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评试点工作总结

2010-12-03 16:53:18

福清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

(2010年7月6日)

  在4月下旬省双拥共建办组织召开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评试点工作会议上,确定把我市作为此次全国考评试点单位之一。根据省里部署要求,我市于5月初开始组织开展双拥考评试点有关工作,按照准备、自查、迎检、总结等四个阶段组织实施。2个多月来,在省和福州市双拥办的精心指导下,在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建立试点机构、学习考评标准、制订实施方案、分解落实任务、制定问卷调查计划和宣传发动、部署协调、自查自评、整改落实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目前已顺利完成了准备阶段到检查验收阶段的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是:

  一、强化领导,提升认识,试点工作有序有力开展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评试点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社会性、群众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坚强的组织领导、有效的工作机制、强大的工作合力才能确保工作有效落实。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受领试点工作任务后,市双拥办于5月初将省里有关会议精神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作了专题汇报。福州市委常委、福清市委书记陈大强和市长陈伙金就试点工作分别作出批示,要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提高认识,按照省考评试点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高标准完成试点任务,向省里递交一份合格答卷。随后,市里迅速召开了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上级有关部署文件,理解上级部署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突出“三个认清”,即:认清作为先行试点单位,是为即将开展的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评工作摸索路子、积累经验;认清被选定为考评试点单位之一,是省市各级领导的信任和重托;认清这次考评试点是进一步推动我市双拥创模工作再上新台阶的重要契机和抓手,提升了各级各部门领导对考评试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了抓好试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为确保试点工作有序运作,市里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德玉同志任组长,军地分管双拥工作的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及各镇(街)镇长(主任)为成员的考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成立福清市开展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依托市双拥办挂牌成立了试点工作办公室,组织协调考评试点日常性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召开协调会,及时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针对省督导组检查时提出的要求,及时召开整改协调会,研究整改落实措施,及时督导整改,确保了对试点工作的强有力领导。

  三是强化工作职责。考评试点工作涉及多个领域、多个方面、多个环节,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试点工作中,我们注重强化领导责任制和问责制,不断提升军地各级各部门领导重视程度。5月中旬,市里专题召开由党政军领导、有关部门、基层群众和部队官兵代表参加的考评试点工作动员大会,明确任务,区分责任,要求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切实把考评试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按照试点工作职责分工,及时将考评试点工作各项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做到定领导、定责任、定进度,把每一项任务落实到个人,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

  四是做好保障工作。为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注重在搞好试点办人员、经费、设施保障上下功夫。专门从市委宣传部、人武部、民政局各抽调1名业务精干的人员到试点办公室集中办公,并临时抽调73123部队政治处副主任到试点办协助工作,共同负责协调开展考评试点各项工作。市财政专门划拨30万元资金作为试点专项经费,从经费方面确保了试点工作有效运行。在试点实践中,我们切实体会到,只有提升思想认识,才能增强各级各部门开展试点工作的主动性;只有强化组织领导,才能提高试点工作的力度;只有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度,才能有效保证试点工作的质量;只有强化运行保障,才能确保试点工作的有效推进。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双拥创模氛围不断浓厚

  从总体看,近年来在省和福州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双拥创模的热情比较高,各项双拥共建工作开展的也比较扎实。承担全国双拥考评试点这一重大任务,对我们的舆论宣传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更好地搞好考评试点工作的宣传,使之成为全市广大军民的自觉行动,我们在落实《考评标准》硬性要求基础上,大力进行宣传造势,在全市广泛开展了学习宣传新办法、新标准活动,努力把双拥创模工作聚焦在新办法、新标准上。

  一是充分发挥市属新闻媒体宣传主渠道作用。积极协调福清电视台、福清广播电台和《福清侨乡报》等主流媒体,对《管理办法》和《考评标准》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围绕我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评试点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精心组织策划,制作考评试点专题片,努力动员军地双方、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营造浓厚的考评试点和双拥工作氛围。

  二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舆论导向优势。在福清市政府网、福清新闻网上开辟考评试点工作专栏,及时通报考评试点进展情况,普及双拥知识,展示近几年来我市双拥工作取得的成效;我们还通过手机短信、网上互动等方式,广开言路,尽最大可能了解社会各界对我市双拥工作的评价、对新《管理办法》和《考评标准》的意见建议,极大地提高了全市广大军民对考评试点和双拥创模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三是充分挖掘各镇(街)的传统宣传优势。指导各镇(街)利用宣传栏、墙报、广播站等途径登载宣传新《管理办法》和《考评标准》,通过张贴双拥宣传广告、标语和组织双拥共建成果图片展等方式,扩大了宣传覆盖面,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市民和驻融部队官兵对考评试点和双拥创模工作的知晓率。

  四是充分调动驻融部队的自身宣传优势。各驻融部队充分利用自身舆论宣传手段,依托部队黑板报、食堂小广播、部队局域网等宣传途径,组织官兵深入学习新《管理办法》和《考评标准》,努力领会考评试点工作精神,广泛宣传双拥创模活动的重大意义,引导官兵积极投入到考评试点和双拥创模各项工作中去。在试点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到,试点工作要落实到位,离不开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军民的积极支持和参与,而要获得这种支持和参与,必须要靠强有力的深入的宣传来广泛动员,来提升广大军民的双拥意识,以形成自觉支持和参与双拥考评试点工作的行为。

  三、完善机制,着力落实,试点各项工作扎实有效

  双拥试点工作能否扎实进行,关键是看标准是否细化到位,责任是否区分落实到位,考评机制是否科学有效。在试点工作中,我们着眼于完善机制,认真制订实施方案、分解落实任务、及时指导督促、注重效果评估,确保了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认真制订实施方案。根据省双拥共建办印发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研究制定了福清市考评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考评标准、梳理实施方法、强调重点事项、划分实施步骤和完成工作任务阶段性时间,并以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名义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考评标准》印发市双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各镇(街)。在拟制考评试点实施方案过程中,我们还积极征求上级双拥办和相关部门的意见与建议,使得实施方案更加科学、具体,便于操作,为试点工作有序展开提供了强有力指导。

  二是注重考评标准细化分解。在认真学习研究《福建省贯彻<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评标准>实施细则》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实施细则任务分解表》,将八项72条细化到具体单位,要求各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试点工作落实不到位、不及时的单位进行责任倒查。

  三是加强检查督导。在试点工作过程中,市试点办及时指导、督促各相关单位抓好工作落实,研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照细则任务要求逐条梳理完善。对已落实的工作,进一步巩固提高,使之更加完善;对基本落实的工作,迅速补缺补漏,以达到创模标准要求;对尚未落实的工作,市试点办及时督促整改落实,确保一项不漏。试点期间,省督导组两次莅融督导,福州市双拥办多次来融指导,市本级多次组织检查、自查,确保了试点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是注重效果评估检验。在试点工作中,我们既注重抓试点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的完成,更注重抓试点任务落实的质量。围绕考评标准中内容要求,通过征求各相关部门单位和驻融部队意见建议等方式,加强对效果的评估检验。对落实不到位、驻军不满意的工作,责令相关部门限期整改,使试点的过程成为落实考评标准、推进双拥创模工作的过程。通过试点实践,我们感到,只有坚持把责任贯穿始终,使“方案-标准-检查-评估”各个环节紧密衔结、有效落实,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试点各项工作落实的质量才有可靠保证。

  四、抓住重点,破解难点,双拥创模质量不断提升

  检验双拥创模工作的质量好坏,很关键的一条,就是要看在解决双拥工作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上,是否有突破、有成效。按照省里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在保持我市双拥工作特色基础上,我们突出贯彻落实好省委、省政府近三年来连续出台的3个拥军优属政策规定,紧紧抓住并努力破解7个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是进一步完善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为进一步健全退役士兵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结合我市实际,我们从培训场所、经费保障、推荐就业渠道等方面进行规范完善,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培训运行机制,以确保退役士兵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有坚强的政策保障。自2008年以来,我市相关职能部门与省退伍军人培训中心进行联系,共同举办了两期出国劳务培训班,共培训退役士兵421人;委托福建省民政学校对报名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30名退役士兵进行培训。与福清市人才服务中心联系,将2008、2009年退役士兵个人信息输入市人才服务中心信息库,无偿推荐就业。为进一步增强退役军人的社会就业竞争能力,更加有效地做好退役士兵培训工作,市民政局与市劳动局联合出台退役士兵培训长效机制,对2007年至2009年冬季退役未参加培训并愿意参加培训的退役士兵进行一次优惠职业技能培训,每人可享受一次1200元的培训补助。2009年2月,我们依托市职业技术学校与驻融73123部队在全国首创了“入营暨入学,退役即毕业”的现役军人职业教育模式,先后在中央台一套新闻联播、中央台七套、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福建日报等军内外媒体和人民网等20多家网络媒体广泛宣传,并在2010年全国双拥简报第2期上刊登,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目前这一做法已在全市驻军部队推广。

  二是健全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让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高,事关军心和社会稳定。几年来,在中央、省市多次调整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我市也多次调整提高了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试点前,我市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已略高于省定标准,但自然增长机制还不够完善,还不能始终按照年增长3%的机制进行递增。试点中,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市政府决定从2008年起对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按年3%递增地方补贴;对参战退役军人抚恤补助标准从2008年-2010年按8%递增地方补贴,2011年以后与其它重点优抚对象一样按3%递增地方补贴。经测算,仅补发2008年-2010年度递增的地方补贴一项,就需增加经费134万元。

  三是继续做好退役士兵重点安置对象的安置工作。我市对2009年以前的三期转业士官都给予工作安置,赢得了上级和转业士官的好评,成为我市双拥工作的一个亮点。2010年我市接收的退役士兵中属重点安置对象的转业士官14名,其中服役满16年的3名,服役满12年的11名。下一步,我市对2010年重点安置对象的转业士官还将争取继续给予安置工作,其余的城镇退役士兵按有关政策给予货币安置。

  四是提高未就业随军家属生活补助金标准。多年来我市没有调整提高未就业随军家属生活补助金标准,此项工作相对滞后。在省督导组指出后,相关部门已进行研究,市政府决定从2010年7月份开始将我市未就业随军家属生活补助标准从原来的每人每月150元上调到每人每月300元。目前我市未就业随军家属共有65人,补助标准调整到位后,每年要增加地方财政支出近12万。

  五是进一步推动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为进一步做好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根据省里拥军优属相关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一方面,积极鼓励随军家属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再就业培训,参与社会竞争;同时,积极支持部队立足内部条件解决随军家属就业。另一方面,坚持做到“三个优先”:优先安置部队正团级(行政)领导以上的随军家属就业;优先安置有工作随调或特别困难的随军家属;优先安置飞行员和三级舰艇主官和受到大军区级以上单位表彰、战时荣立三等功、平时荣立二等功、因战因公牺牲或致残(六级以上)、在船(舰)工作满10年以上的随军家属就业。同时,在随军随调家属参与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考时给予加分等政策性照顾,力争妥善解决随军家属就业问题,解除部队干部后顾之忧。2008年以来,我市共接收军转随迁家属2名,共有9名驻融部队随军家属对口安置到市行政事业单位工作。

  六是进一步保障军人子女接受良好教育。在保障部队干部子女就学工作上,我们坚持把接收驻融部队干部子女入学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针对驻融部队单位多的特殊情况,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负主责。市委、市政府在双拥会议中明确提出,对军队干部子女入学均以拥军方式接收,可以根据军人及家属的要求选择公办学校,给予优惠待遇,免收借读费,及时办理有关手续。近三年来,我们共解决部队子女到城关优质中小学就学43人,对在城关入学的部队子女由公交公司派出中巴车每天负责接送并做好签字交接。我们还在实验小学、城关小学成立了南京军区“军队干部子女教育管理站”,内部设置食堂、午休和学习场所,成为我市双拥工作一大特色。

  七是进一步搞好军转干部安置工作。近几年来,我们在军转干部安置上总体思路是:军转干部尽量安置到党政机关单位中。其中对营以上转业干部绝大部分都安排到市政府机关单位,连以下的转业干部绝大部分安排到乡镇级机关单位。对高原、海岛部队转业的干部以及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功臣模范军转干部,在职务安置上视情给予特殊照顾,同时鼓励军转干部自主择业。2008年以来共安置军转副团级干部6名,均在机关行政单位任部门副职,其中担任副团三年以上按正科职部门副职安排;安置营以下军转干部21名,其中自主择业1名,9名进入机关公务员队伍、11名进入参公队伍。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坚持这一做法,尽量多往公务员队伍安置,为军转干部提供更好的安置环境。通过考评试点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紧紧抓住并努力破解双拥工作中遇到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才能提高双拥创模工作的层次与水平,才能推动双拥工作上新台阶。

  五、着眼长效,注重协作,双拥创模运转更加科学有效

  近几年来,我们着眼于形势发展要求,着眼于双拥工作需要,努力在更高站位上谋划和推进双拥工作,力求为全市双拥创模工作提供长效保障。

  一是认真落实“五个纳入”。坚持把双拥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安排部署;把双拥工作的重点项目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集中力量实施;把解决双拥工作热点难点问题纳入各级领导的工作范围,全力攻坚克难;把双拥工作各项指标纳入领导干部的目标管理,严格兑现奖惩;把国防建设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按需拨付。

  二是始终坚持“五项制度”。⑴党政军领导负责制度。建立和完善由市委、市政府、驻融部队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的党政军“三位合一”的领导体系,并根据干部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双拥工作的组织领导坚强有力。⑵党委议军制度。坚持将军事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听取1-2次有关部队情况及双拥工作情况汇报,集中研究解

  决部队提出的问题和双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⑶军民共建制度。我们坚持把军民共建活动纳入市精神文明建设整体规划,注重发挥军地双方的优势,发动各共建挂钩单位开展“双向奉献”、“双向服务”活动,互办暖军心得民心的实事好事,取得明显成效。近三年来,受到省、福州市级表彰的双拥先进单位8个、双拥先进个人10名,涌现出了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福建省抗灾救灾功臣、福建省道德模范、一等功臣陈列周等一批双拥先进典型。⑷走访慰问制度。每逢“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都亲率慰问团走访慰问驻融部队,亲自过问和协调解决部队反映的问题。⑸情况通报制度。平时通过会议、走访、简报、军地协调会等形式定期进行通报,增进互信互联,重大情况及时通报。

  三是注重加强军地协作联动。坚持把加强军地协作联动,作为双拥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不断建立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军地协作联动机制。积极发挥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全市双拥工作的作用,动员军地双方共同参与双拥共建工作;充分发挥双拥办组织指导和联络协调职能,主动联系,服务上门,积极协调解决部队提请地方和地方提请部队帮助解决的诸多问题,增进军地团结协作,良性互动,确保双拥工作同步协调发展。在试点实践中,我们感到,双拥工作要确保质量并不断发展进步,必须拥有一套不断更新完善的运行机制作为可靠保障,以确保不因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变动而影响双拥工作,不因领导的个人性格爱好而影响双拥工作。

  在开展试点工作中,我们也认识到,由于试点工作时间短、任务重,我们还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省检查组莅融检查验收时也提出了一些整改意见,很多工作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一是试点工作宣传的广度深度还不够。在考评试点动员大会后,还有部分单位对此项工作反应迟缓;省督导组在督导中指出我市试点工作宣传力度还相对薄弱的问题后,虽然我们及时进行了整改,加大了宣传力度,但从总体看,全社会广泛参与并支持考评试点工作的热情还不够高,网络点击率偏低,双拥氛围还不够浓厚。

  二是围绕试点工作进行课题调研还比较欠缺。当前双拥创模和考评试点工作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很多,有的问题与矛盾还比较突出,但我们还没有很好地针对热点难点进行调研就仓促上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试点工作的针对性和质量效益。

  三是解决重难点问题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政府在推动社会拥军上力度还不够,双拥工作的社会渠道不多,协助部队搞好随军家属就业安置上下功夫还不够深,对参战军人和未就业随军家属生活补助上还没有完全到位,在影响制约双拥工作的一些重难点问题解决上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还没有成为各部门各单位的自觉行动,有时双拥共建工作还取决于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还缺乏有效的制约和规范。

  今后,我们将以这次考评试点为契机,针对在考评试点中所发现的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大拥军优属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动拥军优属各项政策法规的完善和落实,特别要按照省考评组在考评试点检查验收反馈会上提出的意见,立足高起点,着眼高定位,攻坚克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以更加扎实有效的举措,认真抓好整改落实,抓好巩固和提升,努力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以促进福清双拥创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明年福清市创建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奠定扎实的基础。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