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新闻网9月23日讯 近日,南岭镇科协策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地头种文化,国粹养生惠万家”中草药科普活动。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宋代辛弃疾一阕《满庭芳・静夜思》用二十五味中药材名巧表相思。据悉,南岭镇科协在当地山野溪谷、田间地头采集到100多种中草药供村民学习辨认,并邀请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区中西医药研究会副秘书长吴德峰现场讲解,通过看、闻、摸、尝,感受草药的功效与价值。
吴德峰向当地群众一一讲解了采集的100多种中草药。如修长似竹的淡竹叶,可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安心神而利小便;初绽如银、转瞬染金的金银花,善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为暑夏良伴;漫山遍野的野菊花,朵朵明黄,可疏风清热、解毒明目,平肝阳而消肿毒;形如小柚、隐于藤蔓的薜荔,善祛风利湿、活血解毒、通络消肿,其果凝汁成冻,更可解暑生津、润肺止咳,乃药食同源之良材;那“着人衣如针”的鬼针草,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消肿,降血压之功效;平常可见的紫苏可以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下结气,安胎气……在吴德峰的讲解下,村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当地中草药的功效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