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理论在线 >> 中心组学习 >> 正文

学习参考资料2009年第一期

(总第13期)

2010-03-01 15:28:41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对做好当前农业农村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在近年连续发出5个加强“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基础上,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新形势下,中央制定的又一个重农强农的一号文件,充分体现了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是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有哪些亮点?今后我们应如何学习贯彻?本期的《学习参考资料》,让我们来一起来共同学习。

目  录

  ★出台背景:金融危机视域中的三农问题

  ★专家解读: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呈现四大亮点

  ★充分用好重农强农的政策武器

  ——学习贯彻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之一

  ★稳定粮食生产 保障有效供给

  ——学习贯彻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之二

[!--empirenews.page--]

出台背景:金融危机视域中的三农问题

金融危机对三农的影响不可小觑

  自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以来,日常见到最多的无非是有关股市、房市、内需、政府投资、汇利率以及进出口等方面的报道与讨论,因此将三农(农民、农村和农业)与金融危机联系起来似乎很显得有些不合时宜。而且金融向来是比较高级的词汇,而农民、农村和农业在中国却多半是落后的象征,故而这样的一个题目听起来也的确是有些不搭调。但是围绕着股市和房市等议题,不难发现许多声音背后透出来的其实只是特定利益的代言。事实上,并非是金融危机对中国的三农没有太大影响,而是由于没有多少人来为他们发声而已,并且农民和农村似乎从来就是容易被人遗忘的对象和角落。

  有人说:某种程度上,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成就是以牺牲中国近十亿农民的利益为基础的。这种论点的确言过其实。但是要说相比城市和其他阶层,农村与农民从改革开放中获益最少却也是个不争的事实。无可否认,在中国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农民、农村与农业在抵御市场风险时依旧还是显得十分脆弱,而金融危机正使得中国的三农问题变得更加难以处理。过去所积累的城乡矛盾与农村本身的社会矛盾将会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进一步激化,如果解决不好,城乡很可能会频繁爆发群体性事件。

  具体来看,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中国三农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很有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这将会直接损害中国农业的发展与农民的利益。当前,金融危机已经使得许多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一些国家为保护本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对进口的农产品设置各种新型贸易壁垒(如环保标准与农业技术壁垒),此外人民币的升值也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不利。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08年前9个月中国农产品的贸易逆差高达161.2亿美元,并且农产品进口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幅度。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形势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第二,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国内外对农产品的需求疲软,主要农产品价格的下跌趋势十分明显。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上行与销售行情的下行更是严重的伤害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不仅妨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并且对稳定中国的农村与农业生产也是极为不利。以棉花为例,金融危机导致大量纺织、印染与服装企业倒闭或是面临巨额亏损状态,因此国内外对棉花的需求急剧缩减。2007年中国棉农交售籽棉的平均价格在每公斤6元人民币以上,200812月份的行情却只有每公斤4.5元人民币左右,并有继续下行的风险。但实际上今年棉花的生产成本由于种子、人工、化肥和农药价格的上涨而较去年有较大的提高,一些棉农甚至是依靠借贷才完成了棉花生产前期的各项投入。

  第三,金融危机也使得中国许多依赖出口的中小企业陷入困境,不少企业便因为融资困难和订单不足而在今年纷纷倒闭。大体上这些企业都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力军,因此它们的倒闭必然直接地会影响到广大的农民工群体。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截至200811月底,城市里失业的农民工高达1000万人(占全国1.4亿农民工的7%),并且2009年失业农民工的数量很可能还会继续增加。一方面,不少失业农民工因为家乡土地被征用或被流转而面临无地可耕种的局面。另一方面,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由于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主观上也已经不愿意回到农村从事农业,因此许多失业的农民工将会继续滞留在城市里,这无疑会给城市的生态带来巨大压力。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

[!--empirenews.page--]

专家解读: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呈现四大亮点

  2月1日新华社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作为2004年以来第6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这份文件有什么巩固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的"新办法"?2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背景吹风会上对此进行了详细解读。

  亮点一:

  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

  今年农民种粮可增收1100亿元

  去年秋天开始,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内经济增长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也波及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农产品价格涨幅明显比以往下降,有些农副产品的价格甚至是绝对水平的下降。在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态势中如何保持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

  针对这一广泛关注的问题,陈锡文表示,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是今年农村经济增长面临的一个巨大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已经反复研究,陆续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概括起来有五方面:

  一是加大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和科技服务方面的投入,降低农民的经营成本;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各项直接补贴,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这四项补贴今年预计将增加到1200亿元左右;三是提高政府对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水平;四是增加政府的储备;五是合理调控进出口。

  陈锡文对粮食收购价格作了进一步解释:不久前公布的今年稻谷的最低收购价格平均每一百斤提高了13元钱,提价幅度在13%到16%。目前初步考虑,今年各类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每斤提高0.11元左右,按去年全国10570亿斤粮食产量计算,如果每斤提高0.11元,农民在粮食上的收益就可以增加1100亿元,这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措施。

  亮点二:

  大规模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

  多管齐下解决2500万农民就业

  据陈锡文介绍,不久前农业部的一次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到春节前返乡农民工约占总数的38.5%,其中60.4%的农民工是正常的春节回家探亲,其余39.6%的人是属于失去了工作或者还没有找到工作就返乡了。根据这个数字测算,在目前13000万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有15.3%,即2000万左右的农民工现在失去了工作或者没有找到工作。

  对此,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要尽量多使用农民工;采取以工代赈等方式引导农民参与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

  “近几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其纯收入中约占40%,所以农民工就业数量的减少带来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困难。”陈锡文表示,去年12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已专门发出了关于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主要政策包括:鼓励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尽可能不解雇或者少解雇农民工;采取一系列支持和补贴的办法,帮助农民工回乡以后自己创业;要求各地切实保障外出农民工的土地保障权益,等等。

  亮点三:

  农村民生建设重点投向5个领域

  要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陈锡文说,在民生事业的建设方面,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强调了五个重点领域:

  一是农村电网建设,大的电网建设覆盖农村人口已经达到了95%左右,还有5%左右要通过其他措施加快覆盖或是供电保障。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实现城乡之间用电的同网同价。

  二是关于乡村道路建设,目前为止全国有87%左右的行政村都已经通公共客车,今后通达率要进一步提高。

  三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过去几年每年解决3000多万农民的饮水安全问题,文件要求从今年开始每年解决6000万以上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

  四是加快农村的沼气建设,过去每年沼气建设中央财政要投入20亿元,今年在这个水平上要进一步提高,以使每年能解决400万到600万农民家庭使用沼气。

  五是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进行试点工作,在国营农场和国营林场等一些过去长期被忽视的地方加快推进建设。

  亮点四:

  农地流转强调进一步规范

  必须让农民自愿选择

  据陈锡文介绍,对于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先强调要落实和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对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进一步界定清楚,并且保障其权益;对承包地地块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

  同时,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须让农民自愿选择,任何人不能强迫农民去流转土地,或者阻止不让农民自愿地流转土地。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严格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土地的所有权,不得改变土地的用途,不得损害承包方的利益。二是有关部门要加强为农民土地流转服务的管理,让农民知道谁需要转让出土地来,谁有承包别人土地的愿望和要求,并且依照法律规范地签订合同,按照有关法律加强对土地流转的管理。

  此外,中央一号文件涉及的农村土地方面第三项政策是,强调必须落实好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来的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综合新华社北京2月2日电)

[!--empirenews.page--]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

充分运用好重农强农的政策武器

——学习贯彻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之一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出台了一系列目标明确、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

  稳粮,就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求增加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农产品供给有保证。

  增收,就是广辟农民增收渠道,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努力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势头。要求加大补贴增收力度,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稳定农民务工收入,特别是针对当前农民工就业困难局面对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作出专门部署,出台多项措施稳定和扩大农民就业,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不徘徊。

  强基础,就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健全重农强农的体制机制,提高农业农村持续发展能力。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要求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搞好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在健全体制机制方面,要求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全面推进集体林权改革,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增强县域经济活力。

  重民生,就是搞好农村公共服务,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求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巩固和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补助力度,加快农村水、电、路、气(沼气)建设,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搞好扶贫开发。同时,还对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实施“家电下乡”、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部署要求。这些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必将对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重要作用。

  中央“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已定,各地区各部门要完整理解中央精神,准确把握中央要求,严格执行中央政策,不断章取义,不缩水截留,不跑调走偏。要结合本地实际和自身职能,多办强农惠农的实事好事,该出台的政策要尽早出台,该细化的措施要尽量细化,该下拨的资金要尽快下拨,切实做到资金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要紧跟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加强调查研究,统筹谋划事关“三农”的战略性、关键性问题,及时发现农业农村发展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未雨绸缪把工作安排在前边,见微知著把矛盾化解在萌芽,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坚决防止农民收入徘徊,确保农业不出问题,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据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empirenews.page--]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

稳定粮食生产 保障有效供给

——学习贯彻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之二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是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针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新形势,提出的一项保持农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任务。

  2008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遇到了多种困难和风险,经受了严峻挑战和考验。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齐心协力,基层干部群众奋力拼搏,战胜了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和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取得了喜人佳绩。全国粮食总产达到10570亿斤,亩产超过660斤,总产、亩产均创历史纪录,实现了连续5年增长。同时,油料、糖料、肉类、禽蛋、奶类、水产、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明显增加。农业生产继续发展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2009年继续保持粮食稳定发展、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十分艰巨。一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社会对粮食等农产品需求持续较快增长。我国作为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形势将受人口持续增长、耕地不断减少、淡水资源趋紧等因素制约,粮食已很难出现长时间、全局性过剩,近5年历史上少有的农业连续增产,也只是实现了谷物供求基本平衡。二是当前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大幅度回落,国内市场粮食、棉花、生猪、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农业比较效益进一步降低,这将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三是支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发展的政策效应有所减弱,气候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加大,粮食连年增产有可能导致松懈倾向,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粮食生产,降低主要农产品供给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的情况下,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特别强调,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千方百计确保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不出问题。温家宝总理指出,只有坚持不懈地巩固和加强农业这个基础,才能牢牢掌握谋划全局的主动权。

  为实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大任务,2009年要重点在3个方面下功夫:

  一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强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落实各地区粮食安全责任,坚决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主产区要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粮食产业,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要稳定粮田面积和自给水平、落实地方储备任务。进一步调动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积极性,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扶持粮食生产政策继续向主产区和种粮农民倾斜,确保主产区得到合理利益补偿,确保种粮农民得到合理经济收益。进一步加强粮食战略工程建设,推进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不断增强粮食发展后劲。

  二要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发展油料等短缺农产品生产,稳定生猪、棉花等产业。推动大宗作物区域化布局,启动长江流域和黄淮海地区棉花生产基地建设,重点支持东北地区优质大豆、长江流域“双低”油菜、适宜地区木本油料生产,扶持优势产区发展糖料、马铃薯、天然橡胶等生产。推动园艺产品集约化生产,支持优势产地发展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产品,加强生产、储运保鲜等设施建设。推动畜牧水产规模化养殖,加快发展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场),加强畜禽水产良种繁育、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落实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产业化经营成果。

  三要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按照预防为主、源头治理、全程监管的要求,全面强化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严格监测产地环境,规范投入品使用,支持国有农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等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在食品加工流通环节,强化企业质量安全责任,健全质量安全控制体系,出厂食品要严格自检,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在政府监管环节,抓紧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配套办法,健全全程监管体系,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和责任追溯等制度,切实让消费者放心满意。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