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联

2012-01-11 15:19:00来源:福清新闻网

14_调整大小.jpg

  贴春联也是家家户户在年三十下午之前要完成的事。春联的历史非常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它最早出现在宫廷里,是由两件东西组成的,一件是苇索①,悬于门上;一件是桃符②,挂于门两旁。为什么要挂这些东西呢?说是鬼怕这两样东西,有这两样东西挂在门上鬼就不敢进门伤害宫廷里的人。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属下有许多王国,国王为了扩大领地或争夺王位,杀人无数,所以他们害怕被杀死了人变成鬼,并以为鬼会在每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到宫廷来寻仇,所以用苇索桃符来驱鬼。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蜀主命令每年除夕各宫门都各绘桃符一对,上书“元亨利贞③”四字。太子善书札,便为本宫桃符亲题“天垂余庆,地接长春”。从此,春联就诞生了。直到宋代,桃板才改成红纸,并且联语更加丰富,但春联依然没有走出宫门。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那一年,除夕曾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此后,春联才走进寻常百姓家,家家户户贴春联,而且贴春联不是为了驱鬼,而是表达喜庆、吉祥之意。后来,不仅春节才贴联,结婚、各类庆典都要贴联,所以不同用途的联有不同的称谓,春节贴的联叫春联,结婚贴的联叫婚联,吊唁死者的联叫挽联,祝寿的联叫寿联,挂或贴在堂屋前部柱子的联叫楹联等等。再后来,春节不仅门窗要贴春联,连农具、家具、装粮食的器具等等都要贴上圆的或棱型的红纸,表示喜庆,红红火火过大年。

  福清有的地方春联与众不同,红联头部为白纸,即白联头的春联。这事与倭患有关。有一年,家家户户都贴上春联,倭寇突然来了,大家都躲起来,等倭寇走了才回来张罗做年。结果村里有勇士抵抗倭寇战死,也有不愿意离家的老人被倭寇杀害。为了悼念死难的人,家家户户就在红纸联头贴一小截白纸表示悼念。之所以贴在联头而不是联尾,因为在传统文化里“死者为大”。后来延袭成俗,不仅是春联,其他联也都加白联头,以示喜庆之时不忘已故的先辈们。

  ……………………………………………………

  ①芦苇编的绳子。

  ②画有线条的桃木板。

  ③意思是:新年的头一天起一切顺利并永远不变。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