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人文 >> 正文

黄檗传奇

2017-02-22 10:25:21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俞达珠)  昔人编“黄檗传奇”时,目之为“逸事”。“逸”者,隐也。“逸事”者,“世人不甚知道的事”也,亦或是“未经史书记载的事”也。因此,昔编“黄檗传奇”者,作了一篇“序言”曰:

  逸事者,志奇也,备考也。因其备而考之。焉乎奇?即有奇而志之,亦正无容奇也。凡物之可久者,灵则后应;事之可大者,机必先兆,千秋不易之理也,而人多以为奇者,闻见寡耳。然则风雷震撼,草木芽荣,独非闻见之常乎?倘从来无有是事,一旦突起于寰间,宁不骇然共讶之以为奇哉?阅兹编者,当作如是观。

  如果把它译成现代语,即是说,一切事物,少见多怪,多见了就不以为怪。如风雨雷电,如草木枯荣,常见就不怪。而这部“黄檗传奇”所记之事,因不多见,所以大家都认为是“奇事”,故目之为“逸事”。

  一、古佛示瑞

  清道光年间,黄檗藏经阁中,有三尊铜身铁座的古佛铸像。它是明永乐年间,海口镇东城人庄真南所铸造献给黄檗寺的。经200多年人间烟火熏陶,有了灵性,这灵性,使它在明崇祯年间,避过一次人为的灾难。事情是这样的:

  崇祯十五年,内忧外患,满清反叛,农民造反,全国上下官吏,腐败已极,为抵抗清兵,镇压农民造反,不断扩军,军费猛增,赋税一加再加。官迫民反,民变规模越来越大。皇帝无计可施,下旨全国各州县,搜罗民间铜铁铸钱,以充军用。各级官吏,乘机扩大搜求,规定:不论民家或佛、道寺观,所有铜、铁铸件,一律收缴,“以充国用”。若各乡官里长藏匿不报,以抗旨论罪。清远里里长怕担责,向县官报说:“黄檗寺有铜佛三尊”。并请示说:“佛祖慈悲,是否免缴?”可是县官怕“现报”,他想呀,得罪佛祖,是否会遭恶报?我佛慈悲,是会体谅弟子为难之处,而抗旨,不说朝廷皇上正在焦头烂额之际,是否会虑及佛像神圣?而政敌必会借题不放过。于是县官想了办法,下令黄檗寺,把三尊铜佛“请”入县衙库存,但不立即上交。本想具文上奏,请皇上“定夺”。想不到三尊铜佛入库的第一天晚上半夜,衙役就十分惊慌地来禀报,说:“太爷,衙库中突见火光,小的以为是火灾,打开库门一看,原来是三尊铜佛头上发光了。”县官听了,惊出一身冷汗。就连夜写了奏本,如实地奏报佛像发光的事,请朝廷示下。而当奏本层层转呈到崇祯手中时,已是崇祯十六年冬季了。李自成民军已向北京进逼。朝廷乱成一锅粥,皇上哪有心思管这三尊铜佛如何处置的事。到了第二年春,京城传来惊天消息,李自成进北京,皇上吊死煤山。县官闻讯,立即把三尊铜佛送还黄檗寺,放入藏经阁。

  到了民国末年,(一说是解放初期)一场火灾,黄檗寺烧为灰烬,三尊铜佛,亦不知所终。

  (未完待续)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