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工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定于7月25日召开。过去五年,福清市总工会始终锚定“服务职工、助力发展”双核定位,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引擎,在思想政治引领、产业工人改革、职工服务提质、权益保障深化、组织体系夯实等领域实现全方位突破,为福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的“工”字力量。与此同时,一份沉甸甸的五年“成绩单”也徐徐展开。
思想铸魂,奏响“听党话、跟党走”主旋律
五年来,福清工会始终将政治建设贯穿工作全过程,构建起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学习矩阵。累计开展 “职工思政课堂”800余场、主题班会3000余场,覆盖职工7万人次;精心打造“福清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正能量信息3000余篇,线上学习辐射14.7万人次。创新推出“百名劳模讲党史”“融匠逐梦”等特色品牌活动,其中68期工匠故事点击量突破226万次,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福清大地蔚然成风。
改革攻坚,锻造产业工人“硬核力量”
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福清工会以劳模工匠为标杆,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连续3年获得福州市优秀等次。期间选树全国劳模2名、省市级劳模19名、“福清工匠”180名,创建10家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功攻克技术难题52项,创造经济效益1300余万元。全省首个县级职工“三创”中心顺利建成,入驻团队达67支,带动就业600人次;连续4年举办的职工“三创”大赛吸引700个团队参赛,成为职工创新成果的“孵化器”。
服务暖心,构建“全生命周期”关爱体系
从职工“娘家人”的责任视角出发,福清工会织密织牢服务网络。累计筹集2300万元,推出“留融过年”“工会红”助力“开门红”“进百企、促规范、优服务、助发展”等系列暖工行动,覆盖职工超16.1万人次;医疗互助保障覆盖5.2万名职工;开设114个暑托班,惠及3217名职工子女,组织1.5万名职工参与疗休养。建成60个工会驿站,其中2处荣获全国“最美站点”称号,600场特色服务活动让户外劳动者“冷可取暖、热能纳凉、渴能喝水、急能如厕”成为常态。
维权增效,筑牢劳动关系“第一道防线”
创新推行“园区枫桥”机制,联动法院、人社等部门通过五方联动模式化解劳动纠纷213件;12351热线实现“接诉即办”,成功追回欠薪533万元,答复率达100%。广泛开展“安康杯”竞赛、普法讲座等活动,覆盖5000人次;为4万名高温岗位职工送去清凉关怀,职工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
组织扩面,激活基层工会 “神经末梢”
坚持以党建带工建,培育福耀玻璃等5家省级示范点;组建货运物流、外卖配送、快递等新就业形态工会联合会3家,吸纳会员4000余人。构建起“旗舰阵地+服务基地+驿站”三级服务体系,工人文化宫年均服务职工3万人次,“妈妈小屋”、职工书屋等阵地荣获全国、省级荣誉102项,实现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双提升”。
五年来,福清市总工会先后荣获全国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全总“县级工会加强年”试点等荣誉,2家驿站、1家职工书屋获得全国表彰。站在新的发展起点,福清工会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团结带领30万职工在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海滨山水城市的征程中,续写“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