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向新、生活向美。近年来,福清始终锚定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的目标,以系统观念与运营理念为指引,高位谋划城市组团开发建设,科学统筹城中村与老旧小区的焕颜升级,全力推进城市提质扩容与功能完善。如今,城市“颜值”与“品质”持续刷新,人民生活的“幸福”砝码不断倍增。
组团发展 激发融城新活力
7月30日,福清市书立实验学校(福清市城关小学第三校区)正式揭牌,这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落成,为东部新城公共服务配套再添重要一笔。
作为我市“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东部新城规划面积约26.39平方公里,地处老城区东南方向,福清“母亲河”龙江穿城而过,将其分为龙山片区与龙江片区。
盛夏时节的东部新城,建设热潮处处涌动:全民健身园施工现场,钢结构加工与吊装作业正有序推进;猪母湾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已完成过半地形整理,服务建筑的下部基础结构顺利完工;福泽片区路网正开展管道、路基、桥梁及下穿通道施工,里美大道、北店路、北厝路等配套道路均已进场动建,编织起东部新城的交通脉络。
与此同时,万鼎世纪商业广场、昌荣商业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加速成型;来宝集团项目进入室内装修与景观施工阶段;10个总投资77亿元的房地产项目已落地动建;万华集团增光家园项目员工宿舍楼的14栋住宅全部封顶;多个商住项目主体施工快速推进,区域吸引力与宜居度得到全面提升。
“家门口的学校建好了,新建的山水大道又宽又平,去猪母湾湿地公园散步也方便多了。”三福龙景居民高杭宇的切身感受,印证着东部新城建设的民生温度。从拔地而起的教育设施,到四通八达的路网体系,再到触手可及的公园绿地,东部新城正以日新月异的变化,向着“创业新城,宜居福地”的目标稳步迈进。
高铁文旅小镇位于福清西部片区核心区,地处福厦高速西侧,北邻石竹山景区,西接东张水库,西南靠近灵石山森林公园,灵石山余脉延伸至规划范围内,控规总用地面积约167.57公顷。小镇规划实施西部文旅步道等84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61.4亿元。
经过多年持续推进,高铁文旅小镇已完成三福绿道、西部文旅游步道、龙江秘境步道慢行系统建设,云中漫步悬空栈道一期、二期项目,石竹山核心景区基础设施提升、真丰村征迁、高铁站周边道路等110项工作。
今年以来,小镇建设成效显著,已建成投用石竹山索道、东张镇云中漫步道二期项目、镜洋镇石竹山景区北大门改造、华金线除险加固项目等8个项目。预计今年内还将建成石竹山庄修缮工程、紫云宝塔及周边环境整治、东张宋窑研学基地建设、黄檗山龙潭景区配套设施、镜洋镇“润泽库区造福移民”产业提升等36个项目。同时,小镇正积极对接意向企业完善综合开发方案,加速推动“快车慢游”新地标从蓝图变为现实。
据了解,高铁文旅小镇的规划定位是以龙江为主轴、以石竹山为龙头、以高铁站为支点,撬动576平方公里的西部旅游融合发展。通过结合福厦高铁福清西站、龙江、石竹山,小镇将被打造成集交通枢纽、旅游服务、商业休闲、温泉度假、宗教禅修、康养居住、文旅地标等于一体的复合型高铁新区和城市IP形象,助推石竹山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引领带动整个西部片区旅游开发。
丹青妙手,落笔生辉。从规划蓝图到实景呈现,从点状更新到片区发展,无论是东部新城还是西部高铁文旅小镇,一个个“满格”推进的项目,不断勾勒出福清东西双翼的立体轮廓。
除了东西双翼,更多组团开发项目正在为福清绘就城市新图景:中央CBD商务活力持续迸发,环湾滨海新城蓄势待发……各组团优势互补、协同共进,共同谱写着福清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品质焕新 共享美好生活
城市更新之“新”,不仅是蝶变焕新的“新”,更是民心所向的“心”。福清同步推进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实现历史文化传承与城市更新融合发展、互促互进,让越来越多的老居民乐享“新生活”。
在石竹街道北前亭村叁福里商业街项目建设现场,砖红色的新中式建筑群已初具规模,5号、6号、7号楼已拆除脚手架,正在进行瓷砖铺设、排水系统安装等工作。这个总投资近2000万元的商业街区预计年底开街,将成为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城区的重要商业纽带。“以前这里环境杂乱,现在不仅道路整洁了,还建起了这么漂亮的商业街。”村民老陈感慨道。
北前亭村的蜕变,正是福清城中村改造的生动写照。去年,福清按照 “示范先行,逐步推广”的思路,将宏路街道石门村、大埔村,石竹街道北前亭村3个村列为城中村改造试点村。在石门村,设计师巧妙利用两棵百年古榕打造“榕门公园”,将卫生死角变为休闲空间;艺术化改造的礼饼店成了绝佳打卡点,对面还有供居民游客休息的口袋公园。大埔村则突出回族特色,建成民俗文化展示馆,让传统文化在更新中延续。
这些改造既补短板、优环境、提品质,又注重保留城市记忆。超过2万名居民直接受益,不仅感受到环境改善、“断头路”贯通、公园新建、停车场增设等直观变化,还享受到消防隐患消除、地下管网贯通、市政设施优化等隐形实惠。目前,各试点村一期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二期项目建设进度正加快推进。
城市建设的温度,往往藏匿于街巷的方寸之地。向高社区及后埔街社区的楼巷道曾是社区治理的“老大难”问题,由于建设年代久远,道路狭窄、环境脏乱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居民。随着玉屏街道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推进,整个巷道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扩容提升,原本狭窄的空间变得宽敞整洁;巷道两边6米线以下的墙面做了精心装饰,同时增设了停车位和非机动车棚。“经过改造,不仅小区外在形象变好了,而且看着规整有序,感觉特别舒服。”居民林阿姨难掩喜悦。
自2020年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以来,福清已完成76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建筑面积超165万平方米,这场“微改造”为超1.4万户居民带去了生活的“小确幸”。
从东部新城的塔吊林立到高铁文旅小镇的游人如织,从城中村的华丽蜕变到老旧小区的焕然新生,福清以组团开发拓展城市空间,以有机更新提升生活品质,让城市生活愈发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