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文学 >> 正文

学学孔子的教学方式

2010-07-22 14:03:24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毛立平

  望着一张1962年拍摄的福清党校毕业时发黄的以福清孔庙做背景的相片,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孔子是中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为中国古代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孔子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东西很多,下面仅从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孔子实在不民为伟大的教育家,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高超至今难以有人能望其项背。

  一、 “启发式教学法”。许多人都以为这是苏格拉底的首创。这对于言必称希腊的西方学者来说是不足为怪的,在我们中国也有不少人持这种看法(尤其是在计算机教育界),这就未免“数典忘祖”。事实上,孔子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学,而且“启发”式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而不是苏格拉底)所创造。孔子比苏格拉底大82岁,孔子逝世后10年,苏才出生。所以孔子才是真正的当之无愧的“启发式教学”创始人。除此以外,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法,其内涵也要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更为丰富、更为深刻。孔子的启发式数学,他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排不发。”(《论语述而》)。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则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出来,这就是“发”。孔子的启发式数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将会顺序出现两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苏格拉底是通过教师连续不断的提问迫使学生陷入自相矛盾状态,从而把学生的认识逐步引向深入,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孔子则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由学生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矛盾而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孔子的启发式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在教学中都很有效,都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所以我们的结论应当是:孔子才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创始人。孔子的“不愤不启、不剧不发”八个字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也是最科学、最天才的概括。

  二、“因材施教”法,孔子更是独树一帜,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促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问答: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2、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

  3、促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4、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 天下归仁焉。……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促弓对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已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有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一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总之,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之所以能达到这点,是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他认为:“由也果”(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再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也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等。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理都有数。并且他还把学生的性格特征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即人有偏激、拘谨和介于二者之间(即“中行”)的三种不同性格。孔子不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论语》中关于这方面的例子也很多。除此以外,更令人惊叹的是孔子还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的不同特点而施教。真可谓变化无穷。尽管“因材施教”这一概念并非孔子本人提出,而是宋代朱熹在总结孔子教学方法时归纳出来的,但是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看,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三、 “教学相长”法。体现了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的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孔子强调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告诉我们:如果学生不努力学习,那么灌输再多也没多大用处。素质教育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由此出发,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施以有区别的教育即因材施教,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健康和完善发展。“教学相长”反映的是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孔子在主张发挥教师主导性的同时,倡导向受教育者学习。他曾赞扬子夏与子贡对自己的促进作用:“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也曾批评颜回:“回也非助无者也,于吾言无所学说。”

  素质教育强调从重视教法和学法并重,其中启发诱导是关键。孔子就认为必须承认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差异,教师施教的依据是学生的学,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这一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握学生的学习机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他反复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启发诱导应以学生的学为基础,既以学为依据,又发学为归宿,他所提倡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则揭示了求学的三种心理状态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教师不应是单纯教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应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提出值得通过后续努力去解决的疑惑,让他们真正“会学”。

  四、“学思结合”、“温故知新”法。关注学习方法的迁移性和创新性,要求我们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孔子认为学是求知、求能的起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其所说的学,不仅指书本知识,还包括“多见”、“多闻”的感性认识与经验。孔子同时认为学离不开思,思有助于学,因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君子有九思”、“君子有三思”,要求学生做到“视思明”、“听思聪”,以培养推理和归纳能力,“闻一知二”、“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能近取譬”、“告诸往而知来者,做能力”,做到善于演绎和推理;他还要求学生在博学的同时,坚持“一以贯之”,通过归纳将散乱的知识形成体系,即“由博返约”。

  孔子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主张“默而识之”、“多说而识之”。其提倡的“温故而知新”从很大程度上说就突出了创新。他在编定六经时,坚持了“述古”的客观态度,对保存远古文化遗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运用西周礼学思想时,则大胆地进行了损益,“以述为作”,体现了很强的创新精神。

  五、功夫在校外立志身属儒教,孔丘作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的教学方式,并不只限于课堂教学形式,更重要性的是在课堂外的教育和引导这是孔子教学方式的有独到之处具体表望车。

  (一)立志有恒   属于生命

  孔子认为人生活在社会上,不应该以个人现在物质生活为满足,还应有将来精神上的更高要求,这就是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他在教育学生如何对待现在和将来的关系时,总是5;导学生立足于现在而面向将来,确定志向,树立人生的目的和理想,作为个人努力方向。

  孔子常和学生们“言志”,一天,他对学生颜渊、子路说:“你们何不谈谈各人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拿出车马、衣服、皮袍与朋友们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我们愿听扣您老人家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通过与学生无拘束的谈话,示意学生朝着“仁”道的方向去修养去提高,这是他指导学生立志的一种方式。

  孔子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

  孔子教育学生“志于仁”。“仁”是孔子最高的道德标准与理想,他要求学生以“仁”指导日常的道德行为,坚持道德信仰而不动摇。“君子无终良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要求君子在吃一顿饭的瞬间也不要离开仁德,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不要离开仁德,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也不要离开仁德。他要求学生“骂信好学,守无善道”对仁德和理想要鸳信,要好学,要坚守,并用生命去扞卫。“志于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即要求君子仁人,不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要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他认为志向和理想甚至比个人生命都还重要。

  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精神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在特质享受方面,则不宜要求太高太多,物质享受方面要求多了,相反地会妨碍精神境界的提高。

  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末足与议也”,他也认为一个学生总以吃穿不好不耻,心思都放在追求物质享受方面,那就很难谈得上树立远大的理想了。他赞扬学生颜渊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钦,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孔了看来,颜渊是个有志向的学生,他的心思都集中在学道与守道上面,而不去计较个人生活的困难。他还说过,“饭疏食饮水,民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饮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在其中,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的宝贵,对于我就象浮云一般。他还教导学生“谋道不谋食”、“忧遭不优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他认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不应迷恋和陶醉于眼前的物质享受,更不能为了追求一时享乐而去贪图不义之财,从而葬送了自己终生的前途。

  只有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志向方能坚守。孔子在教育学生对待志向的确立与坚守的关系时,总是引导学生重视持之以恒与百折不挠的意志锻炼。这也可以说是立场过程的最后与最高的阶段。他认为一个人没有恒心,甚至不能做巫医。他举例说,好比用士推出,只差一筐土就成了,如果停下来,那就是我自己集下来的,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即使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啊,他教育学生应象松柏一样经得起严寒,“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他还教育学生应当把自己的意志锻炼得坚贞不移,“磨而不磷”“涅而不缁”意思是说,最坚固的东西,是磨也磨不薄的,最白的东西,是染也染不黑的。

  总之,志向的确立和坚守,决定于个人信仰和主观努力,是精神性的、内在的,不是依靠外力强制可以改变的。我们今天不能以孔子的志向为志向,但是他这种强调立场的思想,他主张道德教育要解决确立志向的经验,却值得我们吸取。

  (二)克已内省  一日三省吾身

  在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中,有一个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别人的问题,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制约的。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把这称之为“克已”。

  孔子所说的“德”,指的是道使行为的规范和准则,具有某种客观的性质和内容,孔子所说的“德”,指的是内心的情感和信念,属于主观方面的东西。孔子在处理客观的“道”与主观的“德”的关系时,重视积极开展主观的思想分析活动,强调自觉地进行思想监督,便遵循客观的“道”成为内在的自觉要求,而不受外来强加的限制,他把这种主观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同省。

  孔子说:“克已复礼为仁”。克已是复礼的基本条件,不能克制自己,也就不能使自己的言论行为符合客观的“道”只有克制自己,才能使自己的言行回复到“礼”的道德规范上来。“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所谓求诸已”,也就是遇事反躬自问,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礼义。“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对自身厚责,严以责已,宽以待人,对别人薄责,这种做法,不仅不会增加矛盾,且会缓和和消除矛盾。“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制自己包括同情之心待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自己不想得到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不要痛苦和麻烦,也不要把这种痛苦和麻烦加到别人身上。“攻其恶,无攻人之恶”,即对自身的缺点错误要勇于批评,对别人的缺点错误要宽容谅解;能自我批评,承担责任,与别人的关系也就容易相处。

  总之,孔子作为世界公认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从教育的地位、作用和教育的规律、原则、方法及办学主针、程序等方面为中国仍至世界古代教育奠定了丰功伟绩。孔子一生致力于培养“士”、“君子”,他以人格的完善为教育的首要目标。使他以启发式教育为核心的教学方式,至今仍为世人所承继和运用,我们应当继续予以发扬光大。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