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走南闯北福清哥 >> 正文

福清闽商 爱拼才会赢

2014-05-26 11:14:00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福清闽商 爱拼才会赢

福清闽商 爱拼才会赢

王福官经历二次跨越,先后开起了全国最大的汽配城、广州最大的装饰材料城、灯饰城,以及亚洲最大的美博城。(右二为王福官)

何乐朝白手起家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餐饮王国”。

何乐朝白手起家打造出属于自己的“餐饮王国”。

  改革开放伊始,百万打工大军南下广东淘金,曾经上演了一部特定历史时期蔚为壮观的百万人寻梦大片,涌现出了不少时代风云人物。时隔30多年,当年披荆斩棘浑身是胆的寻梦者和淘金客,经过大浪淘沙般的洗涤和历练,有的已烟消云散,有的则脱胎换骨凤凰涅槃,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和佼佼者,“以智慧赢天下,以勤劳创财富”已成为这些时代弄潮儿搏杀广东、笑傲江湖的神功秘笈和制胜法宝。

  为深刻反映外地人在广州创业打拼的传奇经历和成功经验,本报将推出外地人在广东打拼成长的系列专题报道,以真实的故事和传奇的经历,再现外地人闯广东的艰辛历程,突出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所经历的酸甜苦辣,以及如何应对挫折失败,传递敢于创新、勇于拼搏、勤劳务实、百折不挠的坚定信念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本栏文/图:

  记者上官建庆

  外地人在广州 打拼的故事 之“福建人在广州”

  “一时失志毋免怨叹,一时落魄毋免胆寒……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一首闽南话的经典老歌《爱拼才会赢》,生动传神地刻画出福建人敢打敢拼、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与踏实作风。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州,聚集着大约200万福建人,在广州火车站站西一带、中大布匹市场等,已形成了以福建人为主的商圈,他们活跃在商贸、物流、建材、汽配、纺织、服饰、养殖等行业,不少都是全国知名品牌的创始人。本期首选几位来自福建省福清市的闽商代表,介绍他们的创业经历和成功经验,诠释一个该如何顺应时势把握机遇,争取成功创造辉煌的人生哲理。

  何文勇:坚持就是胜利

  人物档案:“60后”,父母是农民,家中有10兄妹,他在家中排行老七。大专毕业,做过公务员、小老板,1986年进入服装鞋帽行业,2005年来广州,现为广州法希宝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福建福清商会常务副会长。

  上世纪80年代初,何文勇大学毕业后,在山东临沂文化局,当了一名政府公务员。3年后,他辞职承包了文化局下属的一个音像发行部,很快就赚了“第一桶金”。90年代初,何文勇又一头杀入鞋市,代理达芙妮在临沂地区的销售。相比于初出江湖时的一帆风顺,进入鞋市的何文勇却屡遭折戟。但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何文通此时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事实证明,坚持就是胜利。从第四年开始,鞋店开始扭亏为盈,此后越做越顺,很快从临沂地区代理做到整个山东省的总代理,最旺的时候在全省有30多个商场专柜,年销售额近亿元。

  90年代末,由于鞋市发生逆转,何文勇再度转行,回到福建老家做起了服装生意,从生产加工做起,做贴牌、卖批发,虽说有了此前做鞋的经验,但由于隔行如隔山,起步阶段同样不顺利,也是连亏3年后才开始盈利。不过何文勇并不满足于做一个小打小闹的批发商,而是努力寻找做大做强的机会。其实早在1993年做鞋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品牌价值的竞争力,创建自己的品牌,走品牌价值推广之路,一直是他的梦想。

  于是,2005年何文勇再次离开福清,随着南下淘金大军,来到广州这块热土寻梦。同年,何文勇创建了广州法希宝进出口有限公司,放弃了生产加工,专心做起了品牌男装,经过近10年努力,该品牌在全国已经开了200多家分店,其中80%是加盟商,目前新疆、内蒙古、越南等地,都有加盟店。

  王福官:开着拖拉机闯进“美丽”江湖

  人物档案:1954年9月出生的王福官,做过民工,跑过运输。1988年他来到广州,抱着“不做则已,做就一定要做好”的态度,经历二次跨越,与“美”结缘,先后开起了全国最大的汽配城、广州最大的装饰材料城、灯饰城,以及亚洲最大的美妆品牌集散地美博城等,现任广东安华美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王福官的父母亲都是农民,家里有两兄弟三姐妹,父亲后来染上肺病,令这个家庭雪上加霜。为了替母亲分忧,王福官高中毕业就跟着同乡外出打工,由于手脚勤快且头脑灵活,不到半年就当上工头的秘书,掌管写信、做账、结算等技术活,工作轻松,也学到了不少初级管理经验。

  1980年,改革开放开始,王福官嗅到了机会,找亲戚朋友东拼西凑借了一笔钱,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开始在农村跑运输。这一跑就是6年,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富裕户。1986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王福官承包了福清市一家汽车修理厂,经常要去广西柳州进货,认识了一大帮朋友,视野也迅速开阔,从此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1988年和亿万打工族一起,怀揣着做了两年汽配生意攒下的本钱,带着满腔热情和梦想来到广州,开始了他在广州的创业之旅。

  初来广州,王福官重操旧业,面向全国批发汽车配件。然而由于是个外来户,入市之初就遭到了竞争对手的排挤打压,甚至是暴力相向。面对竞争对手,王福官硬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不仅没有被赶走,并且利用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培训中心进修商级企业管理课程的机会,与日本微型车配件企业取得联系,直接做起了跨国汽配贸易,很快成为全国汽配行业老大,并且建立了自己的汽配批发市场。

  此时,王福官并没有对曾经百般刁难过他的竞争对手实行打压,而是以德报怨,相逢一笑泯恩仇。“大家都说商场如战场,但我从来不敌视对手。”王福官深知融洽的人际关系对于商人来说至关重要。他不仅对曾经排挤过他的人宽宏大度,对手下的工仔更是爱护有加,尽心栽培。粗略估计,由他手把手带出来的汽配企业老板不下百名,不少现在都身家过亿。

  1998年,广州市开始整顿汽配市场,市场出现萎缩,此时王福官再次瞄准了有市场潜力巨大的建材市场,投资8000多万元开发兴建了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的安华装饰材料城和安华灯饰城,吸引了众多经销商进驻。开业头3年,两个市场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吸引了近3000人就业。如今,已发展成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装饰材料、灯饰、布艺一站式购物中心,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

  2001年,中国化妆品的消费额达到1000亿元,其中广东省就占了70%,而广东化妆品交易的50%又在广州。捕捉到这一市场商机,王福官迅速作出决定,要开始策划他的第二次美丽跨越—开发广州美博城,经过2年筹备,2003年,美博城正式开业,时值“非典”盛行,举办大型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为了实现对商家和客户的承诺,王福官找到有关部门,立下一旦出事企业负全部责任的“军令状”,做足了防范措施,才促使美博城如期开业。

  回首创业所走过的路,王福官感慨地说:“做什么事一定要持之以恒,不做则已,做就一定要做好,如果当时信心不够坚定,实力不够强,汽配城、美博城可能早就关门了”。

  何乐朝:地板上睡出来的老板

  人物档案:1957年出生在一个归国华侨家庭,母亲是苏门答腊人,父亲早年在印度尼西亚打工,解放初期带着妻儿回国。何乐朝读到小学毕业,即因家贫辍学,17岁外出打工,做过苦力、临时工、小商贩、个体户、包工头,现为麦肯基香港投资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福建福清商会名誉会长。

  17岁那年,何乐朝跟着老乡外出打临工,在福清市的一个建筑工地搬砖、打水泥、挖地基、挑泥巴,就为了赚取每天2元钱的工资。后来,何乐朝跟着当铁道兵的三哥去了新疆格尔木,在那片茫茫草原和戈壁滩上,何乐朝开始了自己闯单帮的岁月,几年下来,不仅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积累了不少当小老板的经验。

  1984年,何乐朝应朋友之邀再次外出,到湖南铁路局承包铁路维修工程,带着30多个民工,没日没夜一干就是6年,用何乐朝的话说,从湖南怀化到柳州到通道(支柳线)的每一枕木,他都维修过,且没有出过一单安全事故。后来,广州铁路局二桥铁路公司指定由他来做广州火车站附近的两个涵洞工程,这可是个硬骨头,施工难度非常大,且在维修期间不能影响火车运行,对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能力要求都非常高,做完这两个工程后,何乐朝一时名声大噪。

  1999年,何乐朝开始尝试向餐饮行业发展,第一家店开在广州市白云区新市镇,面积500平方米,经营定位与麦当劳、肯德基类似。做餐饮看似简单实则风险重重,由于选址失当及缺少管理经验,生意一直不景气,投进去的100多万元全部亏空,最后不得不关门停业。

  此时,有朋友告诉他龙洞附近有家大型超市正在招商,何乐朝去那里转了一圈,发现那里不仅人流量大,且学校多,与自己快餐店的定位比较吻合。抱着再堵一把的心态,何乐朝在超市旁边租了300平方米铺面,找亲戚朋友借了50万元重新开业。

  有了第一次的失败经历,何乐朝这次不再一味盲目模仿洋快餐的做法,而是静下心来认真考察市场,打健康餐饮概念,研发出一系列符合营养均衡条件的绿色餐饮新品,没想到一炮而红,第一年就全部收回了成本,第二年就开了第二家分店。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