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理论在线 >> 理论时评 >> 正文

五大热点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10-03-03 09:31:24来源:解放日报

  王虎  尤莼洁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7日闭幕。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格外引人瞩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明显成效,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过半,国内经济回升向好,但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十分复杂,明年又将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中国经济将往何处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怎样的政策信号?这样一个为明年宏观政策“定调”的会议,其实也牵动着许多老百姓的心。针对老百姓最关心的五大热点问题,记者请北京多位著名经济学家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行解读。

  专家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祝宝良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

  刘世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樊 纲 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汪同三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

  左小蕾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石晓敏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1 “4万亿”下半场怎么花?

  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

  祝宝良:经历了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虽然开始缓慢复苏,但外需很难恢复到原来水平,经济增长还是依靠政策性拉动。所以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先强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我相信在具体措施上,也会有一定的延续性,但也要看到政策的后半句,“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会议上同时也提到了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比如大家比较关注的“4万亿投资”计划,这本来就是一个两年的计划,在这两年内,“中央新增投资1.18万亿元带动总额4万亿元投资”,2009年中央约新增了4600亿元,留给明年的量还有6000亿元,该怎么花?去年提出主要的任务很明确,就是保增长,和金融危机下世界各国政府一样,我们也采取了很多非常规的刺激政策。今年经济形势好于去年,但未来经济结构深层次的矛盾可能会更加凸现。会议传达了这样的信号:在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块内容中,强调了要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投资适度增长的同时,“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这是一种平衡的智慧。这6000亿的投向应该会发生一些变化,临时性的经济援助恐怕会逐渐淡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央明确了明年财政政策的重点,是加大对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支持保障力度,增加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节能环保等方面和中小企业、居民消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支持重点领域改革,这表明宏观调控下的投资将进一步趋于完善结构调整、科技支撑和改善民生方向,培育带动新一轮经济复苏的新增长点。

  2 调结构会影响哪些行业?

  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并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刘世锦:这次金融危机对我们冲击最大的表面上是经济增长速度,但其实质是冲击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过去那种粗放的、外延扩张式的增长方式应该说是走到了尽头。未来,结构调整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其中既包括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也包括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新兴产业,值得关注的有两个亮点。一个是包括了“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地球”等概念在内的信息产业与物质生产和交换过程的深度融合。另一个就是由应对气候变化而催生的节能减排和新能源领域。与历史上其他技术革命发生时相比,我国在这一轮技术革命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对较小,拥有了一定技术储备,在少数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较为接近。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吸收新技术的潜在巨大市场规模,以及为新技术产业化配套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如果我们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轮技术创新机遇,积极面对和参与竞争,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抓紧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就很有可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并在某些领域与其并驾齐驱,或赢得领先地位。

  樊纲: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传统模式的增长,这可能形成某种路径依赖、思维定势。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节能减排来抑制过剩产能,加强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搞低碳经济试点,一些企业可能认为,搞低碳经济风险和成本是确定的,机遇和收益是不确定的,这正是问题的复杂性之所在。应该看到,低碳经济正在改变人们的价值观,而价值观又会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关键是在政策、机制上进行试验,通过政策、机制来激励低碳产业、限制高碳产业。这样做当然有成本和风险,但风险总是以一定的概率存在,概率的大小需要科学判断。在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已经开始赚钱、开始增加就业、开始形成庞大的市场,这是一个大机遇,我们不能错过。有些风险是值得冒的,如果现在担心风险而不作为,将来会有更大的风险。

  3 米啊油啊明年是否会涨价?

  对通胀预期加以“管理”,掌控好力度、节奏和重点

  祝宝良:明年最大的担忧还是通胀预期,一是国内的货币供应量相对比较充裕,二是全球流动性还是过剩,这一点在资产价格上已经有所体现了。

  另外一个挑战是产能过剩的压力比较大,一些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个别新兴行业产能也在过剩。这次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但调整的同时又必须保持增长,所以货币政策还是要适度放宽,但如果太宽松的话,通胀预期就可能变成现实,或者加快产能过剩的矛盾,如果收紧,经济又要下滑。

  关键要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保持经济合理的增长,在这个过程当中要调结构,同时又要防止通胀的预期变为现实。我们度过了中国经济最艰难的时刻,接下来的问题是思考和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长期以来存在的深层次矛盾。

  汪同三:过去一年来,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们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货币供应的规模比年初预计扩大了很多,货币供应量增长的速度超过以往,所以,明年我们必须防止因货币供应因素造成价格上涨,同时,由于国际上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输入性通胀的风险依然存在,会议提出对通胀预期要加以“管理”。而要管理好预期必须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要素,要掌控好力度、节奏和重点。中国社科院刚刚发布了《2010年经济蓝皮书》,根据我们的调查,从资金流动性来看,货币政策已非常宽松,但是从央行操作层面看,却相对紧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0年货币供给将继续保持适度宽松,但要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我认为在防止通胀预期的前提下,新增贷款增速不可过分减慢,宜保持在2009年60%至80%的水平上。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都不要过急变动,注意使用公开市场操作,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4 房价会不会还这样涨下去?

  建设中小城镇,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

  汪同三: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何为改善民生?就是要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同时,这也是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根本在提高居民收入,改革收入分配政策。在当前城乡二元对立的经济和社会结构中,谁的收入最低?肯定是农民。如何提高农民收入?城乡统筹发展是当前解决我国社会面临的根本矛盾的重要途径。将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都往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转肯定不行,必须建设中小城镇,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成本低,矛盾小。

  左小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重要内容,并提出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会流向城市,这样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他们的住房问题。现在要思考的是房价是不是合适。

  应该看到房价的上涨与GDP增速并不匹配,拉动的GDP不过6.6%,那不过是宏观经济中极小的一部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不仅有益民生,也能促使经济更健康平衡发展。房价普涨的一部分原因,是大量的货币供应流向了房地产而没有流向实体经济,对此,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除了强调货币政策宽松要“适度”外,也强调了财政政策的实施重点是民生和社会事业领域,解决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同时提出了明年要“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加强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棚户区改造”,这些都体现了缓解群众住房需求的信号。我的感受是,房价不应该再这样涨,否则就背离了政策的原意。

  5 对企业明年有哪些政策暖风?

  放宽市场准入,增强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活力

  石晓敏:历史经验表明,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制度保障。上世纪90年代末,我们之所以战胜了亚洲金融危机,是因为在此前后,我们推出了一系列大力度的改革措施,比如,以分税制为特征的财税体制改革,以大量职工分流下岗为代价的国企改革,以停止实物分房为标志的住房制度改革,以全力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为目标的加入WTO等,有了这些改革作铺垫,才使我们具有抗击风险的能力和实力。从全球的角度看,拉美和日本也曾经历了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但是由于在社会经济改革方面的滞后,一旦国际上发生不确定的危机和压力,不仅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停顿,而且还带来许多社会问题。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提出了三个方向,其中深化价格、财税等经济体制改革最为迫切,更长远的目标是进一步优化所有制结构,放宽市场准入,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就业、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只有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才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在复杂的形势前未雨绸缪。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