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赴古田 总书记祝福老区节节高

2010-02-23 17:11:37来源:福建日报  作者:记者 廖明生 章微 福建日报 郑杰文/图

胡锦涛在上杭古田镇五龙民俗广场和乡亲们一道跳起"节节高舞"

福建日报2月22日讯(记者 廖明生 章微 福建日报 郑杰文/图)

核心提示:1999年6月,胡锦涛来到古田,亲切看望革命老区的干部群众。

2010年2月13日,除夕,总书记又一次来到古田,和乡亲们一起过大年。

虽然已过去10天,龙岩上杭古田镇五龙村村民廖兰芳仍激动不已。大年三十,胡锦涛总书记到他家,喝米酒、揉面团、炸糖枣、拉家常,亲切看望闽西革命老区干部群众。

总书记的亲切随和,历历在目;总书记的关切爱民,令人心暖。“今后,我们将继续实施各项扶持政策,推动老区又好又快发展。”总书记对老区的关怀、对民生的关注,更是催人奋进,令人欢欣鼓舞。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古田,采访和总书记亲密接触的人,采写他们的温暖和感动,记录他们眼中的总书记。

镜头一: 瞻仰会址

“我们一定要继承弘扬革命前辈优良传统,继承弘扬古田会议精神,进一步把我们党建设好、把我们国家建设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胡锦涛

■回放一:相隔十年,夫妻俩先后为总书记讲解

讲述者:古田会议纪念馆馆长傅柒生

春节期间,闽西大地春雨霏霏。龙岩上杭古田镇古田会议会址前游人如织。

大年初二,记者来到古田会议会址,广场上早已停满了车,不少还是外省牌照的私家车。古田会议纪念馆馆长傅柒生告诉记者,尽管天气冷,但从正月初一开始,前来瞻仰古田会议会址的游客还是比同期翻倍。胡锦涛总书记再次瞻仰古田会议会址,带动了今年春节古田红色旅游的空前火爆。

2月13日上午,胡锦涛总书记冒着细雨来到这里,参观了古田会议纪念馆,瞻仰了古田会议会址。“10年前,我爱人为总书记讲解,这次我为总书记讲解,十分荣耀。”傅柒生告诉记者。在古田会议纪念馆里,闽西苏区地图、毛泽东同志起草古田会议决议案的雕塑、写着红军“六项注意”的包袱布、刻在石头上的红军留款信等,吸引了胡总书记的目光,他一次次停下脚步仔细观看。

谢毕真老红军

■回放二:和总书记交谈,感觉像和老朋友叙旧

讲述者:94岁老红军谢毕真

“胡总书记跟10年前一样,还是很亲切。”回忆起胡总书记的接见,94岁老红军谢毕真内心难以平静。

大年三十,在条石铺就的古田会议会址院内,胡锦涛与革命“五老”(老红军和老地下党员、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老接头户、老苏区干部)代表团团围坐,代表党中央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慰问。那一天,谢老就坐在总书记左边第一个位置。这是他第二次受到胡锦涛的亲切接见。谢老说,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99年6月21日,在古田会议纪念馆会客厅内,他作为老红军代表发言。他向胡锦涛同志提出了中央立项修建赣龙铁路、支持革命老区建设等建议。当年胡锦涛和他的合照摆在他家客厅最显眼处。

这次再见到胡锦涛,谢老动情地说:“总书记,欢迎您第二次来古田。上次您来古田,我曾经发言,当年的那些建议都得到了落实,这些年来闽西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感谢党中央对革命老区的关心和支持。”总书记拉过谢老的手,紧紧握着,饱含真情地说:我记得,上一次我见过你。我们应该感谢闽西人民。

“没想到时隔10年,总书记还记得我。”谢老告诉记者,当时,他就感觉一股暖流流进了心田。和总书记交谈,感觉就像和老朋友叙旧,那种感觉再亲切不过。

镜头二:农家拜年

“时隔10年再次来到古田,看到老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我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胡锦涛

廖兰芳说,当时总书记喝的就是这酒缸中的米酒

■回放一:总书记喝了我酿的酒

讲述者:五龙村烈属张唐妹、廖兰芳

古田会议会址东侧,步行15分钟便到五龙村。

大年三十,胡总书记来到五龙村烈士后代廖兰芳家中拜年。胡总书记握着廖兰芳95岁母亲张唐妹的手,夸老人:四世同堂,好福气。

在电视镜头中,一位穿着大红袄子的村民始终伴随在总书记身旁。他就是73岁的廖兰芳老人。过去,他只是五龙村一位普通农民,自从2009年家里办起了农家乐,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大年三十10点左右,胡总书记来到我家。当时,我紧张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下意识地说了几句‘你好!你好’后,便紧紧跟在总书记身旁。”廖兰芳说,总书记亲切地问了很多事:“你家是四世同堂?”“你老母亲多大年纪了?”“这房子盖了多少年了?”对他们一家的生活、生产十分关心。

随后,胡总书记和两位老人一起到大堂上看了廖家置办的春节年货。“这是我们客家特色的‘八大样’:吉祥如意、大吉大利、步步高升……”县领导为总书记一一介绍过去。听着这些象征吉祥的菜名,总书记笑着点了点头。

“总书记还来我家大堂右边的储物间,里面都是放酒缸和腊肉的。他笑着问我,这些酒是自己酿的还是外面换的。

我告诉总书记是自己酿的。我打开一口酒缸,盛了一些酒递给总书记,没想到总书记真的喝了。我深受感动。”说着说着,廖兰芳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后来大家知道总书记喝了我家的米酒,都想来喝,我才舍不得呢。”当总书记和大家话别时,张唐妹孙媳妇孙财金提出拍全家福的要求,总书记一口就答应了。

■回放二:总书记叮嘱我把土楼保护好

讲述者:永定土楼振成楼楼主阿耕

“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农历大年三十下午,胡锦涛总书记冒着绵绵春雨走进永定客家土楼,总书记的这番话让永定人民深受鼓舞。

永定土楼振成楼的楼主阿耕无疑是当天最幸福的人。

农历大年三十下午3点多,胡总书记来到振成楼前,众多撑着雨伞的当地群众与游客热情地向总书记问好。“大家新年好!”胡锦涛频频向人群挥手致意。

阿耕说,他还把土楼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文化内涵向总书记作了介绍,当他读到正厅两边的那副对联“振乃家声好就孝弟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时,总书记也轻声地念了起来。

“临上车时,总书记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叮嘱要保护好土楼。”阿耕说,他答应总书记了,就一定会做到。

镜头三:民俗过年

“帮助老区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今后,我们将继续实施各项扶持政策,推动老区又好又快发展。”

———胡锦涛

■回放一:我亲手给总书记挂上吉祥荷包

讲述者:五龙村村民廖宝祥

56岁的五龙村村民廖宝祥这几天总是乐呵呵的,就是他亲手给总书记挂上荷包的。

1999年,胡锦涛来古田的时候,廖宝祥是村干部,负责外围保卫工作。这是他第二次见到胡总书记了。

大年三十上午10点35分,五龙民俗广场迎来了尊贵的客人胡锦涛。

“我个子比较矮,当我挂荷包时,总书记笑着微微俯下身子,以便我好挂上去。”这个细节,让廖宝祥感动不已。他说,送给总书记的红色荷包是订做的,里面装着五谷,代表吉祥。

荷包的正面绣着“客家”两字,背面绣着“吉祥如意”四个字。

■回放二:总书记和我们一起“节节高”

讲述者:上杭县文化局干部邱保铭

“年年好,节节高。”短短6字,成了今年过年最吉利的台词。在五龙民俗广场,一声高亢的“年年好”后,胡总书记和群众敲着竹筒,附和“节节高”。

“节节高舞”是上杭客家特有的民俗活动。今年“节节高舞”的“主事”是43岁的邱保铭。他曾是上杭一中的音乐老师,如今在县文化局工作。

当天上午9点多,邱保铭接到通知说尊贵的客人是胡总书记时,他的心一下跳到了嗓子眼。“当时是又激动又害怕。”他说,担心到时候老百姓紧张,会冷场。“活动没办好,我的责任就大了。”10时35分许,胡总书记出现在民俗广场后,这个客家村的1000多人几乎都涌来了,都在欢呼,场面非常热闹。邱保铭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回放三:古田红色旅游、农家乐空前火爆

讲述者:五龙村农家乐经营户廖兴旺、廖德秋

从正月初一开始,前来瞻仰古田会议会址的游客呈现井喷式增长。红色旅游、农家乐空前火爆。

总书记到过的古田镇五龙村烈属张唐妹家中开设了农家乐,记者在她家看到,一拨又一拨的客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张唐妹一家忙得不亦乐乎。她的孙子廖兴旺说:“这几天每天都有七八百人来我这里吃饭,他们点名要我们的糖枣、红军可乐,真是太高兴了,感谢总书记啊!”五龙村农家乐协会会长廖德秋激动地说:“平时我们五龙农家乐日平均接待差不多就七八桌人,大年三十胡总书记来了后,从大年初一开始,我们的生意非常火爆,每天的客流量都有800到1000人!”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