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清新闻网 >> 头条推荐 >> 正文

福清这座百年四扇厝,能人志士多

2020-08-03 08:26:23来源:福清新闻

  龙田镇后面村东面山坡边上,有一座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四扇厝。

  最近,村民们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其修葺,古四扇厝建筑不但拥有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可歌可泣的人文历史。

  是谓:百年四扇厝,浓浓人文史。

  记者采访获悉,这座古四扇厝,孕育过一代又一代的俊杰贤才、社稷栋梁。

  在旧时代,曾经先后走出了德高望重的雍进士,博学多通的师者儒士,睿智贤达的仁人雅士,忠心耿耿的革命志士。

  在新中国成立后,更是走出了一批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国家公务员、基层干部、能工巧匠、学者教授、商界精英、企事业管理人员。

  坚守传统文化

  走进后面村古四扇厝,一股清新的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福清这座百年四扇厝,能人志士多

  或许是受经济条件制约,或许是屋主的美学理念独特,记者看到古四扇厝内的“雕梁画栋”虽然简洁,却不失传统民间文化寓意。

  脊梁上的承托,雕就莲花、如意图案,虽然粗糙,却寄托着主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坚固的斗拱和画枋的承托上,分别雕就莲花和“孔方兄”,既表明屋主洁身自好的秉性,也表达屋主追寻财富的理念。

福清这座百年四扇厝,能人志士多

  最令人称道的是,那两组繁体“囍”和“寿”字。

  工匠们精心镂空制作出6个“囍”和6个“寿”字,并且匀称地镶嵌在大厅的画枋上。

  这或许是屋主用传统文化直观地表达对古人“六六大顺”吉祥语的传承。同时,也阐释着屋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

  走出革命志士

  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掀起革命浪潮,革命声势浩大。福清龙田镇后面村的一批热血青年,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踊跃投身这一伟大的斗争浪潮之中。

  革命志士林康炎,正是从后面村古四扇厝中率先走上革命道路的。作为进步学生,林康炎在福州协和职校中共地下组织、革命志士的教育和影响下,投入了轰轰烈烈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争民主”学生斗争运动中。

  1948年初,林康炎被闽浙赣党委城市工作部吸收加入党组织,并任命为游击中队长,接受党组织的委派,回到家乡后面村开展革命工作。林康炎首先在自家亲属中吸收了大哥林康煜、二哥林康钗、堂侄林泰钗、堂叔林木发、大嫂张淑英等参加地下组织活动。经组织教育培养和考验一年后,古四扇厝中5位同志分别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和中共候补党员。

  林康炎毅然把自己的家作为地下革命斗争活动的联络点,这个抉择得到父亲林家镳、大哥林康煜和大嫂张淑英的全力支持。从后面村开始革命活动,到福清全县解放的一年多时间里,地下党组织多次在古四扇厝中召开秘密会议。

  当时的福清县阶级斗争环境十分复杂,后面村地下革命斗争据点随时都有暴露的危险,古四扇厝中走出的几位革命志士始终面临着被杀头甚至株连家人遭满门抄斩的危险。林康炎、林泰钗、林康钗、林康煜、林木发、张淑英等革命志士以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提着头颅干革命,充满了对共产主义伟大理想必胜的信念。

  历史事实表明:后面村地下革命据点是经历了诸多磨难和严峻考验而创建发展的,为夺取福清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玉融大地上留下了一页光荣的历史。

  据介绍,古四扇厝中的革命志士林康煜,上世纪60年代任渔溪公社、上迳公社党委书记至退休;林康钗是全村第一个参加人民解放军,转业后任大队民兵队长;林康炎厦大毕业先后在福建林学院、福清三中任教至退休。

  孕育“煤灶专家”

  如今,煤灶烧煤做饭已成为历史了。

  可是,上世纪60年代农村缺电少柴现象非常普遍。

  古四扇厝村民林康济根据农村现状,研究省柴节煤灶,最终成为远近闻名的“煤灶专家”,名声传遍十乡八里,请他改灶烧煤的村民络绎不绝。

  当时,福清龙高半岛在很长一段时间,村民们大多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燃 料,稻草、麦秆、地瓜藤等成为农家日常燃料的主体,兼以各种柴草,农家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上坡下地去“讨柴”补充燃料。

  针对旧式灶台耗料问题,林康济先从自家的灶膛改造开始,探索不同大小的鼎灶,对锅台高度、灶门口和进烟口尺寸、角度等进行分析,积累了改装 烧散煤灶膛的独家技术和诀窍。

  除了灶膛改造之外,他还研究出散煤调成煤 泥时加水加土的比例,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充分燃烧、提升燃烧热效率,让村民们都真正体验到省柴节煤的好处。

  培养“四最”村干

  后面村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世纪里,先后有12位本村村民担任过村主干。其中,古四扇厝村民林木兴创下了4个任职之“最”:本村村民任村主干最早、初任职时最年轻、任职届次最多、累计任职时间最长,从而成为“四最”村干部。

福清这座百年四扇厝,能人志士多

  村民在介绍祖宅历史

  后面村是小村,新中国成立时全村只有230人。土地改革之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经历了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历史阶段。

  1955年,村里建立初级合作社,这是私有制到公有制转折的特殊时期,作为历史上首次组建的农村集体经济自治组织,迫切需要一个村民们信得过的年轻有为的干部。经社员们推选,年仅23岁的林木兴坚果敢地担起了社长之职,其责任之重可想而知。从此他成为农业合作社的领头羊,社员们亲切地称他为“羊子”。

  往后,历经了1956年建立高级合作社、1958年进入人民公社化,他也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村民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个体经济转而走上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的道路。

  1966年,林木兴被请出来担任革领组组长,成为大队领导班子一把手。改革开放的1979年,林木兴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再次走上后面村领导班子一把手的岗位。林木兴担任村基层组织负责人期间,始终保持着“心里装着村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精神境界,带领村民们共同进步,也对村里社会风气产生良好的导向影响,村务工作经常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和肯定。林木兴任村主干所取得的业绩,被载入后面村发展的史册。

  古厝绽放新彩

  这座古四扇厝由于年久失修,呈现斑驳破旧现象,古四扇厝的15位族亲踊跃捐资20多万元予以修葺。目前,修葺工程全部完工,古四扇厝映入世人眼帘的是红柱白墙,整洁亮丽。

福清这座百年四扇厝,能人志士多

  据了解,古四扇厝族亲为了缅怀历史,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举办“我爱我家”文化展。“我爱我家”文化展,征集来自从古四扇厝中走出的族亲们在艺术文化等领域中所涌现的佼佼者。其目的是为了在古四扇厝这个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中,挖掘出所承载无形的文化遗产,绽放出祖宅的壮美。

福清这座百年四扇厝,能人志士多

  修葺后的现状

福清这座百年四扇厝,能人志士多

  文化展让后人们瞻仰古宅文化,解读家族故事,承接传统文明,激发爱国、爱乡、爱家的情感。同时,通过“我爱我家”文化展,牵起古四扇厝族亲子孙沟通情感的纽带,增强家族群体团结凝聚力,从而激发大家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民族精神家园。

  文/图 郭成辉

打印    关闭    复制链接