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福清好人大家评 >> 推荐好人 >> 正文

【助人为乐】陈荣华:激情创业 热衷公益

2013-07-03 18:02:15来源:福清新闻网

image001_调整大小.jpg

  他有恋土爱乡情结,30年来扎根本土,激情创业,一步一个脚印做大企业;事业成功反哺家乡,回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自己带头捐款兴办公益事业;他热衷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不仅自己捐款,还牵线搭桥动员企业家捐款。他就是省劳模,福州市、福清市人大代表,福清华信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荣华。

  勤奋拼搏  闯出一片天地

  上世纪80年代初,百业待兴,谋生极其不易。1981年,陈荣华凭着一腔激情和超前的战略眼光,瞄准了苗圃行业,在海口镇工农村自家的承包地上兴办了侨兴苗圃场。他一家人非常勤劳,起早贪黑地干活,只有在种苗、起苗时节请亲朋好友帮忙。一有闲暇时间,他就走南闯北,开拓市场。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苦心经营,他挖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成为当时全村的首家“万元户”,轰动一时。1989年,他在海口办起了侨兴精制茶叶厂,生产“龙江桥”牌茉莉花茶。生意一样红火。

  陈荣华是幸运的,恰逢遇上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处处蕴藏着商机。而他是个商界的“弄潮儿”,每一次都能把握住机会。1990年,他又一次抓住养鳗这一商机,不再像以往那样小打小闹了,拿出自己的部分积蓄,投资250多万元在家乡创办了工农养鳗场。从“农”、“林”转“渔”,这一转,成为他人生重大的转折点,从此,他与“鳗鱼”结下了不解情缘。

  在家乡创办养鳗场获得成功后,陈荣华于1992年一鼓作气在龙田的下溪、前坑村办了2家养鳗场。之后,他又把养鳗场办到了宁德,继续垒大他的养鳗事业。

  正当福清养鳗业红火时,陈荣华发现,当时只有一家外贸公司的食品加工厂加工烤鳗,年生产能力只有1000吨,根本无法消化本地所产的鳗鱼。为了寻找鳗鱼的出路,持续发展养鳗业。他觉得,尽快兴办鳗鱼加工厂是个机遇。说干就干,凭借生意场的朋友介绍,他认识了一个台湾客商。1993年,经过几次接触洽商,他动员了这个客商来融投资,在镜洋镇征用了70亩地,合作办起了福建信芳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担任副董事长。

  经过近10年的经营烤鳗经验,陈荣华作出创办公司加工烤鳗的决定。2002年3月,他投资4000多万元,在融侨开发区创办了福清华信食品有限公司,从日本引进先进的大型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3000吨。2005年,又与他人合作,共投资6000万元在江西资溪县办起了江西华谊食品有限公司。

  然而,经营烤鳗并非一帆风顺。面对某些进口国家的“鸡蛋里面挑骨头”,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声誉,2006年,陈荣华不惜代价,花500万元引进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仪器设备,对鳗鱼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为恢复我市烤鳗出口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年他的公司烤鳗出口量不降反升,占全市出口量的1/3,创下了奇迹。在他精心经营下,仅用5年时间,公司年产值达2.5亿元,年出口创汇3180万美元,纳税750多万元。

  一心为民  带头捐款建设家乡

  陈荣华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上世纪70年代,他进入村委工作,担任科技组长。他积极参与农业科技试验,推广农业种植技术,从事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实施。

  2003年,由于工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没有成功。正当陈荣华事业蓬勃发展时,组织上要他回乡任海口镇工农村支部书记一职。作为一名老党员,他挺身而出,回乡任职。当时,工农村存在脏乱差现象,环境卫生差,村里道路都是土路,路面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身泥”,就是群众出行难的写照。见此境况,陈荣华急了:村里要做的事情很多,而村财已负债几十万元,想要兴办公益事业,谈何容易?

  “无论再困难,也要修路,改变家乡面貌。”上任后,陈荣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水泥路。没有钱怎么办?他自己先垫钱,作为启动金。2004年初,他利用村里在外创业的人士回家过春节,召集大家商讨建设家乡事宜。座谈会上,他先表示自己捐40万元。见到书记这么卖力为村里做事,还主动带头捐款,有识之士也慷慨解囊,筹到了建设资金。就这样,一条6米宽的环村水泥路于2004年上半年就修成了。紧接着,他实施路灯工程,为全村道路安装了50多盏灯,让山村亮起来。实施改厕工程,把全村原有300多个茅坑填埋,建起了4座公共冲水式厕所,大大改变了家乡的面貌。

  陈荣华不但竭力改变家乡面貌,而且重视农业生产。2004年,铺设了管道水渠2000多米,修建了机耕路2000多米,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解决了800多亩的农田灌溉问题。而这两项公益事业基本上都是他捐助的。

  与此同时,陈荣华加强村两委自身建设,着力培养了两名让组织上放心、群众信任的干部作为村主干。这样,他完成了组织上交给他的任务,也可以放心回去集中精力经营自己的公司。在任职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不负众望所托,筹措了250万元,为村里做了一件又一件好事,而这其中,他自己捐款就达85万元。他不仅自己领村里的一分工资,兴办公益事业也没有花村财的钱,还偿还部分债务共计20多万元。

  乐于助人  带领乡亲致富

  陈荣华这个上世纪80年代响当当的“万元户”,富裕后,从不忘记乡亲。在创办侨兴苗圃场、承包红色果林场期间,他手把手教乡亲种植果苗、果树技术,带动了十几户人家种植了100多亩果苗,让他们一起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陈荣华关注社会,关心困难群体,热心参与兴教助学、扶贫济困、扶弱安危、赈灾助残等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家乡工农村建设小学教学楼和添置教学设施,建造老人活动中心,海口镇组建社区保卫志愿者联队,他都出资出力;我市要修建闽江引水工程,建设“两馆一中心”,他一样慷慨解囊;市里开展“春风助学”活动,他既向春风办捐资,又与12名特贫困生结为对子,十几年如一日资助这些贫困孩子完成学业;市镇老体协开展活动,他鼎力襄助;市里要成立慈善总会,或缺少活动经费,他也乐意捐款,并积极参与慈善宣传活动,做好穿针引线工作,动员2名企业家向市慈善总会捐资300万元。此外,他还先后捐款给宁夏、周宁贫困地区,向省光彩事业促进会捐款,伸手捐助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和台湾遭受强台风袭击的灾区……据不完全统计,从1995年起,他累计向社会捐资达477万元。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