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新闻网7月29日讯 7月中旬的上迳镇,田野间稻浪翻滚、金穗飘香,6000余亩早稻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轰鸣的收割机穿梭在稻田里,满载稻谷的车辆往来穿梭,处处洋溢着盛夏丰收的喜悦,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景图在乡间田野徐徐展开。
在土堡洋水稻种植基地,两台大型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金色稻田中来回穿梭。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沉甸甸的稻穗被整齐卷入机身,脱粒后的稻谷源源不断涌入机仓(如图),不一会儿就装满了一旁等候的运粮车。站在田埂上,种植户林民专望着丰收的景象满脸笑意。“今年承包的1500多亩稻田真是赶上了好年景!”他说,今年水稻开花授粉关键期成功避开降雨,加上田间管理到位,早稻长势喜人,预计亩产可达1500斤,比去年增产100多斤。
机械化作业成为丰收季的 “好帮手”。林民专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机械收割一亩田只要四五十元,效率还高,一天能收几百亩;要是雇人工,一亩得花两三百元,还赶不上农时。”机械化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让丰收的稻谷能够及时颗粒归仓。
在洋中村的稻田里,种植户陈家和正指挥着收割机有序作业。为确保稻谷干燥度和品质,他摸索出一套“看天收粮”的诀窍:每天清晨观察稻叶露水情况,待阳光晒干水汽后再开工。“水稻必须干透才能收割,通常要在9点前完成。”陈家和告诉记者,他承包的600多亩早稻,预计亩产1200斤至1300斤,眼下正加紧进行收割。收割后,他将着手下半季轮种,计划种植包菜、花菜、莴笋等应季蔬菜。“这样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保障市场供应,实现‘田不闲、粮满仓’。”陈家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