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新闻网讯8月21日(记者:高晶晶)近日,市第五医院(高山镇中心卫生院)胸痛救治单元成功完成首例急性心肌梗塞溶栓。
8月6日,一名55岁男性患者因反复胸痛到市第五医院就诊。该院急诊科接诊后,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召集所有当班医护人员迅速到位,参与抢救。胸痛救治单元副主任医师杨勇根据心电图判断患者为“急性ST抬高型前间壁心肌梗塞”,随即将患者心电图及病史上传至该院和福清市医院共建的胸痛中心微信群。福清市医院主任医师陈平接到消息后,第一时间给出溶栓加转运PCl的诊疗方案。根据方案,市第五医院立即对患者进行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等处理。在排除患者溶栓禁忌症,并征得患者同意后,对其进行TNK溶栓治疗。溶栓半小时及一小时的复查心电图,患者ST段明显回落,胸痛明显缓解,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溶栓成功。事后,患者被转至福清市医院,进行冠脉造影,进一步证实溶栓成功。
据悉,此次抢救成功得益于福清市医院与市第五医院的医共体建设。该举措连接起福清市医院与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镇、社区),大病不出县,疑难危重病再转诊”的就医新模式。
“以后,龙高片区的胸痛患者能够就近接受溶栓治疗,无需在就医路上浪费宝贵时间。”市第五医院主治医生林爱潘表示,急性胸痛在发病3小时内是进行溶栓的黄金时期,医共体建设能够给百姓带来的最大益处是争取抢救时间。据介绍,“福清市医院医共体高山分院”于今年6月在市第五医院正式挂牌。通过医共体建设,市第五医院的医疗技术、质量和服务能力可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