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福清要闻 >> 正文

福清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炳奎烈士陵园

2011-06-22 15:05:51  作者:市委党史研究室 范海霞供稿

  陈炳奎烈士陵园,位于福清市阳下街道漈头村西南方的山脚下。

  陈炳奎(1907—1937年),原名陈祖进,别名陈秀南、绍光,化名陈珊,生于福清市阳下乡漈头村一农民家庭。

  在陈炳奎短暂的一生中,最有影响力的事情有两个:一是在学期间与何文成创办《融声》报,彻夜撰文,传播新思想;二是1934年,与何文成、余长钺等发动、领导100多名农民群众举行“南西亭”暴动,震惊了国民党福清县当局;三是日本侵华期间,日夜奔波于闽中各地,宣传党的抗日主张。

  1937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陈炳奎被捕。在狱中,陈炳奎给侄儿陈应明写信,向组织报告自己及4位难友(王于洁、黄孝敏、余长钺、潘涛)的被捕经过和狱中表现。敌人置办上等酒席,以高官厚禄、金钱美女为诱饵劝降,陈炳奎等5人拍案大骂,踢翻筵席。1937年6月23日,法庭宣布5人死刑。法警端给每人一碗白酒,他们把酒碗摔向法官,严词痛斥“抗日救国有何罪过”,随即被推上刑车押赴福州鸡角弄刑场。5人在车上高唱《国际歌》,高呼口号,在刑场慷慨就义。陈炳奎时年29岁。

  2003年,我市同时筹建陈炳奎烈士陵园和福清市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2005年建成后对外开放,被列为福清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陵园占地面积13.5亩,后侧金山挺立,前侧漈水环流,青山绿水相互辉映,环境优美。碑石上“陈炳奎烈士纪念碑”八个大字由南京军区副政委孙克骥将军题写。纪念碑周围立有五块巨石,象征与陈炳奎烈士同时牺牲的闽中五英杰,纪念碑后埋有陈炳奎骨灰。陵园有小路通往福清漈头革命历史纪念馆,交通便利。每年清明节都有中小学生到此祭扫,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市委党史研究室 范海霞供稿)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