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厦门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45亿元 比增25%

2011-11-22 19:34:47来源:东南网  作者:林世雄

厦门:创新文化体制 推动产业升级

东南网-福建日报4月1日讯(本网记者 林世雄)2010年,厦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45亿元,约占全市GDP比重7%,同比增长25%,如将涵盖了数字内容产业的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统计在内,总增加值达240多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11%,已成为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作为全国文化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厦门市按照中央既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有序有效推进,已基本完成文化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得以全面发展,厦台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得以实质推进,成效显著。

文化体制改革扎实推进

在全面完成全国广电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06年5月,厦门市被福建省确定为文化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根据中央的要求和福建省的部署,厦门市认真做好《厦门市推进文化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方案》,明确重点,找准突破口,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首先是将分别归属文化、广电和新闻出版三个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市场监管职能剥离出来,在市级成立了厦门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在区级成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形成了市区一体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使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明显加大、执法效率显著提升、执法成本大幅下降,为净化文化市场环境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其次,厦门市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实施大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部署要求,结合地市级政府机构改革,将厦门市文化局、广电局和新闻出版局进行撤并整合,实行“三局合一”,于2010年底成立了厦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区一级也普遍实行大文化管理体制,有效整合资源,提升效能,为文化繁荣发展奠定良好的体制基础。

再次,抓住中心环节,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的功能调整和转企改制工作。先后完成了厦门音像出版社、厦门广播电视报、厦门对外图书交流中心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体制改革、机制创新、资源整合,激发了文化机构的发展活力,提升了存量资产的利用效率,改革与发展的互动机制初步形成,成效显著。[!--empirenews.page--]

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城乡

前不久,厦门市最后13个偏远的山顶村村民看上了有线电视。至此,厦门提前完成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100%。厦门市加大投入,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厦门市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一方面加大政府投入,创新投入方式。采取项目采购、项目补贴、贴息贷款等多种方式扶持公益性文化发展,提高财政投入的综合效益。“十一五”期间,市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与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厦门市级财政为文化事业投入累计达25.67亿,建设各类重大文化设施项目8个。厦门市出台多个引导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文艺精品创作的政策文件和管理办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乡文化设施,引导文艺精品创作、加大文化产品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厦门市已连续两届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2009年和2010年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中名列前茅。

另一方面,完善投入机制,全面完成文化惠民工程。截至2010年底,全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100%,其中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9%,并提前4年全面实现农村20户以上自然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加快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基本达到基层服务点资源覆盖率100%。农家书屋建设工程于2009年全面完成,提前3年在福建省率先实现“村村有农家书屋”的目标。投入12.5万元用于购买农村电影商业片,全力提升农村电影“2131”工程质量,2010年全年农村电影放映完成6408场,城市社区完成800场,观众人数达144.42万。

[!--empirenews.page--]

文化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厦门市创新文化体制综合改革,有力推动了文化产业升级,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在扎实推进文化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同时,厦门市科学制订发展规划,出台扶持政策,明确发展重点,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产业快速发展。自2008年以来,厦门市先后出台了12个扶持和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和产业规划,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并对社会效益好、带动效应强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行“一项一策”的专项扶持政策。同时整合经营性文化资源,盘活经营性存量资产,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2010年,厦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145亿元,约占全市GDP比重7%,同比增长了25%,如将涵盖了数字内容产业的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统计在内,则总增加值可到达240多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11%,已成为厦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

文化产业格局进一步优化。厦门市已逐步形成包括传媒、印刷复制、图书发行、动漫游戏、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文化会展、古玩与艺术品产业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格局。年旅游人次超过3000万,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态势初步形成,文化旅游呈快速发展的态势。

同时,厦门市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也初步形成。厦门市被国家确定为海峡两岸新闻出版基地,厦门软件园二期影视动画区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厦门优必德公司被认定为首批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厦门乌石埔油画村被文化部认定为美术产业示范基地。

[!--empirenews.page--]

两岸文化交流持续拓展

近年来,厦门发挥对台独特优势,先行先试,持续拓展两岸文化交流平台,加大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力度,有力促进了厦台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

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厦门加强与台湾新闻媒体的交流合作,促进两岸人民相互了解。与央视网合作创办的“台海宽频”,日均页面访问量达112万次,其中台湾网友占10%。“台海杂志”“台商周刊”等杂志,发行范围涵盖海峡两岸,深受台湾各界人士的关注。厦门网坚持“海峡两岸门户,两岸交流平台”的办网宗旨,目前来自台湾的页面点击量每天达到12万以上。跨海合演的歌仔戏《蝴蝶之恋》开创了两岸剧团同演一台戏、共同参加第九届戏剧节并获“文华大奖”的先例。《邵江海》在台演出近20场,台湾观众反响强烈,得到了台湾戏剧界的高度评价。

其次,常态化的交流平台已经形成。由海峡两岸共同举办的海峡两岸文博会已初具品牌效应,成为推进两岸文化产业对接和促进厦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2010年举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文博会吸引全台25个县市中22个县市的台湾企业、机构参展,几乎涵盖台湾全岛。已在厦门和台湾轮流举办六届的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成为两岸业者公认的两岸图书交流最好平台。对台文化交流品牌化、交流平台常态化的机制已经形成。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