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福清要闻 >> 正文

帝视科技:“智”能制造打开科技新“视”界

2024-05-24 10:14:00来源: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林明

帝视科技:“智”能制造打开科技新“视”界

福建帝视人工智能产业园位于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打造成我市“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高端装备”产业的示范基地,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制造、竹木加工等领域。

在产业园里,工人们正忙碌地将竹筒、竹片放入智能锯竹机、智能竹条精选机里调试(如图),经过一次次科学调试、测试,这批机器终于可以顺利出厂。

这批经过人工智能赋能的设备到底有多厉害?作为自然生长的植物,竹子有着天然的缺陷,虫洞、霉斑、开裂,甚至颜色不合。帝视科技的工程师们经过多年的精心研发,采集超1000万竹子图像数据,成功训练出高精度的检测算法,并结合自动化技术研发出上料、锯竹、破竹、捆竹、选竹等一系列智能化加工装备,为全球的竹加工企业提供智能化生产设备。其“基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的锯竹破竹一体化应用”于2023年列入省级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名单。

为什么选择深耕这个行业,福建帝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陈海道出了缘由。我省是竹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长期以来,竹加工行业面临生产设备落后、劳动力老龄化加剧以及招工困境等多重挑战,迫切需要引入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来推动行业的升级与变革。陈海表示,帝视科技一直致力于运用AI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为竹加工行业客户提供全自动化生产流水线解决方案。

深耕竹加工装备行业,有情怀也有抱负。2016年,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几位博士联合在福州创办了帝视科技。几年间,企业已成长为福州人工智能行业的领跑者,曾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福建省产业领军团队等荣誉称号,展现出强劲科技实力与良好发展前景。

竹加工设备生产车间的另一边,是7月份准备投用的光伏硅片电池检测模组生产线。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储能和光能产业发展为主,这与帝视科技在光伏领域追求的发展愿景高度一致。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帝视科技自主研发的光伏硅片电池视觉AOI检测设备,利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能以接近100%的精确识别,剔除不同工序上的不良品,有效提升良品率。

“我们公司计划于7月份启动新的光伏产业生产线,该生产线的投产可以提升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光伏储能领域的产业实力,而且有助于填补福清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面的空白,我们期待通过这一合作,为福清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陈海表示。

从屋顶到车棚,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光伏面板越来越常见。这些光伏板由一个个电池片拼装而来。近年来,光伏企业争相创造出更高效率的电池片。为了赢得这场竞争,可靠的质量控制不可或缺,任何细小的缺陷,都将影响电池性能。

市场有技术需求,帝视科技则有技术积累。帝视科技从2018年起就深耕AI工业视觉领域,构建起“算法—光学—软件—机械—电气”五位一体的新一代智能制造产品能力,成功研发出一套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的机器视觉软件平台,提供高精度尺寸测量及瑕疵检测方案。

帝视的“代表作”便是光伏硅片电池视觉AOI检测设备。目前,该设备产品矩阵已有16套专业视觉检测模组,可实现硅片电池隐裂、破片、带液、色差检测等诸多专业检测。

作为工业自动化的“智慧之眼”,机器视觉拥有人眼检测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原有的优势上,帝视科技还通过算法优化、采用液态可变焦工业相机及光学照明方案的持续改进,成功解决了图像清晰度和处理速度问题。目前,光伏AOI检测设备处理一组图像的速度已从最初的7秒提升到5秒。

图像处理速度的提升就和百米赛跑的纪录一样,每一秒都是难以逾越的高山。在AI工业视觉赛道上,帝视科技坚持技术创新,不断为智能制造打开新“视”界。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园未来还将依托帝视人工智能的专家团队以及福州市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在福清形成人工智能产业应用示范和产业集群,辐射带动更多行业,赋能福清传统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福清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化发展,助力提升福清整体科技水平。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