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福清要闻 >> 正文

华新福建分公司福清牛头尾风电场“产改+”组合拳发力见效

2025-09-23 15:01:34   来源: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希龙

福清新闻网9月23日讯 在华新福建分公司福清牛头尾风电场集控中心,巨幅数字孪生风场大屏上,76台风机实时功率曲线起起伏伏。近日,值班长小潘轻点鼠标,50分钟就完成了过去需要2天的全场风机巡检。这是该公司实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简称“产改”)与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

去年10月以来,福清牛头尾风电场创新打出“产改+安全升级”“产改+数字赋能”“产改+工匠培育”组合拳,为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积累扎实的“产改”实践经验。

实施“产改+安全升级”,打造安全新能源样板。“现在隐患只要上榜,全场站绩效受影响,谁都不敢怠慢。”安全专工小陈说。安全责任先行的背后,是一套全员分级分层履职评价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把安全绩效与薪酬、晋升刚性挂钩,层层签订责任书,配套“安全红黑榜”,将场站隐患治理工作高效推进。联合有关企业开展风机主控与监控系统“卡脖子”问题攻关,完成21台风机主控国产化改造。同时,以“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通过“安全家书”、家属短视频、班组故事会和厂区新增活动室、安全文化长廊等方式,将安全理念走进职工心里,筑牢安全基石。

实施“产改+数字赋能”,让风机“会说话”、数据“能算命”。作为试点单位,福清牛头尾风电场提前一年完成新能源智慧生产管理平台全面上线,建成“远程集控、分级诊断、片区管理、专业检修”管控模式,实现风场集控运行、集中调度,全面提升风电管控数智化水平。目前,该风电场410个摄像头、2架无人机,加上风电设备振动监测覆盖率100%,让风险“看得见”。借助大数据分析,部分巡检点位已能用机器辅助完成,建立齿轮箱、叶片等核心部件“健康档案”,开展预知性维护,让管理更精准。

实施“产改+工匠培育”,锻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精兵。“变桨油缸改造后,技术人员爬塔作业时间少了不少,一年下来能省出不少人力,电量损失也比以前减少!”在职工创新工作室,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清运维班副班长小余告诉记者,变桨油缸改造由“新风”创新工作室牵头,4名青年技工耗时两周完成的“小改革”,正是“产改+工匠培育”体系落地的生动实践。据了解,该创新工作室下设4个创新小组,累计完成技术革新20余项,实现岗位建功与人员素质提升“双向丰收”。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