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到均衡化的资源布局,再到“五育融合”的全面育人,福清教育以创新理念和扎实举措,让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为坚实、成果更加显著,绘就让人民满意、人人出彩的教育新画卷。
好学校建在“家门口”
幸福教育的“零距离”实践
金秋九月开学季临近,以“省内先进”“福清一流”为目标进行高标准打造的官立实验小学已在龙田镇积库村全面竣工交付。该校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提升龙田区域教育水平,有力助推福清教育均衡发展。看着近在咫尺的优质校园,家长张女士感慨良多:“以前总羡慕城里学校的条件,现在家门口就有这样的好学校,孩子上学方便多了,我们也能真正放心了。”
仅今年以来,福清就大手笔投入3亿元,用于新改扩建包括元洪中学、城关小学第三校区、江镜第二中心小学(一期)等在内的14所学校项目,新增学位5000个。目前,已有4个项目顺利完成建设,总投资额达1.78亿元。同时,我市还投入28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升级校园教学设备、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全方位持续改善教学与生活环境。
精准施策,筑牢教育公平基石。福清的教育投入不仅聚焦于硬件设施的“硬实力”,更注重教育关怀的“软服务”。今年上半年,全市已精准资助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493人次,资助金额达187.63万元。同时,初中营养改善计划和义务教育生活补助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截至目前,补助金额已超400万元,切实减轻了家庭负担,保障了学生安心就学。
持续发力,构建优质教育生态圈。多年来,福清市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步伐坚实有力。自2020年至今,全市累计筹集资金超过20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项目达56个,提供优质学位4万个,为全市教育向更均衡、更科学、更和谐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如今,一座座设计现代、设施先进的校园如明珠般镶嵌在福清的城乡版图之上,将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了千家万户的“家门口”。
资源布局更优化
公平教育的“精准落子”
在福清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宏大布局中,优化资源与建强师资成为关键“落子”。
2023年,福清对标福州市集团化办学模式,率先在福州各县市实现集团化办学全域覆盖,城区形成了30多所优质中小学引领的办学格局,极大满足了群众“家门口上好学”的需求。自实施集团化办学以来,福清一中江阴港城校区综合成绩每年均在全市公办学校中名列前茅;福清三中第二校区在全市农村学校中脱颖而出,办学质量赢得周边群众高度认可。这些成绩充分展现了集团化办学在提升新校、薄弱学校教学质量方面的强大效能,打破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壁垒,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辐射。
集团化办学不仅架构了资源共享的平台,更催化了城乡互动的生动实践。
今年“六一”前夕,滨江小学教育集团赴结对乡村学校开展送教捐赠活动,通过“课堂联动+物资输送”双路径,将优质资源精准输送到乡村。
资源布局的优化如同一场精心谋划的“教育棋局”,每一步都“精准落子”,重塑着福清教育生态。通过“标准化”推动,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如今,192所乡村小学和28所乡村中学100%创成“福州市乡村温馨校园”,全市拥有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359所、福州市标准化乡村学前教育办学点144个,城乡学校在标准化建设的引领下焕然一新,管理水平迈向新高度。
在优化硬件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水平的同时,福清同样将目光聚焦于教育发展的核心引擎——师资队伍。
近年来,福清持续完善教师补充机制,优化队伍结构,筑牢教育均衡人才根基。一方面,实施“名师领航工程”,新增福州市名师工作室4个,培育各类名优骨干教师2000多人。另一方面,推进“人才引育工程”,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近700名,年均引进占新聘教师超20%,资源配置持续向乡镇倾斜,乡镇教师补充率超90%。此外,大力推行教师轮岗交流,近5年就有1550名教师参与交流轮岗,其中向农村地区输送优质教师1535名,促进优质师资到乡村一线任教。
在资源布局优化与师资均衡配置的双重推动下,福清教育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近年来,福清中高考综合比率始终保持福州地区前列,连续7年获评福州市初中办学综合效益优胜单位,连续2年获评福州市高中教学综合效益优胜单位。今年,全市中高考成绩再创历史新高,中考第一投档线709.5分,稳居福州六县第一,领跑优势持续巩固,树立起区域教育新标杆,彰显福清教育的硬实力。这盘教育“精密棋局”,正为福清学子描绘出充满希望的未来图景。
“五育”融合结硕果
全面发展育新人
近年来,福清市以“五育”并举为核心战略,在艺术、体育、心理健康、科技教育等领域协同发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艺术教育成果璀璨。构建“赛事+展示+培训”三维美育网络,覆盖85%中小学校。近三年我市学生获福州市级以上文艺奖项超300项,其中,滨江小学合唱团代表福建省在全国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中勇夺一等奖,站上全国美育最高领奖台。
体育教育特色彰显。近年来,我市新增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3所、省体育传统校8所、省武术试点校4所,数量位居福州前列。竞技赛场捷报频传:音西中心小学斩获全国橄榄球赛亚军,福清侨中、福清二中包揽市排球赛冠亚军;全市培育各级体育特色校(园)116所,开发特色项目188个,获评国家级特色校50所;福清市先后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全国啦啦操实验区”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心理健康护航有力。近年来,我市积极创新构建“医教融合+校社联盟”模式,联合卫健部门开展多场心理健康讲座;创新开展校园心理剧评选,30个剧目将心理知识转化为沉浸式育人场景。
科技教育勇立潮头。龙山中心小学率先在全市课后服务中系统引入人工智能通识课,打造“未来课堂”样板。实验小学、玉屏中心小学入选科普示范校,德旺中学、福清华侨中学等7校成为福州市第二批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科技育人体系日臻完善。
多维发力之下,“五育”融合在福清校园结出丰硕成果,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夯实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当优质教育阳光普照城乡每个角落,当琅琅书声在崭新校园激荡回响,当“五育”融合的硕果挂满枝头,福清正以教育之笔,饱蘸民生情怀,擘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璀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