大胸怀。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