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巡礼

2011-11-22 20:42:15来源:东南网  作者:闵凌欣 王明杰

红旗飘飘 ——喜迎省第九次党代会召开

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全省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巡礼

东南网-福建日报11月8日报道(记者 闵凌欣 王明杰)

即将召开的省第九次党代会,将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作出科学谋划。党代会前夕,记者深入八闽大地,感受到一股生生不息的浩然之气、奋进之气,它汇集了数万个基层党组织的合力,激励着百万名共产党员努力践行,为加快福建发展、海西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这股动力,源自去年4月以来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活动准确把握党中央“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要求,坚持“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主题,以“比学赶超、建设海西”为实践载体。一年多来,全省创造了大量的好做法、好经验,涌现出李彬、詹红荔、石狮凤里派出所等一大批先进人物和集体。

跨越发展:

上下同欲者胜

当前,我省发展正处在动能加速释放、经济总量蓄势突破的关键时刻,而开展好创先争优活动,无疑是关键中的关键。

省委领导带头建立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点,带头开展专题调研;市、县(区)党委和各有关行业、系统也相应成立领导机构。今年初以来,全省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6.1万人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17.5万个。“上下同欲者胜”。为了同一个使命,全省团结一心;为了同一个目的,全省步调一致,一个指挥有力、组织严密、运转高效的机制迅速形成。

今年5月,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开展工作检查,11天行程近5000公里,一个个发展课题摆上桌面;在赴天津、广东、江西学习考察的强烈触动中,各地各部门比学赶超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了,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创先争优的干劲被鼓起来了。去年,全省生产总值14357亿元,同比增长13.8%;今年1至9月,全省生产总值11515.62亿元,同比增长12.5%,实现了“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开门红”。[!--empirenews.page--]

建功立业:

在第一线淬炼党性

凝望着繁忙的平潭澳前客滚码头,中交三航局厦门分公司项目经理刘勇被“平潭速度”深深折服。“18个月的工期缩短到8个月,刚开始我觉得这不可能完成!”刘勇笑着说。但他的看法很快被改变,近200台各类机械24小时不间断作业,8个月后,荒芜的海滩上,一个现代化的客滚码头奇迹般地横空出世……

从来没有一个时期,会有这么多“奇迹”集中涌现。这些“奇迹”,来自五大战役火热的现场,保质量、保安全、保工程进度,创先争优活动成为党员们建功立业的发动机、助推器。

去年初以来,我省连续遭受特大冰雹灾害、特大暴雨洪灾和“鲇鱼”等台风的袭击,全省1.2万支党员抢险突击队、重建先锋队和医疗服务队,79.6万名党员干部奋战在第一线、冲锋在最前面、战斗在危险处,成为灾区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为民服务:

小细节有大情怀

“一切为了方便群众”,石狮凤里派出所的举措让群众从细节中感受温暖:为辖区3000多辆摩托车免费安装智能防盗锁,盗车发案率下降42.3个百分点;已经侦破、查处的案件,民警3日内必定登门回访,“说理式执法”让人心服口服……

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亲切的问候,一杯温馨的茶水……厦门航空坚持以顾客满意为导向,以实际行动树起服务的“标杆”。

从身边事、具体事做起,把创先争优作为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经常性机制,“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的感人故事,在八闽大地处处上演——

在晋江,两年多来征迁民房数百万平方米,却没出现重大上访和纠纷。和谐征迁的“晋江样本”,体现出当地政府对人民负责的执政理念;

 [!--empirenews.page--]

在古田县平湖镇,党员人手一册《民情日志》,走村入户收集民意。镇村干部和群众挂钩结对,通过资金扶助、技术培训、爱心援助等形式,帮助解决问题1300多个;

在龙岩市新罗区,党员惠民服务网络覆盖区、乡(镇)、村(企)三级,80多个“党员专业服务工作室”为群众免费看病,免费培训养殖技术……

像抓经济一样抓民生,省委集中财力办好49件惠民实事。针对食品价格波动密集出台政策措施,打响漂亮的“物价稳定仗”。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初以来,全省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72.1万人次、“结穷亲”31.4万户,解决困难43.3万件。

基层党建:

实践是真知的源泉

整洁的民居错落有致,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家家户户用上沼气和自来水……永安市小陶镇八一村村民欣喜地说:“这是‘168党建工作模式’带来的新变化!”

“168”工作机制,即建立一套党支部领导下的组织“目标管理”、党员“设岗定责”机制,实行征求意见、议事决策、任务分解、公开承诺、组织实施、考评奖惩“六步工作法”,发挥各类组织和各支队伍“八个方面作用”,使基层各类组织、各支队伍和无职党员“争创有目标”、“干事有舞台”。

怎样破解后进村、难点村的治理难题?我省坚持“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工作机制,从省市县机关选派第三批3012名党员干部,到经济相对贫困和工作基础较差的“双薄弱”村担任村党组织负责人,“一村一策”分类治理。目前,全省55.1%的难点村已得到根本治理,40.3%得到有效治理。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