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冲刺“开门红” 企业奋力“加速跑”
——我市坚定打好组合拳,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春节期间,当人们还沉浸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中,位于融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福融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工地上却热火朝天,110名工人加班加点赶进度,确保第1条生产线9月投入试生产。
作为丝路海港城建设的省市重点项目,福融新材料产业园总投资42亿元,将引进8条世界最先进的BOPP/BOPE薄膜生产线,力争打造全球最大的集智能制造、智慧供应、工业互联网于一体的塑料薄膜生产基地。
春节不停产的万华化学福建工业园、正太新材料、冠捷电子、福耀玻璃、福清核电、新福兴玻璃等企业也是一派繁忙景象,企业还出台优惠奖励措施,稳用工、保生产,奋力实现2022年“开门红”……
冲刺“开门红”的底气来自我市积蓄的强劲势能。2021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14.04亿元,比增10.6%,增速排名福州第一。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23.81亿元,比增6%,增速为近20年新高。其中,畜牧业生产表现亮眼,比增20.7%。
龙头带动,集聚产业效能
全国首个“碳中和”工业园区——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发展风生水起。园区汇聚了金风科技、东方电气、LM、江苏中车、中水电四局等海上风电产业知名企业,项目全部投运后,年平均发电量将达5360万千瓦时,可满足产业园内的用电需求,帮助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
集约发展、“链式”发展是推动江阴港城经济区稳健成长的重要因素。依托龙头企业万华化学的技术优势,江阴港城经济区正在谋划一盘延链补链强链的新棋局:在园区西部,布局异氰酸酯产业链一体化项目;在园区东部,布局碳二、碳三及下游精细化学品、聚氨酯树脂等项目。同时,在产业链上下游,正在洽谈引进大型煤气化项目及深加工项目。上下游联动,全产业链布局,将助力千亿级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加快崛起。
在融侨开发区,创新发展成为共识。福建福融新材料有限公司发布了8微米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填补了国内10微米和12微米产品轻量化发展空白。福耀集团与北京大学鄂维南院士团队、清华大学刘云浩教授团队联合启动数字智能制造合作项目,共同推进汽车玻璃智能制造项目的创新研发。
扭住园区“牛鼻子”,实现产业发展蓬勃向上。我市牢牢把握融侨、江阴、元洪、蓝园四个经济园区“顶天立地”的独特优势,以园区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项目引进、落地、投产。与此同时,紧扣扶引龙头强链,壮大京东方、万华等龙头;紧扣项目驱动壮链,推广“链长制”“群长制”等模式,引进科麟环保等20个、总投资660亿元的产业链项目;紧扣技改升级补链,对接新型材料等国际品牌,深化落实企业“上云”“数字·绿色”技改等行动,在引导产业创新升级中补齐链条。
三产发力,迸发消费活力
1月22日晚,全省首个乡镇夜色经济示范街区在龙田镇开街。龙田镇充分挖掘本土特色,丰富夜间消费业态,将文化、创意等元素融入街区改造提升,让老街区“美”起来、“热”起来、“火”起来,成为福清消费“新热点”、新晋“网红地”、夜色“新名片”。
在三产驱动上,我市向来是不遗余力。2021年,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624.79亿元,比增12.5%,增速排名位列福州市第一位。值得一提的是,三产拉动全市GDP5.5个百分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2.2%,成为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点。
龙头强,产业兴。2021年,我市深入开展“扶持龙头壮大产业”等专项行动,以万华化学集团、京东方科技集团等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为龙头,延伸拓展产业链条,促进上下游项目集聚,积极创造产业发展、集群汇聚的“强磁场”。据统计,2021年,我市纳入福州市“扶持龙头壮大产业”专项行动的第三产业企业达10家,全年累计完成销售额263.2亿元,增速达192.1%。
与此同时,我市还通过制造业主辅分离“百日攻坚”、“小升规”等专项行动,全面推动商务领域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0.19亿元,比增18.7%,新增商贸业企业共计86家。其中,月度新增27家(包含15家电商企业),企业完成社零42.69亿元,拉动限上社零增长17个百分点,成为我市社零增长的主要动力。
服务带动,企业干劲十足
在江阴港城经济区内,总投资50亿元的思嘉新材料科技产业园项目正抓紧建设。该项目将大量利用万华化学福建产业园的PVC、MDI、 TPU等化工新材料,建设全球最大规模空间气密新材料智能制造基地。
思嘉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建设能取得快速进展,得益于我市推出的 “预审查”机制。该机制在土地报批的同时,开展施工前各项审查,为项目建设争时间、抢速度,实现“土地取 得之日,就是施工许可之时”。
得益于“云审批”“云代办”等服务,市行政服务中心牵头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和交易中心等部 门,为天辰耀隆项目土地证办理扫清障碍。企业负责人对此赞不绝口。
给予企业最高规格的“服务”,我 市自有一套好“做法”。为推动项目提速、企业增效,我市紧扣“政务服务 不出园区”要求,推进机构下移和人员下沉,设立3个行政服务中心园区分中心和1个代办点,下放企业开办等九大类审批事项,极大提升园区审批效能,并采取“小分队”等模式,让工作人员到园区一线协调服务,做到 “园区吹哨、部门报到”。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带动企业提质增效的做法我市还有不少。突出区镇联动,策划实施水电路气热、生态环保、医疗教育等128个、总投资200亿元的配套项目,并探索规划、建设、服 务、治理等一体化管理机制;通过争取债券支持、放大资产价值、做好银企对接等,帮助企业增强融资能力。 为突出创新赋能,我市还广建平台,不但引进厦门大学科技园(福清) 科技创新中心、元洪食品学院等,促进园区产学研用对接,还围绕中印尼“两国双园”、江阴丝路海港城等平台,培育供应链金融、离岸金融等新业态,探索设立金属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鏖战正酣促发展,奋力冲刺“开门红”。福清核电6号机组投产后,一季度预计新增产值7亿元;华电福清海上风电项目建成投产,一季度预计新增产值2亿元……政策优、保障稳、干 劲足,今年一季度,预计我市规上工业产值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带动经济发展继续稳中有进、稳中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