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福清要闻 >> 正文

文化馨香 润城惠民

——福清文化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2022-10-14 11:26:07来源: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滕端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立足文化担当,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努力健全文化事业,提高文化产品供给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文化福清繁荣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福清文化事业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文化惠民,点亮群众幸福生活

市图书馆的“故事妈妈”绘本导读、“国庆天天乐 精彩填诗词”爱国诗词线上填词活动;在福清侨乡博物馆看文房精品展,听福清古代史、华侨史和革命史的讲解;石竹山旅游风景区里“一剪见福——林云钦剪纸作品展”巡展;“唐韵盛市·梦华利桥”利桥古街非遗文化周活动;东壁岛、南岭大姆山、东张灵石森林公园的户外游、乡村游热度不减……各种文化体验可谓异彩纷呈。今年国庆假期,很多市民选择“就地过节”,大家的脚步从走向远方,转向探索身边的诗情画意。

10年来,我市坚持惠民导向,以文化涵养城市,用文化引领市民,公共文化服务跃上新台阶,不少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让百万人民畅享文化大餐。“文化惠民,就是惠及全体市民,一个也不能少。”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杨锦嵩说,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才能更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依托覆盖城镇和乡村的激情广场大舞台、社区文化大看台、乡村文化大戏台、民俗文化大展台等群众文化活动“四大平台”,常态化推进以“文化惠民乐万家”为主题的“主题文艺下乡巡演”“优秀传统戏剧展演”“高雅艺术走进大众”三大系列演出活动,以及“六月天·融情夏意文艺季”八大系列板块的公益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居民文化品位和文明素养。

此外,还有众多艺术盛事与福清相遇,“水墨融情最福清”书画摄影作品展、农村公益电影展映、《民法典》进农村、科普日宣传等文化活动在玉融大地相继举行;依托福清侨乡博物馆、市美术馆等,卢浮宫铜版画——李可染李庚父子藏品展、“遐福清音”古琴文化展、“海丝华彩——明清山水纹饰外销瓷器展”等陆续开展,王来文、唐承华、杨青等艺术“大咖”做客福清,为文艺爱好者开拓了审美视野;“线上博物馆”“线上图书馆”“线上美术馆”等线上文化产品服务,无障碍、超越时空限制地给市民的幸福生活“加餐”;遍布城乡的各级各类文化阵地、美育基地,让文化服务更精准,手工制作、油画、漫画、国画等课程,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文化供给有广度,得益于阵地建设有力度。我市积极在全面实现市有四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镇有一站(综合文化站)、村有一室(文化室或文化中心)的基础上,有效推进12个高级版(3.0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提升改造,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不断延伸。完善健全市文化馆、市图书馆总分馆制,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乡贤馆,形成“中心城区10分钟、农村15分钟”的公共文化服务圈。不仅如此,各类公园、体育健身路径、健身活动中心、篮球场遍布城乡,打通了文化惠民“最后一公里”。

如今,这些家门口的“文化驿站”,就像一张张文化名片,丰富着市民的文化生活,也点缀了城市的文化风貌。

文化品牌,打造对外交流亮丽名片

3月21日,“黄檗文华润两邦——隐元及师友弟子的禅墨世界”书画展在北京开幕,在展现璀璨绚烂的佛教文化艺术的同时,诠释了中日两国以佛教为纽带而开启的民间文化交流。“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把黄檗文化打造成福清文化的新名片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亮点,成为福清对外交流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黄檗文化促进会会长林文清说。

走出去的不止黄檗文化,还有国台办对台交流重点项目、省级非遗项目宗鹤拳武术文化。目前,福清市宗鹤拳协会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海峡两岸宗鹤拳武术文化节暨融台青少年文化武术活动。宗鹤拳创拳160多年来,流传海内外,长盛不衰,弟子遍布日本、俄罗斯等地,尤其在台湾地区拥有众多弟子。宗鹤拳是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也是福清“十大城市名片”之一。

代表福清走向世界舞台的还有南少林文化、石竹山梦文化、福清佾舞团表演的礼运大同——“周礼·佾舞”和唐诗古韵雅乐《七言换古韵》、中国宫廷音乐《魏氏乐谱》、黄檗煎茶道等。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绽放着独特魅力,成为福清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个闪亮的文化品牌,树立了“走向世界”的文化福清崭新形象。

我市人文社团众多,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黄檗禅研究院、革命史研究会、黄檗文化促进会、历史名人名家研究会、六桂文化促进会、姓氏源流研究会等团体,纷纷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有关国家和地区进行广泛的民间文化交流,成绩斐然。

文物既是文化瑰宝,也是独特的历史符号,不断涵养着城市的文明。秉持守护传承“文化家底”,我市文化挖掘从未止步,先后编印出版《福清方言999句(语音版)》《福清市历史人物》《最福清乡土文化丛书·龙田卷》《隐元大师》《开闽宰辅翁承赞》《三朝名相叶向高》《北宋直臣郑侠》《宗鹤拳师方世培》等戏剧、文史专著,拍摄制作原创歌曲、旅游风光片《古寨听风》和纪录片《词明清丽》,拍摄《最福清》纪录片等,不断增添宣传福清的文化产品。

留住福清记忆,守护福清文脉。10年来,我市更加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通过“非遗+”模式,打造非遗传承保护新格局,让“非遗”走向大众,为“非遗”传承孕育人才,使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宝“活”下来、“传”下去;先后出版了《福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非遗福清》等专著,涵盖民族语言、民间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人生礼俗等13个类别,生动展示了我市非遗的丰硕成果。

“回溯精神的源头,奔向崭新的未来,福清始终在文化中回溯历史,也在文化的滋养中厚积薄发。”杨锦嵩表示,深远的历史赋予福清文化厚重的底蕴。10年来,我市保护传承利用文化资源,让梦文化、南少林文化、黄檗文化等各类文化现象交相辉映,造就了福清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文旅融合,激活城市活力

今年底,福厦高铁福清段将全面完成验收。依托福清西站打造的福清高铁文旅小镇呼之欲出,这也将成为全国首个“高铁进景区”的文旅小镇。

作为福清的“后花园”,福清西部片区自古就是风景秀丽、古迹众多。我市充分把握西部“蝶变”的新机遇,编制了“石竹山景区和高铁区规划融合”“文旅项目策划方案”等5个规划方案,对石竹山景区和高铁片区进行整体规划、连片打造,构建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目前,5个规划均已陆续形成初步成果,梳理生成了规划设计类、基础设施类、产业项目类以及招商引资类4个大类、66个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近年来,我市在有效保护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环境的前提下,以做强文化产业为主题,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突出“来福清、享清福”主线,发展“+旅游”和“旅游+”模式,引导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参与、开发文化旅游产业,形成了以历史名镇、名人故居、名山古寺、名胜古迹和绿色山水、滨海风光、生态休闲及特色园区的文化生态旅游路线。

如今,我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依托石竹山、灵石山、瑞岩山、大姆山等“山”文化资源,海口古镇、龙田东壁岛、三山东龙湾、沙埔目屿岛、东瀚万安古城等“海”文化资源,以及南少林武术文化、黄檗宗文化、东关寨寨堡文化、罗汉里红色文化、隐元文化、侨乡文化等,不断挖掘不同内涵,培育不同特色主题区块,加强区块之间联动开发,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目前,全市拥有8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6个),1个省级全域生态旅游小镇,13个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2个福州市精品乡村旅游示范点。

“文旅产品的创作,不仅打造出乡风文明的新名片,还跑出了幸福‘加速度’。”杨锦嵩表示,为扶持文创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目前,我市继续加强文化产业摸底和统计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重点文化企业库和文化产业项目库,并对重点项目启动了前期规划,组织实施《福州市高A级旅游景区升级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推动4个高A级景区的创建工作,也让福清“产城融合”的底气更足了。

以文化为底色,玉融儿女总能创造出无限可能。福清这座城市,正以文绘城、博采众长,海纳百川、兼容并包,汇聚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的精神品质与文化神韵,持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文明新高度,书写“最福清”文化新篇章。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