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片风叶转动海上“新”潮
走进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
作为新型清洁能源,海上风电涉及哪些产业?海上风电如何向“新”向“绿”?8月8日,记者跟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走进位于我市的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近距离探访三峡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了解海上风电的建设与运营,挖掘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讲好“三福之地”绿色发展故事。
站在沙埔镇的牛头尾码头往远处眺望,一碧万顷的海面上矗立着59座风机,形似风车,色若白羽。风机的三片风叶将台湾海峡吹来的风转化为电,产生的电能通过海上升压站升到220千伏后,再从海底电缆输入电网,送到千家万户。这些风机不仅为福清乃至全国的风电产业带来了新的动力,也在全球风电技术的发展中展示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奋楫争先
科技“新”潮积蓄发展活力
聚力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条。作为我国首个全产业链海上风电产业园,三峡产业园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约40亿元。该园引进了金风科技、东方电气、江苏中车、水电四局和丹麦艾尔姆等国内外风电装备巨头企业,形成了风力发电机、风机结构件、风机总装、叶片生产等完整的全产业链生产格局,实现了风电装备批量化生产,其产能、产量、技术水平等均位居全国之首乃至世界前列。
近年来,产业园陆续成功下线艾尔姆107米超长叶片、金风科技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东方电气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等,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海上风电科技创新聚集地。
“一台16兆瓦的风电机转一圈预估可以发34度电,一年可以发6600万度电,可供3.6万户三口之家使用。”福清海峡发电有限公司电力运行部副经理王家彬告诉记者,从最初的6.7兆瓦,到如今的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下线,大国重器频频“上新”,产业园内的风电机组制造技术持续迭代升级,不断刷新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纪录,实现了我国海上风电装备国产化制造能力的持续提升与创新突破。
2023年6月2日,由东方电气与谢和平院士团队联合开展的全球首次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海上中试在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获得成功。这是全球首次实现海水无淡化制氢,东方电气将结合海上风力发电技术,将取之不尽的海水资源变成源源不断的氢能,未来或将改变全球的能源开发路径。
绿色低碳
生态“新”潮释放发展动能
科技支撑,动力向“新”;低碳转型,底色向“绿”。作为三峡集团和福建省的战略合作项目,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在规划设计时即融入低碳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利用福清优越的风资源和良好的光资源,建设集屋顶光伏系统、风机系统及智能控制一体的智能微网项目,为企业提供绿色清洁能源,成功将产业园打造成为一个自发自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绿色低碳”园区。
产业园智能微网项目全部投运后年平均发电量为536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省标煤近6590吨,减少碳排放量约3.8万吨,通过风、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等实现园区的“碳中和”目标。2021年5月,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正式获得由北京绿色交易所颁发的“碳中和”证书,标志着该产业园率先实现碳中和,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工业园区。
受台湾海峡‘狭管效应’影响,福建近海年平均风速达8至9米每秒,海上风电年均利用小时达到3500小时以上。据介绍,截至目前,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已累计发电超5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消耗约157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383万吨。2023年,三峡福建区域海上风电场发电量达25.55亿千瓦时。
乘风破浪
产业“新”潮增强发展后劲
产业向“新”精进,发展逐“质”攀高。“之前风机的主轴、齿轮箱等主要的零部件需要进口,到了16兆瓦、18兆瓦的风机,主要零部件全都实现了国产自主替代。
目前,三峡产业园已建成投产福清兴化湾一、二期,长乐A区、平潭外海及漳浦二期等一批海上风电项目,待建莆田DE区项目。其中,兴化湾一期风电场是全球首个国际化大功率样机试验风场;兴化湾二期风电场是亚太最大10兆瓦样机投入使用的首秀之地,标志我国海上风电事业真正进入两位数时代;长乐A区风电场是我国首个双“40”(水深40米、离岸40公里)风电场,10兆瓦风机实现批量投产,16兆瓦样机率先示范应用,为海上风电向深远海进军提供了宝贵经验;漳浦二期风电场是全国第一个批量化使用16兆瓦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的项目,也是国家能源局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的依托工程。
向海图强,御风而起。海上风电技术从“跟跑”“并跑”,到现在“领跑”世界。下一步,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将致力于把产业园打造成一个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链出口基地,实现“立足福建、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