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本埠消息 >> 正文

多措并举 让苗儿在阳光雨露中成长

福清市教育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亮点纷呈

2020-08-18 15:06:16   来源:福清市教育局  

  2020年,我市认真贯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落实中央和省市文明办的工作部署,创新工作思路,持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造就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立德树人,新时代弘扬新风尚

  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418所中小学不断强化措施,点滴渗透,努力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发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读本》24万册,各校强化德育课、班团队会课、国旗下的讲话,利用板报、节日小报、宣传橱窗、广播站、学校网站、LED 显示屏、QQ 群、校讯通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有效传授给学生,把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贯穿到学科教育的始终。

  实践养成,好活动锻造好品德

  教育与实践相得益彰。各校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组织开展762场“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73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319场学雷锋志愿服务、“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全市418所中小学结合清明、六一、七一、十一、“10.13”建队节等重大节日,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广泛推荐宣传先进典型。形成了人人争当“新时代好少年”,人人学习“新时代好少年”的浓厚氛围。利用展板、文化墙、社区宣传栏等开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学习教育活动,举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儿童书画现场赛,发动了全市中小学、幼儿园5810名少年儿童参与。

  凝心聚力,好习惯涵养新高地

  抓常、抓细、抓长是最好的做法。我市常态化推进“开学第一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活动以及七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学校覆盖率达100%,参与师生21万余人次。玉屏中心小学的《玉小习成6+1》优秀做法让习惯养成“摸得着、看得见”,福清侨中等4所学校成为福州市青少年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基地校,形成“可行、可评、可操作”序列化体系。

  劳动光荣,好平台展示好品质

  各校强化劳动精神、劳动观念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193所有条件的中小学已开辟专门区域,为展示劳动教育成果搭建多元平台。实验小学组建了劳动最光荣的特色教育研学基地,龙山中心小学的“百草园”、城关小学空中百草园、霞楼小学的“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已成特色,元洪附小的“劳动创造幸福”项目列为2019年省级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城关小学《“百草园”劳动特色教育研学基地》和元洪附小《劳动创造幸福》选送福建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特色项目。

  给力心灵,好抓手培育好韶华

  2020年,结合疫情防控,各校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凝聚起心理防护的强大合力。全面排查6大类的学困生2867人,精准建立工作台账,专人负责,全程跟踪。入户走访了1926个特殊生家庭,电话网络联系了941位家长,疏缓亲子矛盾。与1.27万个留守儿童家庭建立沟通机制,帮助学生摆脱困境,促进成长进步。

  我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致力于专业化、公益性的心理健康辅导服务,走进34所中小学校开展了28场“公共文化服务校园行”心理健康专题活动,16场中高考考前心理辅导活动。2020年,分8期推出了“如何培养孩子的七大能力”、“如何与神兽打交道”、“看见孩子—亲子沟通”等一系列空中课堂,受益家长达12.3万人次。

  措施有力,好机制营造好环境

  我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印发了安全攻坚行动、安全专项整治、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等文件,切实完善安全工作管理体系。市教育局联合相关单位开展了50场次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进行全面检查,整顿学校周围占路经营、乱设摊点,学生和家长对校园周边环境满意度逐步提升。

  加强基地建设。全市所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文化场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形成一个中心,两大研学营地,三条实践线路,七大教育场馆和40个青年之家服务平台,为未成年人参与社会实践,提供广阔舞台。

  开展关爱帮扶行动。高度重视困难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成长,筑牢家校共育防线。2020年,两次通过新媒体推送《致家长和学生一封信》,以生命教育为主题,覆盖到21万多名学生和家长。各校共举办157场生命教育主题讲座、36场生命教育主题团体辅导,推送了9节空中课程。分三个阶段策划举办“开学第一课”,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教育、生命教育、政治教育。

  打造清朗校园网络文化。所有学校通过LED显示屏、宣传栏、板报、校园门户网等途径宣传文明上网,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宣传信息达到2289条,组织开展主题班会课和国旗下讲话836场,制作手抄报15000份,发放《“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致家长一封信》和签订《文明上网,绿色上网》承诺书共计40万份,通过“大手拉小手”的形式,引导家长陪同孩子收看网络安全视频课程,对孩子进行网络安全教育。

  开展关爱帮扶行动。高度重视困难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成长,筑牢家校共育防线。2020年,两次通过新媒体推送《致家长和学生一封信》,以生命教育为主题,覆盖到21万多名学生和家长。各校共举办157场生命教育主题讲座、36场生命教育主题团体辅导,推送了9节空中课程。分三个阶段策划举办“开学第一课”,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教育、生命教育、政治教育。

  打造清朗校园网络文化。所有学校通过LED显示屏、宣传栏、板报、校园门户网等途径宣传文明上网,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宣传信息达到2289条,组织开展主题班会课和国旗下讲话836场,制作手抄报15000份,发放《“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致家长一封信》和签订《文明上网,绿色上网》承诺书共计40万份,通过“大手拉小手”的形式,引导家长陪同孩子收看网络安全视频课程,对孩子进行网络安全教育。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