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突发敏感事件的舆论引导
时间: 5月6日(星期四)晚上7:30
地点:市人民会堂
主讲人:卢承圣(福建省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省委外宣办、网络办副主任)
参加对象:市委学习中心组成员;各镇街党政主要领导及宣传委员;市直各部门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宣传系统有关单位(宣传部、广电局、侨乡报社)中层以上干部;市委党校全体教师
主持: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陈惠
内容:报告会从命题的意义、互联网网情的概况、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规律、如何改进和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如何提升突发和敏感事件舆论引导的能力水平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突发敏感事件的新闻处置与舆论引导。
一、命题的提出
1、突发性敏感事件产生的原因
背景:经济发展的机遇期、文化思想的活跃期、社会矛盾的凸显期。
社会上存在的三仇心态:仇富、仇官、仇势(强强势群体)。
2、应对突发性敏感事件的基本原则
善解媒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
二、互联网网情的概况
互联网于1994年4月20日进入中国,此后互联网在中国发展趋势迅猛,时至今日,中国拥有网民达3.84亿人,成为互联网第一大国,但非第一强国,中国的信息量接近20%。
互联网的特征
1、互联、互通、互动。
2、无疆界传播。
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1、已知的远不如未知的。
2、网络发展的未来是怎样,怎么想象都不过分。
三、网络舆情热点的形成规律
网络舆情的热点分布
1、涉及到国家重大的政策法规的出台。
2、关系国家安全与民族利益的重大事件。
3、反映社会矛盾的突发事件、司法案件。
4、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
网络舆情的热点产生的原因
1、强烈的主观性使新闻报道出现偏差。
2、小报、小刊与互联网互动炒作。
3、非理性的判断推助三仇心态。
4、个别人、公司的恶意炒作。
倾向性事件突发问题产生的原因
1、政治性话题热议增多。
2网上网下互动联动增多增强。
3、当前敌对势力的渗入。
四、如何提升突发和敏感事件舆论引导的能力水平
原则:趋利避害,为我所用。
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
在关键时刻不失语把握话语权,掌握引导权;
别人说不如自己说;
被动说不如主动说;
一定时间说不如第一时间说(24小时内);
尽快说不如抢先说;
外行说不如内行说;
大家说不如专家说;
技巧说不如事实说(是啥说啥不等于有啥说啥或想啥说啥);
网络突发和敏感事件处置原则
快报事实、缓报结果、慎报原因。
网络突发和敏感事件处置要点
1、依法依规、有理有节;
2、周到服务、满足需求;
3、精心策划、注意细节;
4、组织协调、形成活力;
5、实事求是、纠错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