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头条推荐 >> 正文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成就百姓“大幸福”

——我市民生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2020-10-23 10:56:23来源:福清新闻网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成就百姓“大幸福”

  福清新闻网10月23日讯 (记者 滕端钦) 生活有保障,才有幸福感——这是群众最朴实的心声和期盼。

  群众的期盼就是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近年来,我市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保障问题,以切实可行的措施筑牢百姓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弱势群体的福音

  “医生,这个孩子可能患有先天性听力问题,您给看看。”这是市残联组织医务人员上门,时常为残疾人提供医疗救助的一幕。

  疫情期间,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与镇街干部一起,将近10万只的口罩分发到8900多位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和散居孤儿手上,做到防控疫情一个都不能少。

  我市成立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残疾人实现“造血”功能。

  实施贫困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助残工程、建立辅具适配站、残疾人社区康复站······一项项改善特殊群体生存状态的措施都实实在在落地,让他们过上了有保障的幸福的生活。

  这是我市建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特殊困难群众帮扶服务工作机制,实现“底线兜住、边缘扶助、急难稳住”的总体目标的生动写照。

  为此,我市不断完善困难群众巡访机制,健全主动发现网络,发挥镇(街)和村(居)干部的主观能动性,深入辖区开展定期巡访、排查,并帮助有困难的家庭或个人提出救助申请,做到“应保尽保”。同时,强化民政、扶贫、医保、残联等部门协调联动,形成政策合力,统筹利用好各类社会救助帮扶资源。

  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已发放80户就业创业扶持补助金40万元,发放282名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补助金56.4万元,为465户“一户多残”发放补助金83.34万元。将社会弱势群体继续纳入年度计划予以帮扶救助,进一步筑牢关爱弱势群体的保障体系。

  描绘最美“夕阳红”

  在江阴镇东井村农村幸福院里,老人们享用了美味午餐后,有的开始锻炼身体,还有的与志趣相投的伙伴“攀讲”,老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笑容。

  这种场景,也常常出现在宏路街道、江镜镇、阳下街道等镇街的农村幸福院里。这是我市聚焦老年群体,高度重视,创新推出农村幸福院“3+N”服务模式,取得的成就,实现了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为”的社会目标。

  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累计建成农村幸福院348家,实现运营334家,幸福院覆盖率从2017年度的29.68%提升到79.45%。

  此外,我市还按照“9073模式”,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截至2019年底,全市各类养老总床位数达到10406张(含社区养老),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达到46.54张。

  生命公园留下文明

  不设墓碑,不垒坟头,生者与死者和谐共处,生命在青山绿水间延续。生命公园留给子孙后代一片绿水青山。

  生命公园建设作为我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之一。为了让群众理解、接受生命公园理念,我市积极做好“引”的工作,各镇(街)、村(社区)充分发挥乡贤促进会和有威望乡贤的作用,并通过宣传单、电视、广播、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宣传生命公园建设的意义,引导广大群众转变传统殡葬观念,树立文明、节俭、绿色、节地的殡葬新风。同时,我市还坚决做好“堵”的工作,通过完善“美丽福清监督平台”功能,运用科技手段,加大对违规坟墓的巡查力度,有效“堵”住乱建滥建坟墓问题。此外,还通过推行丧葬惠民政策,分布实施生命公园建设,倡导草坪葬、树葬、花葬等生态葬法等方式。

  如今,在我市,“生命公园”已然成为一种新风尚。截至目前,我市7个镇(街)143个村(社区)计已基本建成25个生命公园,覆盖31个村,另有63个生命公园正在动建,覆盖69个村。

  民生改善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群众从中获得的红利,幸福感倍增。即将进入“十四五”,福清百姓将畅享更高质量的和谐幸福生活。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