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文学 >> 正文

读摩罗新着《中国站起来》的争论

2010-06-04 18:10:38来源:福清新闻网

  曾经《耻辱者手记》的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变成《中国站起来》引来的口诛笔伐、众叛亲离。摩罗的《中国站起来》新近出版了。在书的腰封上写着“2010年最震撼中国人的精神福音书”,并列举出十个推荐者。其中有钱理群、刘震云、梁文道、孔庆东、刘仰等。书的内容简介中有一段写到:“本书抨击‘身在中国,心系西方’的洋奴精神,高举‘拒绝西化,重返颠峰’的旗帜,呐喊‘中国人没有特殊的劣根性、不是劣等民族、更不是西方奴隶’;呼吁中国人重树民族自信,找回民族尊严,重塑大国豪情,挺起脊梁‘做崛起的一代’。”

  此书在“崩溃篇”:《中国人为何自我阉割、自戴精神枷锁》中,对鲁迅、胡适、蔡元培提出强烈批判,认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坚决批判并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一度使得传统文化面临灭亡之虞”,并用“洋奴”一词指责“号召全面学习西方文化”的五四时贤。在“义和团拯救中国”章节中,提出“有人愿意找100条理由为八国联军屠杀义和团辩护,却不愿意找出一条理由承认义和团反抗殖民、抵制奴役的正义性和神圣性”。摩罗解释“呐喊”篇章讨论的是“在不道德面前,中国人不会比西方人更甚。也就是说,中国人没有所谓的国民劣根性问题”。在新书发布会上,摩罗对媒体说,“我不是鲁迅、胡适的儿子,只能是阿Q、祥林嫂的儿子”,“中国人为什么要站起来?站起来只是为了按照中国的利益说话。所以,《中国站起来》的主题就是:我是中国人,只想说中国人话”。

  对待任何事物,大概都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免。摩罗的《中国站起来》自然也是如此。

  肯定、赞扬者有:出版家给以极高的评价,说是“2010年中国人的精神福音书”,以“抨击”、“高举”、“呐喊”、“呼吁”等尖锐的动词,高度概括了该书的精华所在。《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在序言中认为“这是新一代中国人在精神上拔地而起的呐喊!”《中国不高兴》作者刘仰则非常赞同摩罗此书,并在该书写作过程中,给过摩罗不少建议,该书有些内容就是引自《中国不高兴》。他说该书正在面临和《中国不高兴》一样的遭遇,主要的批评都来自知识分子。

  然而,否定、批评者更不乏其人。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说:“我推荐此书主要是因为,摩罗抛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但是,此书无论是内容还是研究方式我都非常不同意。”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对摩罗新书中的部分观点表示异议,直言当前中国社会的“道德沙尘暴”与国民劣根性有关。摩罗随即撰写博文《易中天有“道德飙车”之嫌》,予以回击。双方就中国人是否存在特殊国民劣根性等问题进行争辩。而来自朋友的反对早在新书出版前就已经开始。摩罗多年的好友、法律学者箫瀚于2009年7月29日在其博客追远堂发表《与摩罗先生谈爱国——评〈爱国主义为什么遭到围剿〉》(摩罗此文也是新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箫瀚认为摩罗的文章让他“非常震惊”,于是毫不客气地写道:“这是我见过的摩罗作品里,最神经错乱的文字,为此不得不直言不讳地批评他。”文章洋洋万言,列举了23点意见。例如说:“空喊爱国主义毫无意义,动不动就把倡导自由民主的人们视为洋奴,这种二元对立思维方式更是和某种意识形态珠联璧合了。把今日中国的账都算在‘精英们’的头上更是欺软怕硬的表现”。他曾经声言摩罗在朝着超越鲁迅的道路上迈进,而今天却担心,摩罗会不会中途改辙,将超越变成了背叛。而学者徐晋如则公开宣布与有“混合了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的左倾作品”的摩罗“道不同不相为谋,友谊到此为止”。颇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的味道。还有曾经喜欢他、以“崇拜摩罗”为网名的网友韩立勇却写出文章,标题即为《精神界战士摩罗神经错乱了吗?》。学者,林贤治认为,这是一个大分化的时代,“方生方死”的时代。摩罗的此种廉价“爱国主义”言论颇有为维护某种固有的秩序、既定的格局,为利益集团代言人之嫌。“是社会某种势力借摩罗之手下的一剂精神毒药”。

  作为摩罗的良师益友,钱理群诚恳而关切地说:“摩罗已经因为此书遭受了巨大的压力,连最好的朋友都在反对他。”但他相信:“摩罗是怀着真诚的态度在研究问题,并呼吁大家都心平气和地进行学理讨论。”钱氏的提醒是中肯的。不过,文章着作一经发表出版,就成为“公器”(公用的器物),有的作者也就成为“公众人物。”读者就有权利对作品进行评论,或肯定,或否定,或赞扬,或批评,或质疑,或商榷,或引用,,或纠错等,无所不可;只要不是强词夺理、无理取闹、人身攻击,而是平等对话、学理讨论、唯理是从者,应该都是正确的态度。如果能够让各种不同的意见都发表出来,争论一番,真理就会愈争愈明;那么,离一百七十前龚自珍所期待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五十年前毛泽东所倡导的像先秦时代那样的“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实现,或许就为时不远了。切忌像黄节所说:“夫学术者天下之公器,王者徇一已之好恶,乃欲以权力过之,天下固不怵也?!”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