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文学 >> 正文

亦哀亦乐话清明

2010-06-05 23:49:22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孟 玉

  ○ 孟 玉

  在春光明媚草长莺飞的农历三月上旬,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要的节日就是“清明节”。清明本来是农时节气,是我国历法中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我国一年四季气温、雨量、物候变化,便于农民安排农事,自古就受到重视。西汉时的《淮南子·天文训》指出:“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所以《岁时百问》曰:“万物生长此时,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农谚也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原先纯粹是安排农事的记时节气,又是如何演绎成民间重要习俗呢?

  这得从2800多年前说起,根据《周礼·春官·冢人》记载:“凡祭墓,为尸。”“尸”乃神主。可见早在西周就有祭墓的习俗。朝廷还设冢人专门负责祭扫之事。祭扫先人的墓冢自古就有,秦汉时期,十分重视祭扫先人坟墓。《汉官仪》云:“诸陵寝皆以晦、望、二十四节气、三伏、社、腊上饭。”清明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至于把清明定为祭扫先人陵墓的节日还缘于春秋时晋国忠臣介之推的故事。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迫害,在外流亡十九年。有一次重耳一行人被困在山中,粮断无食,介之推割股饲君,救了重耳。公元前636年重耳回国当了国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晋文公复国后犒赏群臣时却忘了介之推,而介之推看到功业已成便与其母退隐山中。晋文公为请出介之推,知其孝顺,竟在山下放火,留一条路让介之推出来。大火烧了三天,还不见介之推。晋文公带群臣上山寻找,在山上一棵树下见到介之推把母亲抱在怀里,母子俩一起被烧死了。这一天刚好是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晋文公为了悼念他,下令这一天起全国禁火三天,定为寒食节,寒食的第二天就是清明。

  后世人们把纪念有功于国家民族的圣贤日子与古代祭扫祖先结合起来,这就形成了清明节祭扫祖先坟墓的习俗。我们福清人的祖先多数从河南固始随王审知兄弟迁来的,也有少数人的祖先是从晋地迁移来的,这些从晋地迁来的移民后裔,都还保留着严格禁火习俗的痕迹,我家先人代代叮嘱后人清明上坟只压纸帛不烧纸钱。我至今都还遵嘱执行。

  到了唐玄宗时,遂于开元二十年(732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自此,寒食扫墓用诏令形式固定下来。我们从柳宗元的《与许京兆书》中说的每逢清明日“田野道路,仕女遍野,卑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可以看出为先人扫墓成了唐代社会风尚。杜牧那首传世之作《清明》写的就是唐代扫墓的情景: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从诗里可以看出清明节在唐代还是个哀悼先人的节日。

  唐玄宗开元年间正是唐代最繁荣强盛时期,也是人们思想最解放的时代,寒食清明恰逢阳春三月,正是文人墨客闺秀仕女游春的好时光。据《癸辛杂识》记载太学放假三天,武学一天,时值大地回春,到处生机勃勃,人们不仅踏青郊游,有的还荡秋千、蹴鞠、拔河。《丽情集》记载天宝十三年(754年)清明节唐玄宗敕诸宫娥出东门姿游踏青。顾非熊的《长安清明言怀》说得很明白:

  明时帝里遇清明,

  还逐游人出京城;

  九百芳菲莺自啭,

  万家车马两初晴。

  唐时京城长安踏青之风很盛,据《唐诗记事》记载唐德宗时,诗人崔护风流倜傥,清明踏青独游长安南庄,口渴时到一农户求茶讨水,遇一女子,捧茶让座,相视良久,临行时又倚门目送崔护离去。次年清明,崔护又往探访,只见铜锁把门,桃花依旧,伊人不见,于是题诗于门楣: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我们福清清明节俗与中原一脉相承,清明节的主要风俗是祭奠先贤,如到烈士墓祭奠革命先烈,到祖先墓地祭扫,也到野外踏青,采折松柏等青枝回来供于祖先灵前。上墓之前应将事先备好光饼夹蛏菜,带到墓地上供,表示禁火寒食。据说台湾漳州府移民的后裔不过清明节,而是在清明节前三天过上巳节,传说当年郑成功在漳州时见人们清明日纷纷上坟祭扫祖先,觉得清明乃清在上明在下,就改为过上巳节,此风俗在台湾漳州籍移民中流传至今。

  我国节俗都包含着特定时代赋予的精神,但它的核心价值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忠孝节义,这种精神薪火相传,一直延伸至今。清明节倡导的是忠于国家民族,孝敬先贤祖先,这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瑰宝,必须发扬光大。也许正因此,2008年国家才将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