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春兰代表中共福建省八届委员会所作报告解读

2011-11-22 15:45:49来源:东南网  作者:李珂

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建设更加优美和谐幸福的福建

——孙春兰代表中共福建省第八届委员会所作报告解读

东南网-福建日报11月16日报道(本版稿件由记者李珂 整理)

编者的话 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省第九次党代会15日在福州隆重开幕。孙春兰同志代表中共福建省第八届委员会所作的报告,全面客观地总结了过去5年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了福建今后5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今后5年福建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生动描绘了福建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是八闽儿女的热切期盼,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全省人民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团结和带领全省人民,开拓进取,奋力拼搏,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而努力奋斗!

重点解读

切实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转型创新

●强化转型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改造提升主导产业和传统产业,加快推进大企业大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做大做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形成若干个产值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力争“十二五”末全省石化工业总产值达4000亿元以上,形成完整的石油化工产业链,建设石化强省;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钢铁工业总产值达3000亿元,打造东南沿海新兴钢铁基地和全国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

●大力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实现增加值3000亿元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10%以上,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产业。

●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加快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和涉海现代服务业,打造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

●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着力把物流、文化、旅游等培育成为新的主导产业,加快发展金融、信息、商贸、家政等服务业,扩大城乡消费需求。

●继续实施“数字福建”工程。发挥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大幅增加科技研发投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自主创新中的源头作用,建设一批国内一流的科研机构和公共创新平台,突破一批引领产业升级的重大关键技术,推进产学研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empirenews.page--]

【关键词】 区域统筹

●完善规划布局,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落实海西《规划》中对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加快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发挥福州省会城市的龙头引领作用,建设马尾新城,构建福州大都市区。莆田、宁德要发挥港口优势,加快城市发展。发挥厦门经济特区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推进厦漳泉大都市区建设。泉州要在创新转型中创造新优势,漳州要依托大项目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三明、南平、龙岩要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快崛起步伐。

●加快十大新增长区域发展,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完善沿海内陆对口帮扶机制,注重运用市场手段,推动山海合作、联动发展。

【关键词】 基础设施

●突出支撑保障,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着眼于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设,加强港口资源整合,重点建设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福州国际航运枢纽港和湄洲湾主枢纽港,推进以枢纽港、陆地港为龙头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物流节点建设。

●推进海峡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建设,完善以福州、厦门国际机场为主的空港布局。

●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构建完善的综合水利保障体系。

【关键词】 生态建设

●要继续推进生态省建设,加快发展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强化项目环保措施的约束和监控,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项目建设,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生态环境跨流域、跨区域、跨海域协同保护,建设生态屏障。

●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提高城乡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和无害化处理水平。扩大森林种植面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效益,建设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的美好家园。

[!--empirenews.page--]

勇于先行先试 推进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

【关键词】 重点领域改革攻坚

●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积极探索农村土地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积极稳妥分类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单位改革。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环境,扶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市场改革,健全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推进金融创新发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

【关键词】 全方位高水平大开放

●发挥福建开放型经济优势,充分利用国外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机遇,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出口新优势。

●加快各类开发园区整合、拓展和提升,促进功能完善的开发园区向城市新区发展。

【关键词】 加快建设平潭

●要在综合实验上下工夫,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工夫,在公共服务、投融资体制、土地管理等重点领域大胆探索、取得突破,为全省改革创新提供经验和示范。

●要发挥对台优势,围绕“共同规划、共同开发、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积极探索实践两岸合作新模式,探索台胞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途径,为两岸交流合作与和平发展开辟新路、拓展空间。

●着眼于全方位开放,学习借鉴国内外特区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面向全球大力引进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惯例、善于开拓创新的领导人才、高端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努力把平潭打造成机制先进、政策开放、文化包容、经济多元的现代化、国际化综合实验区。

【关键词】 构建两岸合作综合枢纽

●发挥“五缘”优势,加快建设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

●深入实施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取闽台更多合作项目列入后续协议。促进闽台产业发展规划衔接,拓展产业对接领域,提高产业合作水平。充分发挥台商投资区、农业合作试验区、林业合作实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对台园区的窗口示范和辐射作用。加快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扩大闽台金融合作。积极推进闽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扩大“海峡旅游”品牌影响力。

●加强通道建设,构建综合枢纽。打造两岸直接往来最便捷的综合枢纽和主通道。加强对台海上客货直航航线和两岸空中直航航点建设。加强闽台口岸通关和港口合作,推动闽台运输业、仓储业、船舶和货运代理合作,做大对台邮政和物流,促进货物往来便利化。争取两岸相关机构来闽设立办事机构,推动我省成为两岸事务性商谈重要协商地。[!--empirenews.page--]

建设和谐社会 提升幸福指数

【关键词】 保障和改善民生

●不断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民生投入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确保新增财力更多用于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统筹安排社会公共服务资源,更多地向农村基层、财力困难地区、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和困难群体倾斜,推进城乡、区域和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覆盖城乡、配置公平、发展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把扩大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努力扩大就业渠道,重点解决大中专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力争每年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40万人以上。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中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加快公租房、保障性住房建设,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效治理“餐桌污染”。抓好“菜篮子”、 “米袋子”工程,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普及学前教育,解决“入园难”问题;完善中小学布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解决技能型人才紧缺问题;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校自主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广泛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大力扩充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提高新生儿素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发展体育事业,增加全民健身投入。

【关键词】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力争更多城市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加强网络管理,使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加快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培育一批知名文化品牌。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加快集聚发展,突出地区特色和资源优势,打造一批有规模的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和集群,建设一批带动力强的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有实力的龙头骨干文化企业。加大对文化创意、动漫游戏、工艺美术等十大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等产业融合发展,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文化旅游中心。

【关键词】 创新社会管理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拓宽公众诉求表达渠道,依法依规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继续实施依法处理信访事项“路线图”,推广和谐征迁工作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扎实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全面提高城乡基层组织社会管理服务能力,逐步推行社会管理“网格化”。

●深化“平安福建”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empirenews.page--]

切实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 为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关键词】 人才作为第一资源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把人才作为福建发展的第一资源。以高层次、高技能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和推动各类人才向内陆山区流动,到农村和基层就业创业。

【关键词】 抓基层打基础

●要扩大基层组织覆盖面,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继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建设力度,巩固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全覆盖,扩大规模以下企业党组织的覆盖面,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

●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改进工作方式,健全以“168”为重点的基层党组织目标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关键词】 推行“四下基层”制度

●要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更多地运用法律规范、经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推行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下基层接待信访、现场办公、调查研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接地气”、“交朋友”,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empirenews.page--]

精彩观点

五个必须坚持

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福建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紧密结合福建实际,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省人民共享;必须坚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咬定发展不放松,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建设三个更加

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而努力奋斗!

推进跨越发展

今后五年,我们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推进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我们讲的跨越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立足福建实际、遵循发展规律,坚持速度与质量统一、富民与强省统一,实现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发展。这是我们贯彻中央对福建工作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战略选择,是我们把握历史机遇、寻求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责任所在。

不进则退,慢进亦退

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凝心聚力,心无旁骛,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信心决心,务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建设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的美好家园

福建生态优越、环境优美,这是大自然的恩赐和福建人民长期精心保护的结果,我们要倍加珍惜,倍加爱护,以对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建设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的美好家园。

[!--empirenews.page--]

环境是对外开放第一竞争力

牢固树立“环境是对外开放第一竞争力”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政策来之不易,落实更需下大力气

平潭开放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平潭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赋予平潭最优惠的政策。政策来之不易,落实更需下大力气,发挥政策的最大效应,鼓励福州等市积极支持平潭发展,举全省之力加快平潭开放开发。平潭的开放开发是一项全新实验,要有新的理念和思维,超越以往搞开发区的一般模式和做法,探索走出一条新路。

弘扬福建精神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

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

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中来。

把招才引智作为一项“硬指标”

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把招才引智作为一项“硬指标”纳入考核体系,舍得投入,既求所有,更求所用,让各类人才在福建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empirenews.page--]

延伸阅读·数字

过去5年,是福建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受益最多的历史时期之一。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预计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可达到17500亿元,比2006年增加9900亿元,年均增长13.3%;人均生产总值可达47100元,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90%,比2009年提高6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现翻番。

◎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居全国第五位。

◎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县域经济总量、财政收入比2005年分别增长1.2倍和1.6倍。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新增高速公路1200公里,新增铁路干线504公里,港口吞吐量超过3亿吨,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620万千瓦。

◎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国首位,植树造林1600万亩;节能减排任务如期完成,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5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深入实施大开放战略,对外交流合作水平显著提高,五年累计进出口总额480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0多亿美元。

闽台交流合作更加密切

◎每年举办100多项涉台大型交流活动,两地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五年累计来闽台胞突破1200万人次。经贸往来不断加强,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台资78亿美元,对台贸易额超过400亿美元。

民生福祉显著改善

◎全省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支出4500亿元,年均增长25.3%。

◎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30万人。

◎今年前10月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达20887元和7597元,分别比2006年全年收入增加7135元和2762元。

◎适龄儿童入园率和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89.45%和83.4%。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