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理论在线 >> 理论时评 >> 正文

产业化支撑城镇化

2013-09-13 11:50:56来源:理论网

  最近,李克强总理在江苏、上海考察时强调“要以农业现代化支撑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而为何要以农业现代化来支撑城镇化建设,则要回到产业发展在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上来。当前来看,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到关键的发展阶段,但低密度化和分散化的城镇建设倾向严重,“造城运动”式的扩张型城镇化模式占主导地位,城市房地产泡沫严重,而实体产业的支撑作用则往往被忽视,这是“伪城镇化”最为突出的表现。因此,强化产业发展在城镇化中的支撑作用,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第一要义。

  其一,强化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现代化说到底是一个产业发展问题,用现代科技和科学管理武装传统农业,实现其向高效、集约的现代农业转变。这种转变,一方面,产业效率的提高,能够有效地释放更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就能形成一种“推力”,客观上加速城镇化的建设步伐;另一方面,城镇是粮食和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区。现代农业的特征之一就是实现生产经营的规模化,这能够保证更充足的粮食和农产品供给,筑牢城镇居民消费的物质基础,为城镇化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其二,强化工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工业在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中起着骨干作用。西方国家现阶段普遍面临 “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其实质上是“工业空心化”问题。发达国家主要将其制造业、纺织业等第二产业部门迁移到劳动力丰裕的发展中国家,以实现产业结构的转换。但回过头来看,这种产业转移最大的弊端就是带来了“工业空心化”现象,带来了失业率上升等种种问题。工业体系的完善与否,是保障城镇经济能否进入良性循环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我国城镇化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工业发展在城镇建设中的支撑作用。值得指出的是,在选择工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时,要注意发挥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

  其三,强化服务业的支撑作用。服务业是城镇就业的最大容纳器。城镇化过程中随着人口的聚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种种变化,都会扩大生活性服务业的需求;而城市的产业发展与集聚,又能够创造出生产性服务业的巨大需求,这种两种需求正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最大源泉所在。强化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将城镇建设与服务业发展相结合起来,能够为城镇居民就业提供巨大的需求空间。强化服务业的支撑作用,还能够为城镇居民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服务,这本身就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的本质要求所在。解决好了就业问题,那么,城市的社会和治安管理同样会得到显著改善。

  因此,不断强化产业发展在城镇化中的支撑作用,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实体经济夯实城镇化的产业基础,这是防止资产泡沫和“伪城镇化”等现象出现的有效药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高质量城镇化之路。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