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新闻 >> 正文

2021年以来福建城镇新增就业累计237.54万人

2025-09-10 08:38:59   来源:福建日报  

9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会上介绍了“十四五”期间(2021年~2025年),福建省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情况。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这五年,福建将就业工作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服务精准、管理科学的“一盘棋”联动体系。“十四五”以来,全省城镇新增就业累计237.54万人、调查失业率均保持在5.5%目标线以内。同时,统筹近30亿元用于援企稳岗,筹集80多亿元就业补助资金支持就业创业,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为企业减负313亿元。

这五年,全省构建起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强化就业困难人员个性化援助。“十四五”以来,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72.64万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4.69万人。

这五年,福建深化改革兜底线,推动社会保障可感可及。至2025年7月底,全省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基金累计结余1940亿元,组建全国首个“社保规划师”队伍,首创“AI社保规划师”服务,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451万人,比“十三五”末增加662万人,打造社保服务标准化社银合作新模式和15分钟社保便民服务圈,“就近办”网点达953家、“全程网办”量超4000万笔,80%的高频事项实现“全省通办”。

这五年,福建引才育才工作同样可圈可点。目前,全省专技人才达326万人,技能人才达761.8万人。推荐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39人,遴选“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47人,设立博士后“两站一基地”478家,累计招收博士后5294人,认定省级高层次人才11422人、工科青年人才8589人。

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事关劳动者权益维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五年,福建出台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十五条措施,开展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推动各地成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服务中心,推广使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指引指南。(记者 林晗)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
推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