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精彩福清 >> 福清人文 >> 正文

叶向高的辅国思想

2011-02-22 09:38:43来源:福清新闻网  作者:林秋明

  ○林秋明

  叶向高(1559—1627年),福建福清人。一生经历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五朝,在万历、天启年间两次出任内阁首辅,是晚明举足轻重的政治家、改革家,也是一位贤相、良相。

  明朝中叶以后,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但到了后期,政治腐败、党争激烈、吏治败坏、赋徭沉重。加之明神宗长期不理政事、大兴土木,导致财政入不敷出;又因大批税吏、矿监四出课敛诛求,致使民不聊生,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摧残,不断激起城镇手工业者和工商业者起来反抗。面对危机四伏、国政日非的大明江山,叶向高接手阁务后,多次向当权者提出一系列施政主张,试图缓和社会矛盾,重新聚蓄财力,从而达到富民强国的目的。他的辅国思想和改革措施,于今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安辽民

  叶向高在出任南京礼部侍郎时,面对辽东人民深受税监高淮的荼毒,就上奏《公劾辽东税监疏》。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初任首辅时,“辽民避难入关者至二百余万。自来流民为乱,殷鉴昭然。”为此,叶向高向朝廷提出第一要务是“安辽民”。他在《边务揭》中说:

  目前边饷匮乏,士卒饥疲,驱之临敌,谁肯用命?自来戎狄生心,每窥中国虚实。今夷使二三千人纷集阙下,见我九列无官,诸曹昼闭,又中外库藏皆空虚,甚至工部之犒赏,光禄寺之供给,皆彼此告穷,东挪西借。穷蹙如此,宁不为其所轻而敢于肆侮哉。

  叶向高试图通过发展农业来安置辽民:“臣闻自天津至山海关一带旷地甚多,处处可以屯种。”叶向高认为,若将辽民疏散各地屯种耕作,乱萌即消。

  明朝末年,天灾频仍,饥贫遍野,惨不忍睹。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叶向高在《请赈荒揭》中向万历皇帝奉告灾情:

  逐日风霾,经年不雨,自京畿以至山之东西,河之南北,又至于西蜀,尽天下大半皆成赤地,流离饿莩之状,至耳不忍闻,目不忍见……内帑之积,充刃如山,岂不能割其毫毛,救元元于沟壑之中。

  不久,他又上《拯荒揭》云:

  臣闻畿南真保一带,每日死者常有数千人。畿辅如此,其在各省又当何如?

  此外,他还奉劝皇帝动用中央金库救济福建水患,这充分反映出叶向高深厚的民本思想。[!--empirenews.page--]

  轻赋税

  万历中后期,明朝处于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中,主要表现在:军事开支庞大;朝廷大兴土木、奢靡无度;矿监、税吏四处收刮;苛捐杂税沉重;财政入不敷出……面对种种窘境,叶向高首先大胆揭露矿监、税吏的危害,强烈要求皇帝制止不合理的矿税制度:“朝廷如此举动,天下必乱,宗社必危。”他在《再请止矿税疏》中历数税制弊病,言辞恳切,希望神宗皇帝“革除税店,罢撤中官”。

  此后,叶向高再上一疏《请罢矿税揭》云:

  近而京畿,远而山东、山西、河南,又远而四川,百姓饿死无数,树皮草根,无不剥尽,骨肉相食,惨不忍言。人情嗷嗷,恣嗟怨叹,皆归咎于榷税之害。苦一夫作难,必相响应。惟有亟罢矿税,可以收拾人心。

  遗憾的是,万历、天启仍然不听忠言,人民痛苦有增无减。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叶向高在《请处置钱粮揭》中陈述国家费用增加的弊端,同时指出矿监、税吏对正赋侵夺的危害:

  出者日赢,入者日绌,即使管仲、刘晏主计待筹,亦莫知其策之所出矣。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叶向高再上《请罢矿税密揭》等奏疏中,力陈民脂民膏早已收刮殆尽,希望皇帝体恤民生民情。

  此外,叶向高还利用自己的职权,多次建议皇帝蠲免赋税,实行赈灾。据统计,他仅减赋赈灾的专门疏揭就达10多封。尤其是他力谏朝廷撤回辽东税监高淮、福建税监高寀,减轻了广大民众的负担,受到一致好评。[!--empirenews.page--]

  补缺员

  明末政治病入膏肓,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贪污腐化。许多衙门长期没有主官,政事无人过问;边境兵饷无人发入,各地解来的饷银无人批收;国外使节来访无人接待,无人送往;狱囚积至千人无人问断;一些官员罢免、致仕后多未增补,造成官署空虚……据记载,至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中央六部仅尚书就缺了5名,都御史缺员长达8年以上,布政司、按察司缺员五六十名,锦衣卫长期没有一个法官,地方政府缺员更在一半以上。封建国家的行政机关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

  叶向高入阁后,即针对现状上疏上揭,请求神宗增阁臣、补缺官,整顿吏治,铲除积弊,认为:

  国家之事虽百孔千疮,而其根源窍系所在,实在于大僚之不补。大僚者,皇上之股肱,所与共图画理而领率群公以成明祚之治也。

  他在《条陈用人理财疏》中说:

  一官不补,即一事不治;若一官两摄,又一事两妨。平居因循苟且,犹可支吾;一旦缓急,必至狼狈。

  他呼吁神宗“有官必补,有补必速”。遗憾的是,神宗多不予理会。而内阁自不必说,仅他一人处理政务,时时感到“自伤自惧,寝食不安”。

  叶向高为了使内阁能有效运转,可谓绞尽脑汁、呕心沥血。据统计,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起,叶向高请求增补阁员的奏疏多达100道以上,最后才得到皇帝应允。其他官署的缺员也是在叶向高的强烈要求之下,才零星补上。叶向高试图通过增阁臣、补缺员,形成一种集体领导机制,克服和渡过政治危机。[!--empirenews.page--]

  调党争

  明末的政治派别众多,主要有浙党、宣党、昆党、齐党、楚党等,它们之间斗争非常激烈。各党自我标榜,互相勾结,互相攻击,搞得朝野人心惶惶。尤以东林党与“阉党”之间的斗争为甚,其主要焦点在于“国本之争”及“妖书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等。

  叶向高虽不是“东林党”人,也非“阉党”之列,他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尽量排除门户观念,极力“调剂群情,辑和异同”。他认为“今日门户各党,各有君子,各有小人”,要“去其小人,用其君子,不论其何党,乃为荡平之道。”他在《韩魏国不分善恶黑白论》中说:

  天下之患,非独小人为之也,君子亦有过焉。君子之过何也?好鹜于标植而不察于事端,太露于町畦而不详于制度。激于意气之奋而不及长远之虑。此皆君子之过也。

  叶向高调解“党争”最成功的例子,一是“国本之争”,一是“妖书案”。这两个例子的成功调解,充分显示出他的政治才干和解决复杂纷争的能力,。此外,处于主政地位的叶向高还对一些触犯皇帝和“阉党”的正直官员的申救等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党争”的祸害。虽然叶向高也对“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进行过调和,终因“阉党”势力过于强大,“东林党”人纷纷受到迫害。不久,“阉党”又把矛头指向叶向高,致使其感到“时事不可为”,乃挂冠致仕。一代名相自从淡出政坛,不久忧愤辞世。[!--empirenews.page--]

  倡节俭

  叶向高入阁后,发现朝廷生活奢靡,开支浩大,“出者日赢,入者日绌”,多次上疏请求“皇帝加意留心,振刷节省”,停免“买办银”这一额外开支,最后使花销长达30多年的“买办银”在神宗手里停止,户部因此每年节省20万两的支出。他叹息说:

  使前此阁臣有力争之者,其所省当不赀。而因循至此,惜哉!

  叶向高还时时恳请神宗倡导节俭,减少宫廷开支,奏请减免织造龙袍的数目,认为:

  公私匮乏,万分难处,但得节省一分,则生灵便受一分之赐。

  叶向高对其他王室成员的开支也力倡节约。

  叶向高对福王朱常洵庄田问题上成效不小。其实,他对王公贵族的封地早就不满。他提醒神宗皇帝,过去嘉靖皇帝时,由于景王要求庄田过多,“几至激变”,这是一个严重的历史教训。但由于神宗皇帝偏宠福王,当福王提出以4万顷养赡田土作为就藩条件时,表示同意。但叶向高却竭力反对,认为:

  福王封国多年,府等落成已久,而日复一日,迁延不行,诚祖宗朝所未有也。一如以养赡田土为辞,则会典所载亲王禄米不过万石,及养赡名目亦是添诚,岂可过多!

  在叶向高多次反对下,神宗皇帝不得不减少一半,改赐2万顷。虽然叶向高无力挽救日益严重的财政危机,但他倡导节俭的理财思想为后人所称道。[!--empirenews.page--]

  学西学

  叶向高视野开阔,具有容纳、接收新生事物的坦荡襟怀。他虽然信奉过道教、佛教,但没有排斥西方先进文化,认为“天地终无极,小知安足拟?”。他肯定西来传教士“皆绝世聪明之人”,“其技艺制作之精中国人不能及也”。

  利玛窦是意大利著名天主教传教士,到中国传教达23年之久。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的《几何原本》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叶向高不仅盛赞此书,并在一定程度上加予推动,还作诗赠与利玛窦:

  爰有西方人,来自八万里;

  著书多格言,结交多贤士。

  叶向高认识到中国士大夫的不足,以及与西学的差异。虽然他一方面固守传统儒学的优越性,但不“夜郎自大”地排斥西方文明。他之所以乐于与利玛窦、艾儒略等西方传教士交游,是被西士的博闻广识及西学的“技艺制作之精”所吸引,因此他对西学中的科技、舆地职方之学的态度是虚心的,胸怀是健康的,眼光是独到的。

  叶向高思想开放而豁达,有很大的政治抱负,一生提出不少辅国利民的政治主张。遗憾的是,这些施政良方没有引起当权者的重视,甚至受到魏忠贤等“阉党”的抵制。叶向高由于感到无力回天,于是强烈要求退职回乡,从天启四年(1624年)起,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叶向高致仕后,东林党在朝廷失去一个重要支柱。从此,明代封建王朝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