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文学 >> 正文

放下身段的啤酒

2010-06-06 14:20:14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郑卫建

  ■ 郑卫建

  啤酒,时下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了。亲朋好友聚会,红白喜事盛宴,少不了它;周末远足郊游,星夜公园休闲,少不了它;还有劳动者工间休息补充体力,或出门在外奔波的旅人,更是将它作为方便的饮食,便捷,更卫生。可是,回首啤酒渐行渐近我们生活的过程,还真是人们对它认识转变的过程,更是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过程。

  在我们最初的印象里,啤酒是人物身份的标签: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里,啤酒是对醉生梦死的颓废者的注脚;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啤酒再加上香肠就是对美国大兵身份的确认。以至于在正面人物手边的啤酒,仅仅是摆设,他们滴酒不沾——否则这个人就有腐化堕落的危险。再加上啤酒特有的口味,大家还不习惯,于是人们将之排斥在生活之外,理由很简单:它的味道象马尿!

  我从没喝过马尿,不知它的味道与啤酒是否“象”,受家庭影响,我从小就接触啤酒,记得许多与啤酒相关的往事。

  文化大革命初期,父亲带上一家人到南平樟湖板看望叔叔——叔叔在那儿教书,并成家。临行前特意买了几瓶啤酒带上。婶婶是山区本地人,按他们习惯,酒都要温着喝,于是就拿了个大口杯,倒上啤酒,在后锅里烫着,结果啤酒的气都给跑掉了,大家大笑一场。也难怪,因为这是她和她的娘家人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啤酒哦。

  从南平回来,我们还要记得把空瓶子带回。那个年代,到食品商店买啤酒,是要拿空瓶子去兑换的,没有空瓶子,人家就是有酒不卖,有了空瓶子,往柜台上一摆,要啤酒若干瓶,营业员就按照空瓶子数,很顺从地满足了你,牛烘烘的。当年,能够不用空瓶子买到第一瓶啤酒,就象取得一张“啤酒特别供应证”似的,往后就不愁没啤酒喝了。那时能喝到的啤酒,也就“青岛”、“光明”、“上海”几个牌子。

  改革开放之初,《参考消息》上有篇文章,说是一个日本人拍了张上海人排队购物的照片,登在报纸上征询答案。排队者有的拎着保温瓶,有的拿着饭盒,还有的拿着坛坛罐罐各种器皿。问,上海人在排队买什么?日本人怎么也想不到,上海人是为买啤酒排队!

  一转眼又是十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物资供应逐年丰富,喝啤酒的风气也渐行渐盛。是啊,如果没有充足的货源,奢侈品一样的啤酒,怎么能走近千家万户呢。

  再后来,我们消费者与啤酒的关系就倒过来了,走进消费场所,有啤酒有美女笑脸相迎,刚一落座,便有小礼品随手相送:圆珠笔,打火机,钥匙扣。于是,很多酒客们就冲着这些好玩的小礼品、啤酒小姐的美貌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喝了她的啤酒。可惜送的小东西多了,滥了,反而打压了啤酒的身价。

  我们普通的工薪阶层,常常梦想何时能有自己的套房、汽车,要是哪个啤酒厂商能推出壮举:喝啤酒抽奖送汽车送套房的招数来,我想肯定会有许多粉丝和铁杆酒徒追随的。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