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新闻网8月28日讯(记者 滕端钦)8月25日,由市委文明办、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市文化馆、福清市古琴协会承办的“我们的节日·七夕节”暨“八音琴韵·同鉴初心”古琴雅集系列节目正式上线。
活动中,来自市古琴协会、福清实验小学福桑花古琴社团、福清市立达孔学会及南平市延平区古琴协会的古琴爱好者们,通过网络为线上观众演奏了《船夜援琴》《醉鱼唱晚》《阳关三叠》《关山月》等多首经典琴曲,演奏者指间跳跃于七弦之上,曲子旋律时而舒缓,时而慷慨激昂、气势宏伟,在悠扬琴音中,或映现山岳,巍巍高山若隐若现;或表现流水,水势汪洋如在眼前……让听众在古琴“音”与“意”的统一中,感受着古琴的魅力,加上鼓、箫等乐器合奏以及吟唱,不仅形式多样,更是将琴曲意境和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活动还穿插介绍了古琴的历史、演奏技法、声音特点、文化内涵等,让更多的听众既感受古琴高雅之音的魅力,又进一步了解并热爱传统文化。
据介绍,古琴位列八音之首,素有“八音之君、琴定八音”之说。北宋徽宗时期,福清籍大晟乐府典乐师刘诜奉诏制礼作乐《大晟乐章》,奠定了后世礼乐制度的典范而载入《宋史》。同时,刘诜还负责徽宗收藏古琴的收集和鉴定工作,由此也开启了中国古琴的收藏史和鉴定先河,奠定了福清“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
市文体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把古琴回归到八音雅乐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是振兴传承北宋大晟乐的重要抓手,也是礼乐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的活态传承实践。结合“我们的节日·七夕节”开展古琴雅集等系列活动,既是向广大市民和网友展现了福清灿烂的古琴文化,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互动实践和对话的优秀载体,将形成福清特色文化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