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新闻网9月23日讯 近日,我市农技小院示范区内的友谊106龙眼园,面临周边果园采收后夜蛾集中侵袭的紧急情况,农技协在科协指导下迅速行动,通过无公害防治手段守护果实安全,再次印证了“小院+”模式对农业生产的精准支撑力。
随着周边龙眼园早熟龙眼陆续完成采收,大量夜蛾失去原有寄主,纷纷向农技小院示范区的友谊106龙眼园聚集,若不及时防控,将有可能影响龙眼品质与产量。
接到果园反馈后,市科协第一时间统筹协调,由农技协牵头组建专业技术团队,针对夜蛾特性制定“物理诱捕+烟熏驱避”的双线防治方案,确保防治工作高效且无公害。技术团队充分利用夜蛾趋光性的生物特性,在果园关键位置密集布设诱蛾灯。
夜幕降临时,数十盏诱蛾灯同步亮起,形成一道道明亮的“防护光带”,夜蛾受光吸引飞至灯旁,被预设的捕虫装置精准捕获;同时,团队选取低毒、环保的烟熏剂,在果园上风处定点燃放,烟雾均匀弥漫在林间,既干扰夜蛾的飞行轨迹与嗅觉感知,又避免对果实、土壤造成污染。经过一夜的集中防治,夜蛾数量显著下降,果实受损率控制在极低水平,成功化解虫害危机。
此次行动不仅是农技协技术实力的直观体现,更凸显了市科协“小院+”模式的核心价值——以农技小院为纽带,将科协的资源统筹能力、农技协的专业技术优势与农户的生产需求紧密衔接,让科学防控措施快速落地田间。
从前期的虫害动态监测,到针对性方案制定,再到现场的精准执行,每一个环节都贯穿着科学管理的思路。
农技小院技术员表示:“丰收从不是‘靠天吃饭’,而是每一次科学决策、每一项精准措施的积累。”未来,市科协将继续深化“小院+”模式,围绕特色农产品种植中的痛点难点,推动更多绿色防控、科学管理技术走进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中的农业稳产增收筑牢科技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