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福清要闻 >> 正文

让“放心水”润泽千万家──我市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综述

2021-01-18 11:17:30   来源:福清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岚

让50万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提前2-3年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率提升至95%以上……作为全省11个首批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试点县(市)之一,我市创新推出村内管网“统管自建”模式,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目前,龙高片区141个村内管网工程建设已完成,并实现通水。

拓宽渠道 广泛宣传齐动员

“户户通、有计划、做设计、出图纸”“全动员、齐出力、定模式、筹资金”“找队伍、买材料、细施工、强监督”“铺好管、通上水、先验收、后移交”“优质水、供城乡、新福清、更小康”等朗朗上口的文字搭配生动活泼的画面,构成了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宣传画。

在龙高片区100多个建设村的主干道、休闲公园、幸福院等场所随处可见以上5幅宣传画,时不时有村民驻足观看。这样直观生动的宣传画,有助于政策宣传入脑入心,助推供水工程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

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我市通过悬挂横幅,分发传单、宣传手册,借助微博、微信、短信、广播等载体,充分利用线上和线下渠道,用村民能理解的直白话、看得懂的图形标、能明白的户均账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全民知晓。同时,开展宣讲活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座谈会,设置便民咨询台,普及供水重要性,并就缴费、维护养护等问题为村民答疑解惑。

统管自建 上下一心齐推动

龙高片区有7个镇、194个行政村,其中158个村未通水务公司自来水,这些村的居民点分散,造成工程点多、面广、线路长,建设任务艰巨。

为高效推动项目落地见效,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福清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市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各村情况、存在问题被整理形成台账,同时绘制了全市和龙高片区供水现状图以及攻坚作战图等。

在不断的摸索中,“统管自建”模式逐步形成。统管,即由市统一指挥建设,全市“一盘棋”,制定相关的技术导则、实施细则和无障碍施工导则,并实行全过程监管,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自建,即由镇村作为村内供水管网建设的主体,用水户分摊建设费用,并充分发动乡贤参与,降低用水户出资成本。

通过优化设计、集中采购、各级补助、乡贤捐款等方式,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降低工程建设费用,这一模式变“水务公司的事”为“每家每户自己的事”,做到了群众事群众办、群众监督,充分调动了村民的参与热情,也推动了工程顺利开展。

全程监管 百姓喝上放心水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我们乡贤无论如何都会全力以赴,做到让群众满意、政府放心。”沙埔镇青屿村乡贤促进会会长陈胜告诉记者。

村民事村民议,实施阻力小;各村供水工程同步推进,建设速度快;乡贤捐资金额大,工程保障有力——“统管自建”模式充分调动了镇村基层积极性。据了解,各村乡贤不仅带头捐资,还积极献计献策,成为供水工程的强大后援团。目前,龙高片区6个镇的乡贤捐资已达6421.4万元。

在管材选用上,为保证乡村供水管网建设质量好、造价低,我市邀请恒杰、融林、亚通3家全国闻名的塑胶管道生产企业参与建设,为各村提供质优价美的管材管件,利用本土企业优势,进一步降低了管网建设成本;在工程监管上,通过市、镇、村及水务公司“三级四方”的监管机制,实现全过程依规监管,确保村内供水管网工程统一管理、自主建设、顺利移交和集中运营。

此外,我市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特困群众每月免费限量用水政策,由水务公司直接供水的特困户、低保户每人每月可免费享受3吨用水,旨在扩大供水工程的受益人口和社会效益。

工作有抓手,机制有创新,群众有参与,不仅实现“又快又好又省”,“统管自建”模式还开启了政府办实事、企业获发展、百姓得实惠的“共赢”模式,极大地发挥了各方资源,为龙高片区的千家万户送去了干净水、健康水、放心水。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