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科普专栏 >> 正文

疫情会影响人类心理20年?专家这么说…

2022-05-08 10:51:42来源:中国新闻网

居家办公、线上教学、非要不外出……当前,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下,隔离封控中的人们难免出现不良情绪甚至心理问题。

根据世卫组织报告,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增加了25%以上。“心理防疫”已然成为抗击疫情的另一个“战场”。

情绪低落、失眠暴躁

居家的我是病了吗?

进入5月天气热了起来,住在上海杨浦朋友家的苗苗这周终于能下楼走走了,原本是来上海探亲,一来就是两个月。

“之前每天憋得喘不过气,还经常莫名其妙发脾气。”烦躁的情绪已经困扰了苗苗很久。“好想看花,想坐车,想出去。”

隔离在家的许多人都有和苗苗类似的想法,从外地回到北京朝阳的田辉一个月都在居家办公。“开始的时候作息很混乱,每天睡不着,感觉做什么都很无聊。”田辉在最初隔离的日子里,每天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和朋友、家人打电话,“什么都聊,就是单纯想说话。”

哈尔滨医科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主任杨艳杰表示,这是突发公共事件中人们出现的“应激反应”,它包括疫情本身带来的情绪性应激反应,如抑郁、焦虑、恐惧等;“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人们被要求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时,其活动空间被固定,行动被限定,社交受影响,也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3月2日,世卫组织发布报告称,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患病率增加了25%以上。

随着疫情形势变化与长期居家隔离,在担心被感染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出现了巨大变化。不少人也因此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急躁、恐慌等负面情绪。

疫情影响人类心理健康20年?

杨艳杰表示,在应激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会出现短暂的情绪反应,比如轻度的焦虑、恐惧或是抑郁。

焦虑的主要表现包括焦躁不安,紧张,过度担心,严重者会出现胃胀胃痛腹泻、心动过速、胸闷气短等症状。抑郁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失去目标感、甚至失落、绝望;而恐惧则主要包括过度警觉,害怕,非理性行为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抑郁或焦虑情绪并非是患有精神疾病。目前大部分居家隔离的人出现的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只是一种症状,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

有人说“疫情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要持续20年”,对于这一说法,杨艳杰表示,一般来说多数人的应激反应都是轻微、短暂的,随着突发公共事件的态势转好或者结束,这些症状也会减轻或消失,多数人是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慢慢恢复的。

专业提醒,当然也有少数人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如果出现心境低落、兴趣下降、心慌烦躁、失眠或者反复出现自杀意念等,持续时间达到两周之久,通过自我运动、放松等方式无法缓解,可能出现了抑郁症或者焦虑症等,需要及时到专业机构进行诊治,接受心理治疗或者药物治疗。

疫情会影响人类心理20年?专家这么说…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居家期间如何自我调节?

杨艳杰表示,避免出现应激反应的焦虑、抑郁等情绪,要调整认知、保持适当运动、作息规律、更重要的是要坚定信心。

要识别自动思维,慎重归因,带着过度悲观的情绪去大量阅读负面报道,容易陷入不合理认知与恐慌情绪之中。既看到疫情严重的一面,同时更要理性获取政府发布的官方信息,不信谣、不传谣,坚定信心。

当感到自己情绪过度焦虑、易怒,入睡困难时,可通过练习“448呼吸法”(吸气4秒,屏住呼吸4秒,最后呼气8秒)、“正念冥想”放松训练等身心调节方法,转移注意力,关注当下,调节焦虑、紧张、恐慌情绪。

此外,专家提醒,要时常通过电话聊天、写日记、网络社交媒体等途径增强联系,获得来自家人与好友的支持,必要时可以通过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来进行调节。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外出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每天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不出门也可以在家做瑜伽、力量训练等运动,改善情绪,提高自身免疫力。

“运动真的是会让人放松一些的,”苗苗也表示,“最近跟着刘畊宏跳操,动起来就不会那么心烦了。”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